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润心田春暖花开——班级德育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润心田,春暖花开
——班级德育工作案例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自参加工作起,一直担任中高段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
先是在我县的一所山区小学工作,结婚后又调至一所滩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学校)工作,十五年来一直和农村孩子打交道,深深感受了农村孩子的淳朴和憨厚,也深深体会到农村孩子的“邋遢”和“落伍”。
农村教育,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复杂。
农村孩子,是一个教育难度相当大的群体。
在农村,孩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在学校。
农村的家长,一则文化素质低,二则平时农活忙,根本无暇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只要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觉得尽到了教育的目的。
孩子有什么问题你和他们沟通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会说:“我们都是大老粗,没文化,不会教育孩子,你们是文化人,懂教育,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就放心了,你好好教育他,不听话就揍他”。
所以在十几年的农村孩子教育上,我面对过许多个不同的孩子,经历了许多的教育故事,对学校德育工作,也有我自己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像我们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所以,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具有不容忽视的责任。
面对农村孩子,我们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更多的是要教会他们做人,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即所谓的“成才先成人”。
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办学宗旨中明确提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依此认真落实着学生的德育教育。
全校老师清楚当今社会的教育形势,明确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是在班级,最核心的东西是要有爱心和耐心。
而班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但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每个班级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好学生,也有所谓的后进生,每个人又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又存在某一方面的劣势。
分析每一个学生后进方面形成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和毛病,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活泼地成长,是每一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年的农村教育,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学生的教育要有爱,只有让师爱滋润学生心田,学生的心灵之花才会灿烂绽开。
一、教育的起始点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更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更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一个善于施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
一个善于施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搞点小恶作剧,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致;下课却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那兴趣却是大增;同学们外面背诵文章时,他一会装模作样地背,一会就逗这个、戏那个的;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及时完成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
但当你单独让他在你面前写作业时,虽然也有不会做的,但书写却是相当的工整……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
我经常批评教育他,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总是认错态度挺好,并保证会改正。
可过后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我也曾多次电话和他家长沟通,家长总是说“孩子天生就是一个顽皮丁儿,不识好,你好好的敲打”。
有时我的心都快冷了,偶尔也想算了吧,或许他真是“不可雕的朽木”。
但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必须面对现实!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家长了解沟通。
了解到他家上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下有兄妹三人,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母二人种地维持,为补贴家用,父亲在农闲时还要外出打工,根本没有人关心他的学习。
我对他有了重新的认识。
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怜爱。
带着这份宽容和爱怜,我再次去做他的工作,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特意地关注他,经常嘘寒问暖,竟逐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
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后来,有一次他成绩下降,我找他谈话时,没等我开口他抢先说:“老师,我会好好学习的。
”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
我真替你高兴”。
爱是相互的,只有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教育的关键是在渗透、融汇和落实
曾带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是一个单亲孩子,性格很内向,平时总不说话,也不太合群,从不参与一切集体活动,和同学在一起时也不怎么会合作,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
你主动去关心他时,他老是躲闪,或是一问三不答。
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于是,我主动与之接近,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给他讲交往和合作的乐趣,讲集体的快乐,给他讲某一同学的热情和大方,某些同学对他的关心和希望,讲同学们都很愿意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同时,我发动全班同学主动利用课余时间,陪他聊天,邀他参加各种游戏,在运动会上让他单独承担某一项比赛,以此来缩短他和老师、同学的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
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记得在一次跳高比赛时,他名列第二。
比赛结束,他很丧气,说有愧于老师和全班同学。
而当他在4×100米比赛最后一棒中夺冠后全班同学将他高高抬起时,他高兴地热泪盈眶,并一再说这不是他一人的功劳,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后来我发现他合群了,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每次集体活动中都有他的身
影。
教育不能挂在嘴边,而是渗透、融汇于知识学习、课外活动、生活琐事中。
只有将德育教育落实在教育各环节的一点一滴中,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
三、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使农村,每家最多也就生养两个孩子,每个孩子在家里都很受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立的。
他们甚至不知道父母的钱怎样来的,就我女儿曾认为妈妈的钱是从卡上取出来的,只要有卡,那钱就好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至于其他对家长的关心和问候,他们干脆是从没概念。
有一次品德课上,我在班上问:“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每年都过吗?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年都记得你们的生日吗?”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是的。
”我接着又问:“那你们记得你们的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这时候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举手。
我说:“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爸爸妈妈,可是爱不只是嘴上说说就行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说明我们的爱,让爸爸妈妈感受到我们的爱。
那你们准备怎么做呢?请将你每天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家人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期末我们班进行评比,评选最‘有孝心小少年’。
”后来的日记中,我发现同学们有自己洗衣服,有帮妈妈择菜,有帮爸爸买东西,有给爷爷奶奶端钣倒水等等,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好多家长反应,说孩子在家懂事了。
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标和要求不要太高,从小事、从身边做起,逐步深入,就足够了。
四、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发现:缺少父母疼爱的孩子,由于感受不到爱的温暖,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分享不到父母及他人的真情,容易失去自爱、自信和对社会的热情,他们对生活冷淡,对人冷漠,对未来失去想象和憧憬。
反之,生活在父母用爱筑成的小家中的孩子,对生活热情乐观,在他们好奇的眼里,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所以,我们更要关爱这一群体,用师爱点亮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每一年的教师节,是我最高兴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同学们都会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向我们祝贺节日,看着他们的表演、听着他们对我的赞美、欣赏着每一个小礼物,我心里美滋滋的。
但捕捉到有一个同学在这天的表现中有些勉强。
原来
今天是我们教师的节日,也是他的生日,可是这个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她已经几年没有过过生日了。
今天有点触景生情。
于是我立即借花献佛,将同学们精心为我设计的节日庆祝会增添了另一份深意——教师节暨小茹同学生日庆典。
没有生日蛋糕,没有生日聚餐,但同学们一起为她庆祝,一起为她唱生日歌,一起和她表演歌唱,尤其最后的一声“小茹,生日快乐”。
让她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我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老师。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学生没有问题是不需要我们教师的,所以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给予较多的情感关怀,才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在我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类似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我的故事虽没有大起大落的精彩纷呈,没有感悟至深的催人泪下,有的只是一句深情的问候,一份平凡的关爱。
在我的教育故事中,我总结出更多的不是什么至理名言,更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但它对我真的很管用,那就是: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学生,必能使他们走出心灵的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它正直无私,它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在顺境中更加奋发。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虽然在一所农村小学,但却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全方位参与。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关爱之情,燃信心之火,播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用爱滋润学生心田,让每一位学生绽放最美的心灵之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