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部门如何发挥智库和引擎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 年第 4 期
ࡧഌ㠰
课 + 测试 + 直播 + 录播”的体系进行教学管理和 服务。数字学校招募各学段学生组成线下小班(每 班 16 人左右),并选派班主任进行线上线下辅导。 教师在每周三推出周末直播课的预习视频,推送重 难点知识对应的测试题,同时班主任会通知学生家 长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每周末直播教学,辅以 录播回放。高清、快捷、流畅的视频直播可以呈现 真实的教学场景,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学 生可自由选择应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展开学习, 足不出户便可接受名师教学。学生如果错过直播, 也可以回放录播。多样化的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段 的实际需求。这些教学尝试也为区域教师培训提供 了很好的案例。
̶Ƞಇᠮឭᱜ䔯⩕ᕔ喑В๔ᢛᥚᐧ 長͚䄫യ
借 助 信 息 化 手 段 打 造 数 字 学 校, 目 的 是 以 教 育之“道”引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深度应用。成都 数 字 学 校 就 是 一 所 应 用 云 计 算、 人 工 智 能、 大 数 据、自适应学习等先进手段和理念的现代化的空中 学校。
数字化的空中课堂具体怎么搭建?数字学校充 分利用了互联网互通共享的特性,采用广播级录播 设备并应用先进的音视频传输技术直播课程,保证 了传输质量,让用户在客户端使用较少的流量也能 获得很好的听课体验。此外,应用安全先进的内容 分发网络(CDN)分发技术可以保证不同运营商(移 动、电信、联通)用户均可接收稳定、清晰的画面。 在授课过程中,数字学校利用稳定、易用的音视频 互动技术,实现远程互动教学——教师实时进行课 堂检测,及时反馈并做统计,发现学生理解程度以 及学生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了解学生在同一堂 课中的学习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纠 正学生错误,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数字学校的平台系统还可支持万人课堂的高并发应 用,保证万人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字学校采用“微
特别要强调的是数字学校注重对数据的采集, 以此推进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对于课程形态、 教学设计、课堂形式、课后反馈等各环节发生的讲 课、听课、练习、测评等一系列行为,系统都有记 录。通过分析这些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数据,可以为 每个参与学习的学生生成独特的知识树,从而充分 挖掘学习者的内在潜质,提供符合其志趣的学习内 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个性化服务,推送个性 化学习资料,实施精准教学,最终实现智能化学习, 并形成新的教育生态。
̭Ƞಇᠮ᪆㗟⯷ڙᕔ喑ᐧ䃫ᬍ䓦⩹႓ ᵎͧ႓⩌ۼ䉌
让区域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搭上“信 息高速公路”快车直达每个家庭,打破名校有形的 围墙,保障更多学生接受优质的教育,让渴望进步 的学生拾阶而上,让家庭不再因教育而焦虑、奔忙, 成都市的实践证明这些美好的愿望可以通过数字学 校实现。成都数字学校的定位是在线教育公益平台, 其运作思路是依托市属的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 称教科院)专家团队,以适合师生需求的精品课程 和空中无边界课堂为载体,致力于教育减负,践行 “学有优教”,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推动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成都数字学校采用“政府引导、名校名 师参与、企业建设”的工作机制——成都市教育局 创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设计并打造课程, 名校名师提供优质资源,企业建设开发及运营。这 种四方协同的推进模式既能够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和研究机构的专业性,又有助于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和灵活性,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ιȠಇᠮ᪆㗟͇̀ᕔ喑⣝ऺጵх䄫 ڞϘ
师资选择和课程设计是数字学校建设的关键工 作。为了打造汇聚教研专家与一线名师的优秀师资 团队,数字学校在成都市教科院学科专家的指导下, 遴选了 179 位授课教师。所选教师大多是省市区 各级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石室中学、成都七 中、树德中学、成都龙江路小学、成都泡桐树小学、 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等名校名园的优秀教师全部 被吸纳。过硬的师资是数字学校高质量授课的基本 保障。
一是完善投入机制。数字学校建设需要持续投 入, 目前仅靠企业难以充分保证资源供给。团队 教师大多是利用周末、假期时间进行课程设计、磨 课研讨、直播授课,甚至自己出资购买教具、奖品等。 为保障项目长期有效开展,还需争取更多的公共资 金支持或社会资金投入,用于资源建设、产品改进、 服务拓展、应用推广、人力资源建设等,后期还会 探索更灵活有效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
(作者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建设数字学校被列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 享的一项民生工程。数字学校一头连接优质的教育 资源且常手机
端接收,成都市域内的百万中小学生与教师可以应 用个人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随时、 随地、随需在线免费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拓展和 补充,数字学校以互联网作桥梁,通过直播、录播 回放、微课教学、在线测试等方式,根据新高考教 学大纲与国家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及教学要求,梳理 形成学科知识树体系,为学生学习知识、拓展知识 面、加强学科素养提供支撑。根据师生需求提供免 费精品课程(暑期衔接,春、秋季每周做重难点拓 展训练并开设专题课,关注语文阅读能力、数学思 维拓展能力与外语阅读表达能力培养),打造随时、 随地、随需可学的数字化无边界学校,实现名师同 步课程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师教研深度融合, 探索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为有效减轻课业负 担贡献力量。这是成都市建设数字学校的初衷。
ఈȠႄ႓ᵎ⮱Ⴙ̻ࣾᆂ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让每个学生 梦想成真,人生出彩”是成都数字学校的不懈追求。 秉承教育之“道”继续引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深度 应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优化服务,并在资金投 入、资源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着力,数字学 校的教学一定会绽放异彩。着眼未来,数字学校在 以下几方面正在积极努力,不断提升。
四是整合教师专业成长资源。数字学校以特级 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成员,建立并完善 促进教师成长的“共建、共享、共生”机制——充 分发挥名校名师引领作用,共建交流平台,共享优 质教育资源,互相汲取力量共同成长,让名校名师 通过这个平台走得更远,让更多的青年教师通过这 个平台成长为名师。比如,实施“微师培项目”, 创新构建了覆盖全域、全员、全程、全学段的教师 专业培训体系,促进了移动学习技术与教师培训深 度融合。坚持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激发教师 发展内驱力为目标,以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为重点, 开展“多终端、低投入、全覆盖”的培训,促进了 教师培训多元化发展。利用数字平台呈现课堂教学 活动的现实场景,对于“幼小初高”各学段应用不 同的教学模式(幼儿园观摩式、小学植入式、初中 录播式、高中直播式),成都市的网校远程教学已 自成体系。鼓励教师不断改进,加速创新,能促进 教师在跟随式学习过程中借助前端优质教育资源, 主动吸收和内化,精进业务,快速成长。
数字学校为成都市中小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 视角,也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研究学习的平 台。自 2017 年开校以来,成都数字学校已做了三 期直播,期期爆满。目前,成都数字学校注册用户 数量达 60 余万,直播课程 400 余节,累计播放时 长 7.5 万小时,惠及全市 22 个区县 1 500 余所学校。 此外,还在全市遴选了 35 所学校作为成都数字学 校基地,有 342 个班级 1.77 万学生参与了成都数 字学校常态化学习,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正向融合, 虚拟与现实良性互动。“成都数字学校”上线运行, 改变了家长们的选择,把学生从校外培训机构中“拉 了回来”。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学生,都能通过 手机登录 “成都数字学校”,共同观看成都市名 师讲授的精品课程。广大师生和家长对数字学校教 学高度认可:不用花费高昂的课外辅导费,不用紧 张安排接送各种课外辅导班,足不出户就能让学生 分享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名师对话,还可以根据学
为了保证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教学服务的品质, 专家团队基于国家课程体系,对数字学校学科课程 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建构了“专业、系统”的课程 结构体系。数字学校基于成都市教科院对教育教学 领域的深度理解与专业研究,并充分发挥各级教研 机构、教研员以及优秀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梳理了各学科知识要点及核心素养要求,实现课程
2018 年第 4 期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ࡧഌ㠰
习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内容。 数 字 学 校 的 直 播 现 场, 前 来 听 课 的 一 位 家 长
坦言:“自从孩子来这里听课后,再也不愿意去其 他培训机构补课了。一来培训机构师资良莠不齐, 课业繁重,无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来部分培 训机构只注重成绩提升,对素质教育不太注重。数 字学校是教育局牵头的,让人更放心。以前周末还 会给娃儿报很多补习班,现在不会了。通过数字学 校名师的谆谆善诱,孩子已经爱上学习,并且也时 常关心自己的修养,这是我非常欣慰的。”数字学 校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语文课通过故事带我们 走进文字和诗歌的世界,数学课让我们学会逻辑和 道理,英语课让我们通过绘本了解世界的文明与知 识。”“深入浅出,讲得简单易懂,非常容易听明白, 用故事引入, 生动具体。这里的预习是有趣的故事, 故事中的问题,常常引人深思。上课时更是有趣, 用自己读题的方式导入,令人回味无穷。”“数字 学校的教师很有学问。我们做的题都是他们认真挑 选出来的。教师们教的学习方法都很有用,教我化 繁为简。”“数字学校是个神奇的地方,教师个个 棒极了,听他们的课让我脱胎换骨。” 参与数字 学校常态化学习的学生如是说。
二是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成都市将进一步扩
充课程资源,将在美术、音乐、书法,以及编程教 学、STEAM 课程、心理健康、普职融通等科目和 领域开设优质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迎接人工 智能时代挑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还计划进一步 精准了解全市学生学习需求,做到“按需送教”, 让每个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接受优质的和有温度 的教育。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情况, 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精准教学, 可实现网络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数字学校的课程是有特色 的,它与学校课堂的常规课有区别也有联系:数字 学校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单元知识能力,拓展学生知 识面,培养学科素养,发展思维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能力——源于课内生发,重在课外拓展, 对课堂教学是有益的补充与深化。
此外,考虑教师直播上课时需要面对灯光、场 地、听众等影响带来的压力,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新 环境,保证在线教学质量,数字学校大力建设“精 心磨课,锻造精品” 的教学文化。每节课的诞生 会经历“设计—说课—试讲—修改—上课—反思” 诸环节,背后承载的是“一课、一师、一团队”的 力量。特别是在“试讲—评课”环节,授课教师通 常要数易其稿,多次试讲(磨课)。“磨”是琢磨、 折磨和磨合;“磨”也是改进升华,一课多磨,研磨, 磨炼。有的教师邀请家人到现场观摩直播课,回家 合议;有的教师对着镜子试讲练……反复打磨只为 给线上数万学生带来精彩的一堂课。
三是建立师生激励评价体系。数字学校通过在 线评测的方式对学生学力做综合评价,用以生成个 人的知识树、雷达图。推行积分激励评价制度的做 法是以学习频次、课程学习、考核结果、学习时长、 互动频度、分享知识等指标构建积分体系,并建立 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管理指导、评价奖励机制,督 促教学,激励师生持续体验并使用数字学校的更多 功能, 增强用户黏性,提升教学效果。
ࡧഌ㠰
᪆㗟ⵁ䘕䬕ຯ҂ࣾᡒᮧᏀহᑂ᧻҉⩕喤
——成都数字学校建设揭秘
新 时 期, 人 民 群 众 对 优 质 教 育 的 需 求 日 益 强 烈。教育科学研究部门如何发挥教育智库和引擎的 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深度应用,更好 地服务于教育发展?成都的做法是多方联动加快建 设成都数字学校等项目,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等信息技术与名校、名师资源结合,为中小学生 打造无边界学校,将名校名师优质资源免费送到千 家万户、偏远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