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的译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侠客行》的译文及赏析
《侠客行》的译文及赏析
侠客行
作者: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词句注释
⑴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侠客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⑵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缦,没有花纹。
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
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⑶吴钩,宝刀名。
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⑷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⑸“十步”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⑹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⑺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
炙,烤肉。
啖,吃。
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⑻“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⑼素霓,白虹。
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
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
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
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⑽救赵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
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合纵以抗秦。
信陵君是积极主张合纵的。
邯郸,赵国国都。
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
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
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
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拚,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
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
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
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椎,击毙晋鄙。
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⑾太玄经,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白话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骑着银玻白马,像流星一样在大街上弛骋。
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干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概许诺,愿为知己两助擂刀。
一诺重于泰山;眼花且热之后,胸中之意气,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
此一壮举,使赵都邯郸上下,都先为之震惊。
二壮士的豪举,干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死而侠骨犹香,不魄为是盖世之英豪。
要做人就要像他们这样的侠士一样,传名百代,为人称颂。
谁能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侠客行》赏析: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
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
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
勇敢。
侯主要是智谋取胜。
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
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
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
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
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
“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
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
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嬴、朱亥”二壮士”例,阐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恒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
”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张华《壮士篇》)的。
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
“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
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侠客行》诗虽在歌颂任侠,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把诗人少年的豪情壮志表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