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分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分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验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2024年第07期
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一切为了健康,人人享有健康”。
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发展,60余年来累计向亚、非、拉、欧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3万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为推动全球卫生公平和可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
本届世界卫生大会就一系列卫生健康的重点议题做出了关键决定,包括批准世界卫生组织2025—2028年战略,即《第十四个工作总规划》,以应对气候变化、老龄化、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和科技进步等大趋势对健康的影响。
专家评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指出,中国政府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持续深化医改,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持续提升健康素养、着力增进全民健康有关情况。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不断增加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汇集优质资源,围绕重点人群,不断完善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健康科普系列丛书,持续发布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②不断净化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环境,加强多部门联动,广泛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加大对互联网不良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和处置;③不断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发挥好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的作用;④不断动员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继续推进健康县区和健康促进医院工作,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专家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表示,近年来,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由2012年的8.8%上升到2023年的29.7%,特别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提升幅度明显增大。
“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副司长沈海屏说。
强化政策协同。
坚持儿童优先的理念,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健全服务体系。
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优化全程服务。
开展孕产期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强化危重新生儿转诊救治,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措施,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专家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介绍,北京儿童医院加快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对新疆、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地的4家医院给予支持。
我国有近1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每年因为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其中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超13%。
然而,慢阻肺的公众知晓率还不足10%,仅有约3%的慢阻肺患者知道自己患病,慢阻肺防、诊、治不足局面严峻。
作为我国致死率排名前列的三大疾病之一,慢阻肺并没有获得与其致命性相对等的大众认知度和基础医疗条件。
公众甚至是基层医护人员对慢阻肺普遍缺乏了解,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没有配备诊疗慢阻肺的相關医疗设备。
专家评钟南山院士强调,将慢阻肺纳入国家疾病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助力提升基层医疗诊疗水平,让基层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尽早控制疾病进展;另一方面,基层诊疗条件提升后,患者的双向转诊流程也会随之通畅,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管理好疾病,那么慢阻肺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也能够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