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程地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工程地质
工程和地质概况
Appendix 1: project an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1.2 工程水文与地质资料:
1.2.1 场地概况
1) 地形地貌
沿线主要地貌为冲海积平原,经人工改造,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
1.77~1.97m。
2) 场地环境
线路两侧均为工业、企业及民用建筑,建筑物密集,普遍为平房或2~6 层楼房,基础埋深不大,建筑物的基础范围、埋深对工程影响较大。
线路走行区地下管线相对较多。
1.2.2 地层岩性
区间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Ⅰ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3al)、第Ⅰ海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Q42m)、第Ⅱ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Q41h 及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l)、第Ⅲ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e al)、第Ⅱ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四组滨海~潮汐带相沉积Q3d mc)、第Ⅳ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三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c al)、第Ⅲ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二组浅海~滨海相沉积Q3b m)、第Ⅴ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一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a al)各层具体分布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地质柱状图,其岩性特征描述见表。
岩性特征表
1.2.3 围岩分级、土石可挖性分级及承载力基本值
围岩分级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附录A确定,土石可挖性分级依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附录B确定;岩土承载力基本值采用物理指标、静力触探平均值、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依据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 29-20-2000)分别查表,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综合取值,具体数据见表。
围岩分级、土石可挖性分级及承载力基本值一览表
1.3 场地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1) 浅层地下水
区间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赋存于第Ⅱ陆相层以上地层中的地下水为表层潜水;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细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地下水的温度,埋深在5m 范围内随气温变化,5m 以下随深度略有递增,一般为14~16℃。
潜水存在于人工填土层①层、第Ⅰ陆相层③层及第Ⅰ海相层④层中。
该层水以第Ⅱ陆相层⑤1、⑥1粉质粘土及⑤3、⑥3粘土为相对隔水底板。
人工填土层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土体结构松散,含水量丰富,土层渗透系数大。
第Ⅰ陆相层以③1、③2、③3、③4、③5、③6粘土、粉质粘土、粉土、淤泥、淤泥质土为主,土体渗透性能较差,土层渗透系数较小。
第Ⅰ海相层主要含水层为④2粉土,该层以透镜体断续分布,不连续。
潜水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勘测期间水位埋深约为0.65~3.80m(高程0.47~-3.47m)。
潜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入渗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水位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
地下水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
高水位期出现在雨季后期的9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干旱少雨的4~5月份。
潜水位年变化幅度的多年平均值约0.8m。
微承压水以第Ⅱ陆相层⑤1、⑥1粉质粘土、⑤3、⑥3粘土为相对隔水顶板。
而⑥2粉土、⑥4粉砂、⑦2粉土、⑦4粉砂、⑦5细砂、⑧2粉土、⑧4粉砂、⑧5细砂、⑨2粉土、⑨4粉砂、⑨5细砂、⑨6中砂、⑩2粉土、⑩4粉砂、⑩5细砂、⑩6中砂、?2粉土、?4粉砂、?5细砂为主要含水地层,含水层厚度较大,分布相对稳定。
微承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不大,水位变化幅度小。
该层微承压水接受上层潜水的越流补给,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
该层微承压水为非典型的承压水,水位观测初期,该层水上升很快,一般在30 分钟之内即完成全部上升高度的60~70%左右,30 分钟之后水位上升速度变缓慢,经过24 小时之后,稳定水位一般稳定于潜水位以下。
根据观测资料,稳定水位埋深约为8.99~9.47m。
2) 深层承压水
本次勘察所揭示的深度范围内深层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第Ⅴ陆相层?1以下的
粉土、粉细砂层中,其稳定水位较深,对工程影响不大。
3)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据钻孔09-ZD-1272、09-ZD-0252-3、09-ZD-1216-1 等孔分层取水样化验,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依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J124-2007)评价:地下水在化学环境下对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2;具镁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在氯盐环境下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3。
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评价:在化学腐蚀环境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环境作用等级为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