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企弯道超车与信息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杂志专访姚武:
弯道超车与信息化
调控形成了地产企业发展轨迹中的一个弯道,而一大批新秀房地产企业反而认为,弯道是超车的良机,在直道上很难追上的百强企业,因为部分公司离开或进行多元化操作,为新秀企业提供了实现超车的机会,趁这个时机赶紧修炼好内功。
在房地产信息化领域已深耕十多年,明源对行业的管理及发展趋势都深有研究。
明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姚武指出,“现在来看,房企往二三线城市或三四线城市下沉已是大势所趋,这就出现跨区域项目。
一旦跨区域做项目,就会出现很多管理死角,因此企业希望能快速沉淀和复制其管理理念。
”调控背景之下,房地产信息化已是迫在眉睫。
以下为观点地产新媒体对明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姚武先生的专访:
观点地产新媒体:您觉得,目前房地产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何?
姚武:这种认识和重视的程度是越来越高,尤其是新政之后,上半年地产公司对信息化及管理的提升上涨了2.5倍。
过去房地产的盈利能力主要靠土地的溢价,真正靠在土地上盖房子以运营能力赚钱的地产公司较少。
有数据统计,万科前几年土地溢价占盈利的一半,运营的利润占整个公司利润的一半。
所以,未来随着土地的溢价越来越少,地产公司对运营产生的利润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包括对周转率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所以在新政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关注内部的效率提升和潜力挖掘。
尤其是一批向百强冲刺的新秀企业,他们打出了“弯道超车”的概念。
这次调控形成了地产企业发展的一个弯道,而弯道恰恰又是比较容易超车的,在直道上很难追上万科、中海等百强企业,反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部分公司离开或进行多元化操作,给他们提供了实现超车的机会。
此次调控跟07年不一样,现在很多地产公司都有大量的现金,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好就离开了,但大部分留下来的还是愿意继续做地产的,他们反而认为现在是超车的良机,趁这个时机赶紧修炼好内功。
观点地产新媒体:具体来看,目前房地产信息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哪些效果?
姚武:主要就是把一些管理好的方面固化下来,形成一套统一化的公司标准,给大家提供一些管理经验,使公司的管理得到标准化。
同时它给房企在全国各分公司管理体系的复制,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像龙湖通过这类标准化建设,把基础打好,往后在全国扩张后可借助系统三天内把管理体系建立起来。
我们把公司定位为一个“管理+IT”的企业,而不单单是一个软件企业,我们既卖管理也卖IT。
提升房地产公司的管理是我们的目标,信息化只是一个借助手段而已。
所以我们大部分的工作是帮助地产公司在运营流程上做梳理,使之优化,同时也对工作的标准化、模板化进行治理。
我们会针对不同的企业做流程的梳理,因为不同的企业在组织架构、流程、模式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异,我们就帮他量体裁衣地做一个管理组合,这样运作的效率会更高。
同时,把这套组合固化,在往后的管理上按照这些系统的设计去运作。
系统只是一个工具,现在难点不在系统上,而是在管理上,比如总部管什么,区域管什么,监控什么成果,这些是比较难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明源软件目前与哪些房产企业达成了合作?具体来说对他们的经营起到了哪些作用?
姚武:目前我们大概跟78家百强房企都有合作,例如万科、中海、金地等,合作时间有的长达十一年,有的也有四至五年。
不同的企业合作的内容不一样,有些公司只是做部门级效率的提升,有些则是做集团运营的管控,有些只是做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有些则是把它做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
这源于不同公司的取向,不同公司使用这套工具的目的不一样。
我们认为我们这套系统最好的价值点就是能让管理进行很好的梳理和沉淀,最后实现快速的复制。
在做大过程中不至于因人员的稀释,造成管理水平下降。
在这方面龙湖做得比较突出。
龙湖在四川本地做好后,并未马上考虑往外拓展,只是想到沉淀。
他们通过我们的帮忙做了系统化,把其管理信息进行沉淀,之后才开始往北京、华东等区域进行扩张,截至目前已拓展至接近10个省。
所以,吴亚军上市时说的三个核心竞争力,其中之一就是项目运营及快速复制能力,借助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复制。
观点地产新媒体:在调控背景下,明源对地产企业的管理有怎样的建议?
姚武:我们在新政之下有一个短、中、长期策略,同时也对产品做了适当的调整。
因为在不同的时期地产关注的视角会不一样,要提升的能力会不一样。
在新政之下我们提出“收麦子”这一短期策略,我们提炼了一套收入基于总货值的管理体系去帮助客户快速把麦子收到位,快速回收现金。
第二个就是要捂好钱袋子。
有了钱之后要考虑怎样体现运营的效率,包括前期预算的管控思想,以及项目运营管理,计划、成本、采购招投标管理等,做好内控,管好钱。
第三,长线来说,我们还是希望基于客户为中心,建立长期的产品策略、区域策略来选择合理的产品线和区域组合来规避风险。
来源:《观点》杂志2010.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