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人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高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掌握并会写“甘、甜、菜、劳”4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让我们浮想联翩的千人糕就是一块儿普普通通的米糕。
你们爱吃米糕吗?咱们今天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这些生字都在米糕上哟,如果你能认出来,米糕就送给你。
试一试,看你能得到多少块米糕。
(出示PPT复习字词)
2.(出示图文PPT)生字复习完了,你们是不是得到好多米糕呀,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米糕,米糕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食品之一,拥有很悠久的历史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和米粉来蒸成的糕加工制作方便,耐储藏,食用方法多样,所以很受大众欢迎,汉朝对米糕就有米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二、研读课文
(一),感受千人糕的来之不易
1.找一找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好吃而又普通的米糕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默读课文找找,课文里哪些句子说的是米糕的制作过程?
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
(默读方法指导)默读就是要。
(PPT出示句子第7、8、9自然段)大家找出来了吗?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2.想一想
孩子说:“米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那么制作米糕是不是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呢?当然不是,从爸爸的语言中,我们知道了大米和糖的生产加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家仔细阅读爸爸说的这两段话,再结合课本19页的插图,来了解一下大米和糖生产、加工过程,体会一下人们为之付出的劳动,感受一下大米和糖的来之不易。
a.了解大米所需的劳动
咱们先来读一下爸爸说的这句话“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这句话末尾有一个省略号,说明爸爸有许多话没有说,想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
(PPT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在大米还是水稻的时候,水稻还是种子的时候,农民伯伯还要耕地、种地、育苗,移栽、灌溉、施肥、防虫、收割,还有晾晒,加工等劳动过程。
大家想一想这一个又一个,繁杂劳苦的场景,你们说这大米来的容易吗?再想一想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他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又需要许多人的劳动呢?这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b.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那么下来大家在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来了解一下熬糖所需要的劳动。
(出示PPT熬糖的图片)大家看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呢?对了,他在“熬糖”。
“熬”是指长时间的煮。
(出示PPT甜菜甘蔗图),这是甘蔗,这是甜菜,这些都是用来熬糖的原材料。
那么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呢?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样来的?
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同学们从他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感受到什么呢?你是不是感觉到仅仅是原材料就需要有许多人来参与吗?
(Ppt再次出示,第九自然段),大家看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这里又省略了什么呢?对了,从大米到甜甜的米糕,也是需要厨师辛勤的劳作的。
c.品读句子
还没有完呢,大家看看爸爸在这一自然段中说的第4句话:“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
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对了,这里有一组词语,“就算……还有……又……”(在PPT中圈出),让包装人员的繁杂忙碌,送货人员的奔波跋涉,销售人员的勤劳辛苦,都闪烁在文中的字里行间。
②大家能结合课文的插图,来说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场景
吗?
③朗读指导
大家再来跟着老师读一遍这句话,要重读“就算”“还得”“又”这几个词语,读出劳动的繁杂。
3.说一说
指导朗读第6~9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
同学们,课文第六到第九自然段,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告诉我们米糕是怎样做成的。
大家现在能不能借助课本的插图,自己来说一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者的双手才被端上我们的餐桌。
4.小结
农民种出稻子和甘蔗,甜菜工人把稻子加工成大米并磨成米粉,从甘蔗甜菜中提取糖汁,并熬制成糖,再把米粉和糖做成米糕,把做好的米糕装入包装盒,装车运送到商店商,店售货员在出售给人们。
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需要经过那么多人,那么复杂的劳动,才能做成。
那么,大家想象一下爸爸说话时会是什么神情呢?大家自己读一下,第6~9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哦。
(二)、理解千人糕的寓意,升华情感
(Ppt出示课文10、11自然段)
1.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把米糕要叫他千人糕吗?我们一起来读第十第十一自然段。
千人是不是指一千个人?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PPT这糕的确应叫“千人糕"呀!)对,这里得的“仔细想
了想”,“的确”这两个词语以及句子最后的感叹号,都能看出来文中孩子恍然大悟后的心服口服。
大家再试一试,如果尝试着删去“的确”,而变成:孩子听了爸爸的话,说:“爸爸,这糕应叫千人糕。
”行吗?(,Ppt对照这两句话)
是的,不能去掉,取掉后就没有了“千人糕”的名副其实,去掉后就少了孩子的心服口服。
2.想一想。
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米糕还会觉得它很平常吗?你会想到什么?
你会不会这样想:一块平常的米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需要许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来。
3.比较千人糕和“千人糕”的不同。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看看这两次说的千人糕,有什么不同吗?
课文前面没加引号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课文后加了引号的千人糕是孩子知道米糕的制作过程,所以是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三)、联系生活,体会其他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
同学们,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
我们生活中所要用到的很多物品,都要经过,都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我们除了可以说千人糕,
也可以说千人衣,千人笔,天人书包等。
(出示PPT与制衣相关的图片,),比如千人衣,咱们来看看他所需要的劳动,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服装加工销售等等。
大家试着根据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穿的衣服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制成。
同学们,老师来说说“千人衣”吧:农民种出棉花,纺织厂收购棉花并纺成线后织成布,服装厂把布加工成衣服,然后包装装车运送到商场,商场售货员再出售给我们。
同学们每一项劳动成果都需要很多人的辛勤付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块米糕,一件衣服,背后蕴藏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这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呀!
(四)、写字指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4个字,“甘”是独体字,“甜”是左右结构的,”“菜”和“劳”是上下结构的字。
写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先找规律,看特点,然后再动笔。
“甘”居于田字格中央,左竖从左上向右下稍微倾斜,右数从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形成一种开合呼应关系。
甜,书写时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第二笔横从横中线起笔稍微向上斜。
菜,上下结构草字头的横要写得稍长一点,下面踩的横要紧靠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
劳,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支撑起整个字的间架。
(五)、小结:从珍惜到感恩。
同学们,《天人糕》这篇课文我们今天就学完了,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但我觉着,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除要懂得珍惜,还要学会感恩。
感恩那些为我们幸福生活付出劳动的人,感恩那些在我们遇到痛苦、挫折,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感恩那些当灾难降临时,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面的人。
我们带的口罩,服用的药片,原料来自田间,配方来自科研,生产来自车间……口罩之蓝是天空的颜色,背后有太阳的温度。
药片之白是雪的颜色,那是纯洁的情愫。
今年的春节,我们特别要把鲜花和掌声献给战斗在一线的崇高的医务工作者,还要感谢那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老师,还有父母。
是他们让我们在灾难来临时,还能待到家里继续生活和学习。
我们更要感谢祖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是他将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使得我们在新冠病毒肆虐时,不至于恐慌失措而能够科学应对,最终战胜病毒。
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六)作业
1.完成课后1、2题
2.积累三到五句有关感恩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