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本课概述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这一要求明确了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带来的危害是我们应当了解的,同时认识到由于“文化大革命”给建设带来的破坏是我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

●课标要求: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课标明确了从新时期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成就中领悟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嚣”、“历史的伟大转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三个子目来阐述的。

中国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而“文化大革命力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_次重大倒退。

这给新时期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咯。

这段历史典型地表明了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从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

●学情分析
“文化大革命”部分比较难,加上初中知识不牢固,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而民主法制的内容又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也有难度,教学过程中要倍加关注,想办法克服。

●教学建议
1.教法:问题教学法,师生互动。

2.学法: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思考、探究。

②学会史料搜集和访问、调查等方式来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
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乃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力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2.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

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乃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材料导入:文革前期,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刘少奇的申诉在当时有效吗?
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板书]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板书]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中共八大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回答。

[板书]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时间、地点:1956年9月;北京
3.内容
(1)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5)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6)强调坚持当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学生活动]根据上面出示的提纲读书总结。

[板书]4.评价
[引导提问]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教师点拨]注意抓住关键词:“第一次”、“良好的开端”。

[板书]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板书]1.十年大动乱
[思考分析]“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它给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带来了哪些危害?
[教师概括]历史原因、导火线、标志及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基本评价等。

(1)根本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
(2)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3)标志:两次会议的召开和两个文件的通过
(4)结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
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它使得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板书]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展示课件]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

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

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回答问题:
(1)两段材料表达的错误倾向是什么?这种错误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
(2)现在,我们要从这个历史事件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呢?
[教师点拨]
(1)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端“左倾”错误思想。

(2)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民主权利;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③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板书]三、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在徘徊中前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归纳概括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地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的错误,党和国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其中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内容。

[板书]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材料引导]
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板书](2)主要内容: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归纳概括。

[板书](3)意义
[思维拓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板书]四、发展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引导提问]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怎样确立的?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归纳展示]
1.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板书]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具体法律体系的完善)
[探究活动]1.你能列举出一些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有关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吗?
[学生总结回答,老师归纳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2.讨论什么是“依法治国?你如何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学生总结回答,老师归纳]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人民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

二者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板书设计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背景
2.时间、地点
3.内容
4.评价:第一次、良好的开端
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十年大动乱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三、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在徘徊中前进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
(2)主要内容: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3)意义
四、发展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具体法律体系的完善)
教案点评
1.问题教学法,注重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注意讲解过程中的详与略,能做到适中。

3.结构完整、线索清晰。

如: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大转折——发展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