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智力理论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ternberg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种搜集和加工信息 的方式,因而他的理论又分为三个亚理论:(1) 成分亚理论(componential subtheory),涉及思 维过程;(2)经验亚理论(experiential subtheory), 涉及有关智力的经验的作用;以及(3)情境亚理 论(contextual subtheory),涉及个体的环境和文化 的作用。三种子理论中最完善的是成分亚理论。
七种基本智能
❖ (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涉及到对口头 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性,涉及到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运用 语言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一般来说,律师、议员、作家、 诗人,都是语言智能高度发达的人。
❖ 语言智能独立存在的依据:大脑的一个特定的区域,通常 称作“布罗卡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这个区域 受到损伤的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单词和句子,但除了最简 单的句子外,他们不能将单词组合成句,与此同时,这些 人的思维过程可能完全不会受到影响。另外,天生具有语 言能力, 人类是共同的。例如儿童语言能力的进展,在 各种文化和社会中都是一致的。即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 的聋哑儿童,也会发明他们自己的授予并悄悄地使用个,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智能是独立的与特殊的学习方式 或传播渠道无关。
❖ (4)多种智力的相对独立性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
2 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 斯腾伯格主张在存在智力的“场所”描绘 它的性质,而智力活动所依托的场所大致 有三个:主体内部、现实的外部以及联系 沟通内、外部场所的主体经验。正是基于 这样的立场,R.Sternberg于1985年提出 了智力的三元理论(Triarchic Theory), 并从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界以 及联系内外世界的主体经验世界这三个角 度来分析人们的智力,所以该理论既注重 基本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注重经验和背景。
❖ (3)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包括音乐的表现力、 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
❖ 研究表明,有些儿童没有接触小提琴、尚未接受任何音乐 训练的时候,就表现出来音乐智能,表明这些儿童从生理 上具备发展音乐智能的先天条件。一些特定人群,如孤僻 症的儿童,他们有些人也能熟练地演奏乐器,却无法与其 他人沟通,这同样证明音乐智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下面 是对有关证据做简单分析,以进一步证明音乐技艺是一种 智能。例如,虽然音乐技能不能像语言技能一样,精确的 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区域,但大脑的一部分,大约位于 右半球,在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上,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人的音乐才能受脑损伤影响的程度,与其所受音乐训 练的程度和人与人的差异有关,但有证据表明,脑损伤的 确会造成人的“失歌症”或一定音乐能力的消失。
❖ (2)“探照灯”式智能模式:拥有探照灯式智能模式的 人的特征,就是具有三个或更多的而且强度相等的智能, 而不是单一的、明显的、很容易说出来的智能强项。激光 式的智能模式更容易表现在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身上; 而探照灯智能模式,在政治家和商人身上更为普遍。具备 探照灯智能模式的人的智能种类是不同的。如足球教练倾 向于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 而一名在政府机构工作的人员,更依赖于语言智能、人际 智能和自我人之智能。
❖ 大脑研究报告指出,大脑前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识方面起主要作用。这 一区域的损伤,虽然不会影响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但会引起性格的 很大变化。这一区域受伤以后,人们会认为伤者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
❖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早年呆痴症,表现为后 脑部位受到损伤后,患者的空间辨认,逻辑推理,语言运算能力大大 减弱。但患者能经常保持良好的风度和举止,并会为他们所做的事频 频道歉。与此相反,皮克症(Pick’s disease)是由于大脑前叶受损 而出现的另外一种早年呆痴症,患者会失去彬彬有礼的风度。
分中去的能力。同时,主体运用这些成分的只是技能也会影响选择的过程; ❖ 选择信息的一种或多种表征组织形式; ❖ 选择用以组合低级成分的策略。该选择与加工策略有关,涉及成分的组合、
连贯和协调,并决定各种成分的加工深度; ❖ 决定注意资源分配; ❖ 对加工的实施进程进行监控。对已经进行、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局部任
❖ 从大脑研究所得出的证据非常明确,很有说服力的证明了 空间智能的存在。经过长期的进化,正如大脑的左半叶掌 管习惯使用右手的人的语言功能一样,这些人大脑的右半 叶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右后部位受伤的病人,会失 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其辨认面孔和关注细节的 能力明显减弱。
❖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表现为一个人理解他人 目的、动机和愿望,并最终与他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人际智能的 核心能力,是留意其他人之间差异的能力,特别是观察他人的情绪、 动机、性格、意向的能力。按照更高的要求,就是能够看到他人有意 隐藏的意向和期望。推销员、教师、传教士、宗教领袖、政治领袖和 演员,都需要有较好的人际智能。
❖ 大脑前叶对于每个人性格的变化和自我人之智能起着重要 作用。脑前叶下部区域受到伤害,很可能造成性格易激动、 易烦躁或欣快症。脑前叶上部受到伤害,则可能形成冷淡、 散漫、迟钝、漠然等沮丧人格的特征。此时,脑前叶受伤 者的其他认知能力大都保持不变。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模式
❖ (1)“激光”式的智能模式:拥有“激光”式智能模式 的人,就像这个模式所暗示的那样,他们的智能轮廓似乎 聚焦为一种或两种智能。莫扎特拥有专注于音乐智能的激 光模式,爱因斯坦拥有聚焦于逻辑-数学智能和空间智能 的激光模式。拥有激光模式的人,严重的偏向于一种或两 种智能。他们一般选择在发挥自己强项智能的领域工作, 在相关领域进行长时间的深入探索。
❖ 人际智能还有另外两个被人引用的生物学例证。一是灵长类动物有较 长的婴儿期,对母亲有强烈的依附。在早期发育阶段失去母亲的个体, 正常的人际智能发育将受阻,这是很危险的,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二是对于人类来说,社会交往很重要。在史前社会,狩猎、陷阱、宰 杀动物都需要许多人参与、合作,团体的凝聚、领导和组织,都很自 然的遵循这一原则。
❖ 身体的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来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 球,都控制或支配相对的另一半身体的运动。对于一个惯 用右手的人,运动的支配部位通常在大脑的左半球。即使 对于一个能够灵活自如运动的人,在他不情愿的时候,命 令他做同样的动作,起身体运动的能力也会减弱。这种特 殊的运动失调症的存在,是身体-动觉智能的证明。
❖ (5)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的特征,是辨认、 运用广阔的空间(例如,那些被航海员和飞行员所使用的 空间)中物体的能力;是辨认、运用有限区域(如那些对 雕塑家、外科医生、国际象棋手、绘画艺术家和建筑师意 义重大的区域)内物体的能力。空间智能在不同的文化中, 所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同的。
❖ (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涉及理 解自己的能力。找到符合自己特点(包括愿望、弱点、才 华等)的有效工作模式,并据此调节自己生活的能力。加 德纳还指出:自我认知智能是有关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 知:了解自己感情生活和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这些情感, 最后加以标识,成为理解和指导自己行为准则的能力。具 有较好自我认知智能的人,脑中有关于自己的一个积极地、 可行的、有效地行为模式。
在该理论中,一方面,加德纳强调多元智 力观,认为智力由七种智能构成;另一方 面,他又强调信息加工的方式,指出信息 加工对人的智力形成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多元智能理论关于智能的定义
❖ 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一书中,加德纳将智能 定义为:“解决问题或创造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所珍视的 产品的能力”。
当代智力理论及其特点
一、几种当代智力理论
1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又叫“多元智力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 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 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 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 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 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 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 (4)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是 指使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或嘴)来解决问 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演员和运动员,是运用身 体-动觉智能的最典型的范例。然而,这种智能对木匠、 外科医生、顶尖科学家、机械工人和很多有其他技术倾向 的专家,也都很重要。
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
❖ (1)提出的每一种独立的智力都能在神经生理学中找到其依据,具有 说服力。
❖ (2)为现有的教育提供了启示:我们的教育应当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 力;我们是否应当为学生提供适应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 (3)将智力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把绝对化的智力发展到境 域化的智力。
❖ 近20年后,加德纳又将智能定义为:“一种信息处理的生 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下,会被激活以解 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 加德纳还认为,关于智能这个术语应当具有三个不同的定 义或内涵。并且,在智能的训练和强化的问题上,要区别 这三种不同形式的智能: A智能是生物物种的特性 B智能是人类个体的差异(属性差异) C智能是一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成分亚理论
❖ 成分亚理论涉及智力的成分,智力成分是一种基本 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在对客体或符号形成表征的基 础上进行的操作。它与传统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分析 或逻辑思维能力有关。Sternberg又将其分为三类成 分:
❖ (1)元成分 ❖ (2)操作成分 ❖ (3)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
❖ 元成分是认知过程中监控加工过程的专门形式,属 于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过程。用于问题解决中计划、 控制、监督和评价的加工。
务加以实时跟踪,不断根据总任务目标对之进行修正、调整,甚至放弃并 重新选择目标; ❖ 对外部反馈的敏感性。使反馈信息与当前的加工构成通畅的反馈环路。
操作成分
❖ 操作成分是主体实施各种策略以实现任务操作时所运用的成分,它涉 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对刺激的编码、刺激的比较与组合以及 反应等。
❖ 1、编码成分 它与最初的知觉以及新信息的储存有关。编码质与量上的差异是构成 智力发展和个体差异的主要源泉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编码会 变得更加全面、深入和细致,而且会在不同的信息表征形式下进行, 尽管有时编码的速度反而会因此变慢。
❖ (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涉及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 涉及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调查分析 问题的能力。数学家、逻辑学家和科学家都是用 逻辑-数学智能。
❖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位于额骨颞颥叶的语言区域, 对于逻辑推理更重要。而位于顶骨前叶的语言区 域,则掌管数字计算的功能(Houde & TzourioMazyer,2003)。一些在数学计算上十分出色的 人在其他很多领域却非常无能。这些都表明逻辑数学智能的独立存在。
❖ 大致存在两种类型的元成分:一种是普遍性的计划, 贯穿于一系列问题的诸环节之中,调节着对全局起 决策作用的普遍性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局部性计 划,只对个别环节加以调节,提供特殊的决策方案。
七种普遍存在的元成分:
❖ 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元成分在解决新异问题时尤为重要; ❖ 选择适当的低级成分。选择的有效性取决于主体获得和进入到这些操作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