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学设计 三小李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杨柳青》
执教年级:4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家乡美》。

从内容上看,本单
元在选材上选择了两首演唱歌曲——江苏民歌《杨柳青》、鄂温克族民歌《大雁湖》,两
首聆听作品——小提琴曲《牧歌》、戏歌《故乡是北京》。

旨在通过不同地域、不同风格
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地方文化与音乐的相互关系,激发
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二)教材处理:
据此,笔者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课时,南—《杨柳青》、北—《故乡是北京》、少数民族《大雁湖》,旨在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文化。

本节课为第一
课时——江苏民歌《杨柳青》。

以江苏方言和独特的衬词学唱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设计了方言学唱及声势伴奏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已初具音乐习惯和基础
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本课以聆听辨别、聆听模仿、聆听对比为隐线,让
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形成良好聆听习惯,这也是上一单元耳朵先生(聂耳)的听觉能力的延续。

《杨柳青》是在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

它以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

歌曲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

第一、二乐
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曲浓郁的地
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还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杨柳青》,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喜爱民族音乐文化。

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

并能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歌词,感受乐曲浓郁的民歌风味。

方法与过程: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学习歌曲,感受、体验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激发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江苏民歌独特的韵味,尝试用方言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伴随本地原创民歌《雀尕飞》开始新课,说说这首歌曲的特点。

方言(雀尕、尕尕)
【设计意图】:《雀尕飞》是本地人民非常喜爱的一首儿歌。

从熟知的家乡民歌入手,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

歌曲中的方言词为新课做引导。

二、新课学习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江苏民歌《杨柳青》。

请大家聆听后说一说,这首歌曲有何特别之处?
生:方言、衬词
2、学方言,感韵味
(1)聆听歌曲前两个乐句歌词,你发现江苏方言发音有什么特点?你能学一学么?
早晨(zao cen)、露水(lu sui)、实在(si zai)……
教师:平翘舌不分,都是平舌音。

且发音的位置靠前,感觉像在舌尖、嘴唇上发音一般。

(2)试着用江苏方言念一念前两个乐句的歌词。

教师:这样的咬字、发音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温柔的、嗲嗲的
(3)介绍江苏方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就是江苏这个地方,江苏地处江南,风景秀美,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环境造就出江苏人细腻、温婉的性格。

因此他们的语音语调给人一种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甚至还有一种娇媚的感觉。

因此有着“吴侬软语”的美称。

(4)尝试用方言唱一唱前两个乐句。

第一遍注意咬字发音,带着委婉、细腻的感觉演唱。

第二遍注意旋律的起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发现并模仿江苏方言的发音咬字特点,然后在学一学、念一念、唱一唱这种体验中品味出“吴侬软语”的“软、糯、甜、媚”的韵味,激发兴趣,为歌曲
的演唱风格做铺垫。

3、唱衬词,抒情感
(1)教师:这两个乐句的句尾都用到了“衬词”(嗬嗬依嗬嗬、啊㖸)。

请问“衬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去掉衬词演唱歌曲,学生聆听感知得出:扩充语句。

再从歌词意思(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中得出:抒发演唱者情感之意。

(2)教师:歌曲的第三、四个乐句除了运用了大量的“衬词”,还有几处黄色标记(青啊㖸、崩啊㖸、青啊㖸、青啊㖸),它们有着怎样的共性?
教师演唱歌曲后部分,学生聆听对比。

学生:节奏相同(XXX)、旋律相同。

a、拍一拍此节奏(拍手、捻指、对花……)
b、教师演唱三、四乐句,学生在教师演唱至黄色标记处便拍此节奏。

C、师生接龙唱(学生唱黄色标记处并同时用手拍节奏,教师唱其他部分)
教师:你觉得此节奏处应采用什么样的力度演唱比较合适呢?(P)
d、再一次接龙唱(用轻巧的声音表现黄色标记处,并用不同的声势律动表现此节奏)
(3)填词学唱,难点乐句突破
a、两处“杨柳叶子”的音高对比
b、松松么青呀青又那个节奏练习:要求节奏准确、吐词清晰
c、换气处理:松又松㖸崩又崩㖸松松么青呀青又那个ˇ杨柳叶子青啊㖸
d、第三处“杨柳叶子”中的“叶”“一字三音”的处理
(4)连贯演唱歌曲后部分,体会衬词带给歌曲的韵味。

【设计意图】衬词既能扩充语句,也能丰富情感表达,还能凸显地方民歌特点。

这一部分
通过了解衬词、演唱衬词、表现衬词,让学生从中体验歌曲独特的韵味。

4、完整表现,倾情演绎(在黄色色块处可配上不同的声势律动为歌曲伴奏:拍腿、捻指、两两对花等等)
5、拓展
教师:你们知道么?《杨柳青》不仅是这首歌曲的歌名,更是江苏特有的一种曲牌形式。

很多人觉得它的曲调好听,便填上了不同的歌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杨柳青”,这便是“曲牌”。

我们今天学的便是其中一首。

接下来我们便来欣赏另外几首“杨柳青”
欣赏首唱版《杨柳青》、合唱版《杨柳青》、方言版《杨柳青》、器乐版《杨柳青》
6、小结:
地方语言影响着地方音乐,造就独特的音乐风格,因此秀美的南方孕育出委婉轻
盈的音乐。

那壮阔的北方有会有着什么样的音乐呢?咱们下节课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版本的杨柳青,让学生感受“杨柳青”的音乐魅力,初步认知地域、语言、人文环境对民歌有着深厚的影响,激发对民歌的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