常见慢性疾病的营养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肥胖的营养指导 • 肥胖症是指身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和(或)分布异
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全身慢性代 谢性疾病,肥胖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营养素的 能量代谢失衡,营养素摄入过多,摄入的营养超 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 体内而引起肥胖。肥胖症是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 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等)发生 的危险因子,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 2、肥胖者营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 膳食脂肪 要控制烹调油的用量,每日用烹调油
•
10~20克左右,同时还要控制油脂肥厚的食物, 如烤鸭、炸鸡、红烧肉、扣肉、熘肝尖、爆腰花 等。 碳水化合物 精炼的碳水化合物由于血糖指数 高,能量密度大,而营养成分少,应限制摄入。 应以谷类食物为主要来源,每日应摄入150~250 克而且以杂粮为主。
• (1、)膳食治疗原则和目的 • 血脂水平除受遗传、性别、年龄等不易改
变的因素影响外,常取决于脂质代谢有关 的可调整和改变的因素,如膳食、生活方 式和环境等。其中膳食因素是首要的,血 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并可随膳食结构 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因此膳食疗法是治 疗血脂异常的基础。
• 健康人最佳营养需要,可从符合营养素供给标准
•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
• 蛋白质的摄入量则与正常人相近,占总热
能的15%。 • 主食类选择低、淀粉类碳水化合物,减少 或禁食单糖及双糖类的食物,特别是富含 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杂粮 及全谷食品,合理选用有利于控制糖尿病。
•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促进新陈代谢, 对糖和脂肪的代谢有积极作用。可多吃含维生素、矿物质 含量丰富,含糖量少的蔬菜、水果如苦瓜、番茄、黄瓜满足。 因此,血脂异常的膳食治疗首先应以满足人体生 理需求,维持身体健康和保持体重为原则。在平 衡膳食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 RDA,同时针对血脂异常的临床类型,全面考虑 各种营养素对血脂作用的相互影响,制定相应的 膳食谱,以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
• (2)膳食治疗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根据我国人群膳食及营养情况制定的血脂
•
2011年
常见慢性疾病的营养指导
• 一、血脂异常的营养指导 •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
平升高。由于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疏水 分子,必须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脂类(如磷 脂等)一起组合成亲水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 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严格说高脂血症 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 故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更合理。
• 蛋白质供给 • 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
在应用低能量膳食时,可增 加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引起 能量密度低,能减少饥饿感而不致过多摄入食物。
改变不良的膳食习惯 改变不良的膳食习惯是减 重成功的关键之一,肥胖者常见的不良膳食习惯 有不吃早餐和而午餐和晚餐特别是晚餐进食过量; 爱吃零食、甜食;进餐速度过快;暴饮暴食,偏 食等,肥胖者应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提出相应 的纠正方法对于减重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本措施,
其可减轻胰岛素负担,控制高血糖和防止 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轻 体重,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预防大血管 及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
• 1、膳食治疗原则 • 合理控制总热能
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膳食治疗的 首要原则,热能的摄入量以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 想体重为宜。判断理想体重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理想体重 =22*身高(米)2超过20%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 在合理控制 总热能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 比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能的55%~60%;要限制脂肪 (包括植物油)的摄入量。使其占总能的20%~25%;
异常防治建议,主要是限制总热量,减少 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同 时注意但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比例保持在2:1,以及补充人体所需蛋白 质。
• (3)合理膳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 合理膳食习惯应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
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 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应使用富含 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ide食物、含优质 蛋白质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各 类高胆固醇食物、甜食和纯糖类食物;少饮酒, 最好不饮;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
• 可选择的食物
多吃瘦肉,奶,水果,谷类食物和蔬菜, 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蔬菜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充足, 属低热能食物,有充饥作用,可采用拌豆芽、拌菠菜、拌 萝卜丝、小白菜、冬笋、有的蔬菜可以生食、借以充饥。
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及调味品, 高钠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烹调方法以蒸、煮、炖、 拌、汆、卤等为宜。避免油煎、油炸和爆炒等烹调方法。 禁饮酒精浓度高的酒品,绝对禁忌酗酒。
22膳食治疗内容膳食治疗内容限制钠盐摄入量限制钠盐摄入量限制总热能限制总热能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增加钾和钙的摄入增加钾和钙的摄入多吃粗粮或者全谷食品吃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多吃粗粮或者全谷食品吃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节制膳食节制膳食33可选择食物品种可选择食物品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植物油含钾丰富的食物含钾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44减少或避免食物的品种减少或避免食物的品种高钠食物高钠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辛辣的刺激性食品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四糖尿病的营养指导四糖尿病的营养指导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合电解质等一系列代糖蛋白脂肪水合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刻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刻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本措施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本措施其可减轻胰岛素负担控制高血糖和防止其可减轻胰岛素负担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轻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轻体重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预防大血管体重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
• 减少或避免的食物品种
• 三、高血压的营养指导 •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
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两类,9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 病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 血压病,是我国慢性病中最常见、最具代 表性的为题之一。同时它又是导致脑卒中、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
• • • • • • • •
3、可选择食物品种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植物油 含钾丰富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4、减少或避免食物的品种 高钠食物 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辛辣的刺激性食品
• 四、糖尿病的营养指导 •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 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 糖、蛋白、脂肪、水合电解质等一系列代 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 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 刻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
纤维素可减缓糖类在胃肠中的 吸收速度及餐后血糖的高峰值,并带走一部分油脂,同时 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可溶性维生素功效较大,因此提倡糖尿病患者在膳 食中增加食物纤维量。
• 高纤维素与低盐饮食
• 合理分配热能
• •
通常根据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 血糖和尿糖波动来确定分配比例。 每日进食5分水果蔬菜。 有规律的锻炼,30分钟/天,每周锻炼5次。
• 1、肥胖症的诊断 •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体内脂肪积聚过多
和(或)分布异常。肥胖症的分类有多种, 按脂肪的分布可分为全身性、中心型肥胖 等。中心型肥胖是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 内蓄积过多,中心性肥胖者发生代谢综合 征的危险性较均匀性肥胖者明显增高。
• 体重指数:世界卫生组织肥胖工作组《亚
太地区肥胖治疗指南》中建议用体重指数 和腰围来定义患者的肥胖程度。 •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
• 1、膳食的治疗原则
膳食治疗要适量控制热能 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书评,控制 体重,防治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 保护心、脑、肾血管功能。采用低脂低胆固醇、 低钠、高维生素和适量热能的膳食。
• • • • • • • •
2、膳食治疗内容 限制钠盐摄入量 限制总热能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 增加钾和钙的摄入 多吃粗粮或者全谷食品,吃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 节制膳食
• 膳食治疗原则:由于肥胖症发生的根本原
因在于长期集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导致 脂肪在体内沉积,因此其防治的中心环节 是通过调节机体的营养素摄入和能量消耗 而达到维持能量平衡的目的,因此,肥胖 症的治疗应强调以营养、行为治疗为主, 在合理营养的同时应坚持体力劳动和运动 锻炼。
• 减少能量摄入 • 保持营养素分配比例均衡 • 控制饮食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