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物理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物理第四次模拟考试
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 )
A .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B .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C .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 .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2.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关于轿车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B .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保证安全
C .车上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发生撞击时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D .汽车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保养,给有关部件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部件间的摩擦
3.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
B .物体的温度
C .物体所处的高度
D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
A .泥鳅身上的黏液
B .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 .斑马身上的条纹
D .蛇身上的粗糙鳞片
5.由速度公式v =s t
,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 )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6.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所反映的原理,对发电机的发现有直接影响的是 ............... ( )
7.粗细均匀的电热丝放入水中,通电10分钟水开始沸腾,若将电热丝对折后并联放入同一壶
水中,通电到水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
A.2.5分钟B.5分钟C.20分钟D.40分钟
8.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用湿手插电源插头
B.洗衣机的电源插头采用的是三线插头
C.雷雨天在空旷的场地上撑着金属杆雨伞行走
D.将许多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同一插排上同时工作
9.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电灯L1、L2都可以亮的电路是.......................................... ()
10.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
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
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11.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
的作用好像一架()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水中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日偏食(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莲庄的长廊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3.一个人向南站在太阳光底下,影子在他的右侧,这个时候()
A.下午 B、正午 C、夜晚 D、上午.
14.“……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
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15.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 B.实验; C.分析与论证 ; D.评估.
二、填空题
16.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小明同学对此产生了疑惑,他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 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m的轻质杠杆.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 (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lcm,也需要年(1年约为l04小时).小明据此指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17.小敏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小金属块的密度,天平和量筒的示数如图6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
18.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_____极。
(选填“N”或“S”)。
19.(3分)小明家安装了新的感应式电能表,一个月后此表的面板如图所示,这个月他家用
电 kW·h,电能表的转盘转过了圈,小明家最多能接入总功率为 W的用电器.20.一个家用电能表的盘上标有“3000revs/kW·h”字样,它表示。
若用这个电能表测
某用电器的功率时,转盘在3min内转了15转,则电流所做的功是 J。
这个用电器的功率
是 W。
21.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
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为℃。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方向观察(“A”、“B”或“C”),这是利用。
22.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导致了近视。
三、简答题
23.小明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侧,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四、作图题
24.(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所对应的力臂l.
(2)根据图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3)从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中选择两个器材,在图丙中的空缺处填入它们的符号,使两个相同灯泡都能发光.(画出一种)
五、实验探究
25.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铜块的质量,当把铜块放到天平左盘中,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g。
(2)将该铜块放到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体积为 cm3。
26.(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
(1)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由伏特表和安培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U-I关系图像。
根据图像分析,可计算出电阻R= Ω
(2)断开S2,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丙的U-I关系图像。
由图像分析,当伏特表示数为2V时,灯泡L的电阻R L=___Ω若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的额定电功率为 W
(3)闭合S1、S2和S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伏特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是_A
(4)兴趣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后,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电阻R 中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结论二:电灯L 中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
你认为这两个结论是否正确?结论一 结论二 (填“正确”或“不正确”)
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
六、论述计算题
27.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弹簧秤示数为G ,把物体没入甲液体中时,弹簧秤示数为G 3
;把物体没入乙液体中,弹簧秤示数为G 4
,则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28.已知电阻R 1=20Ω,它和未知电阻R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电流为0.2A ,它和R 2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中,总电流为0.8A 。
求(1)未知电阻R 2的值(2)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对R 2所做的功之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A
2.
B
3.
B
4.
A
5.
B
6.
B
7.
A
8.
B
9.
C
10.
B
11.
解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所以物镜的作用好像一
架照相机。
C
12.
C
13.
D
14.
D
15.
A
二、填空题
16.
6×10236×104
17.
27,10,2.7×103
18.
N
19.
125.0(1分) 2.5×105(1分) 4.4×103(1分)
20.
1.8×104 100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
21.
35~42 0.1 A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或放大镜的原
22.
前实
三、简答题
23.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立的,左右是相反的。
观察到像在视野左侧,则一定是物偏像右侧,应把物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测物体时如何调整像的位置,不仅理论上要分析清楚,还要多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才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把物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
四、作图题
24.
(6分)
(1)如图:
(2)如图:
(3)如图:
五、实验探究
25.
(1)89 (2)10
26.
(1)10Ω(1分)
(2)10Ω(1分)0.875 W(0.875 W到0.9 W之间均可)(1分)
(3)0.4A(1分)
(4)结论一:正确(1分)结论二:不正确(1分)
理由: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但电灯的电阻由于灯丝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2分)
六、论述计算题
27.
解:浸入水中时:F浮1=G-G
3=
2G
3
即:ρ甲gV =23
×ρ物gV ......................................................................................... ① ∴ρ物=23ρ水=23
×1.0×103kg/m 3≈0.67×103kg/m 3 浸入另一液体中时:F 浮2=G -G 4=3G 4
即:ρ乙gV =34
×ρ物gV ......................................................................................... ② ①②得:ρ甲 ρ乙=2334
=89
28.
解:⑴由题意得:U R 1+R 2 =0.2A U R 1+U R 2
=0.8A 解得:R 2=20Ω U =8V
⑵串联时:P 2串=I 2R 2=0.2A ×20Ω=0.8W
并联时:P 2并=U 2R 2=(8V )220Ω
=3.2W ∴W 1W 2=P 2串t P 2并t =0.8W 3.2W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