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储量划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储量划分
— 1986《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B级储量:通过系统的勘探工程控制,对煤层、煤质、煤类、构造和岩浆
岩等地质条件作了较详细研究所计算的储量,或者由A级储量块段根据规定外 推的储量。 B级储量要求基本查明: ① 煤层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变化情况;② 煤层对比可靠;③ 煤质及 其变化情况;④ 确定煤种、煤层产状;⑤ 基本控制煤层底板等高线;⑥ 查 明落差大于50米的断层;⑦ 初步查明火成岩对煤层和煤质的影响。
A级储量:通过较密集的勘探工程控制,对煤层、煤质、煤类、构造及岩
浆岩等地质条件作了详细研究所计算的储量。 A级储量要求查明: ① 煤层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变化;② 煤质(灰分、硫分、发热量、粘 结性、膨胀系数、可选性等)和煤种;③ 煤层产状、底板标高;④ 落差大于 30米的断层,煤层倾角小于10°的地区;⑤ 基本查明较大的褶皱;⑥ 火成岩 侵入地区,查明火成岩对煤层和煤质的影响。
的初期采区要求勘探程度高,可靠性大,保证按期投产,要求第一水 平以及初采区的高级储量也多。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煤田,采用最密
的勘探网度,也难以求得A级储量,只提交B+C+D级储量,井田D级储量少于30%, 提交详查最终报告,供建小型矿井设计使用。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以最密 的勘探网度,只能求得C级储量,C级储量不少于50%,提交普查最终报告,供 边采边探应用。
C级储量:通过一定的勘探工程控制,对煤层、煤质、煤类和构造等地质
条件作了一定研பைடு நூலகம்所计算的储量,或者由B级储量块段根据规定外推的储量。 C级储量要求初步查明: ① 煤层层位、厚度及其变化;② 煤层对比基本可靠;③ 煤质和煤种;④ 构造及煤层产状。
D级储量:通过地质填图配合稀疏勘探工程控制,对煤层、煤质、煤类和
构造等地质条件作了初步了解所计算的储量。 D级储量要求初步了解煤层层位、分布范围、厚度、煤质、煤种、煤层产 状和构造等。
煤炭储量划分
— 1986《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煤田地质工作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精查) 3个阶段,不同阶段获得的 煤储量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和用途。 普查储量:为国民经济和煤炭工业远景规划的依据,为C+D级储量,其中 C级储量不低于20~30%。 详查储量:为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为B+C+D级储量,其中B+C级储量不 低于70%,B级储量占20~30%,但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地区,仅计算C+D级储 量,其中C级储量不低于50%。 勘探储量:为矿井或露天设计的依据,为A+B+C+D级储量。根据资源条 件不同,要求的高级储量比例不同。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的中国北方煤田,要 求高级储量的比例较大,适于建设大、中型矿井;而构造复杂和煤层不稳定的 中国南方煤田,获得的高级储量较少,除少数煤田外,一般只适于建设中、小 型矿井。矿井生产规模不同,对高级储量要求的比例也不同,由于矿井
煤炭储量划分
一、煤炭储量分类
— 1986《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第一类,能利用储量:指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 第二类,暂不能利用储量:由于煤层厚度小、灰分高(或发热量低),或水文 地质条件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有困难,暂时不能利 用的储量。
二、煤炭储量分级
按勘探和研究程度,将煤炭储量分为A、B、C、D四级,其中A级和B级 称为高级储量, A+B+C为工业储量, D级为远景储量。
煤炭储量划分
三、储量计算最大深度
— 1986《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⑴ 对拟建大型(年产煤能力120万t以上)和中型(年产煤能力45万t至90万t) 矿井的井田,一般不超过垂深1000m;
⑵ 只适于建小型井(年产煤能力30万t及以下)的地区,一般不超过垂深600m;
⑶ 老矿区的深部,一般不超过垂直深1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