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
第一篇: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对食品和微生物的存在与否及种类和数量的验证。

众所周知,在生物科学中,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它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要学习好微生物检验,必须具有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要了解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熟悉各种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各种致病菌、霉菌和病毒的检验程序。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可按图1的程序图进行,此图对各类食品各项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一、检验前准备
(1)准备好所需的各种仪器,如冰箱、恒温水浴箱、显微镜等。

(2)各种玻璃仪器,如吸管、平皿、广口瓶、试管等均需刷洗干净(121℃20min)或干法(160℃一170℃,2h)灭菌,冷却后送无菌室备用
(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药品,做好普通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根据需要分装试管或灭菌后倾注平板或保存在46℃的水浴中或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

(4)无菌室灭菌;如用紫外灯法灭菌,时间不应少于45mln,关灯半小时后方可进入工作;如用超净工作台,需提前半小时开机。

必要时进行无菌室的空气检验,把琼脂平板暴露在空气中15min,培养后每个平板上不得超过15个菌落。

(5)检验人员的工作衣、帽、鞋、口罩等灭菌后备用。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实验没完成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

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在食品的检验中,样品的采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这就要求检验入员不但要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
而且要了解食品加工的批号、原料的来源、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以及销售入员的责任心和卫生知识水平等。

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

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

样品的种类不同,采样的数量及采样的方法也不一样。

但是,一切样品的采集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所取的样品能够代表食物的所有成分。

如果采集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淮确,其结果也毫无价值,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取样及样品处理是任何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来说,实验室收到的样品是否具代表性及其状态如何是关键问题。

如果取样没有代表性或对样品的处理不当,得出的检验结果可能毫无意义。

如果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食品的质量或一起食物中毒的性质,那么设计一种科学的取样方案及采取正确的样品制备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取样方案
采用什么样的取样方案主要取决于检验的目的.例如用一般的食品的卫生学微生物检验去判定一批食品合格与否;查找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鉴定畜禽产品中是否含有人兽共患病原体等等。

目的不同,取样方案也不同。

1.食品卫生学微生物检验的取样方案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取样方案多种多样,如一批产品采若干个样后混合在一起检验,按百分比抽样;按食品的危害程度不同抽样;按数理统计的方法决定抽样个数等等。

不管采取何种方案,对抽样代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

最好对整批产品的单位包装进行编号,实行随机抽样。

下而列举当今世界上较为常见的几种取样方案。

(1)ICMSF的取样方案
国际食品微生物规范委员会(简称IcMSF)的取样方案是依据事先给食品进行的危
害程度划分来确定的,将所有食品分成三种危害度,I类危害:老人和婴幼儿食品及在食用前可能会增加危害的食品5E类危害:立即食
用的食品,在食用前危害基本不变5a 类危害:食用前经加热处理,危害减小的食品。

另外,将检验指标对食品卫生的重要程度分成一般、中等和严重三档,根据以上危害度的分类,又将取样方案分成二级法和三级法。

①二级法:设定取样数n,指标值m,超过指标值m的样品数为c,只要c>o,就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

⑧三级法:设定取样数n,指标值m,附加指标值M,介于m与M之间的样品数c。

只要有一个样品值超过M或C规定的数就判整批产品不合格。

具体使用方法见表1。

(2)美国FDA的取样方案
食R9D药品管理局(FDA)的取样方案与IcM5F的取样方案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严重指标苗所取的15、30、60个样可以分别混合,混合的样品量最大不超过375g。

也就是说所取的样品每个为100g,从中取出25g,然后将15个25g混合成一个375g样品,混匀后再取258作为试样检验,剩余样品妥善保存备用。

(3)世界粮农组织(FAo)规定的食品微生物质量
1979年版FA()食品与营养报告中的食品质量控制手吩的微生物学分析中列举了各种食品的微生物限量标准,由于是按ICMsF的取样方案判定的,所以在此引用,见表2。

2.食物中毒微生物检验的取样
当怀疑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及时收集可疑中毒源食品或餐具物、粪便或血液等。

3.人畜共用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取样
当怀疑某一动物产品可能带有入兽共患病病原体时,应结合知识,采取病原体最集中、最易检出的组织或体液送实验室检验。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
按照上述采样方案,能采取最小包装的食品就采取完整包装按无菌操作进行。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
①液体食品,充分混匀,用无菌操作开启包装菌盛样容器。

②固体样品,大块整体食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
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

④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块上锯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盛样容器。

②④所述食品取样还应注意检验目的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探部样品。

⑤生产工序监测采样: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
a.车间用水:自来水样从车间各水龙头上采取冷却水;汤料等从车间容器不同部位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

b.车间台面、用具及加工人员手的卫生监测:用5cmz孔无菌采样板及5支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若所采表面干燥,则用无菌稀释液湿润棉签后擦拭,若表面有水,则用下棉签擦拭,擦拭后立即将棉签头用无菌剪刀剪入盛样容器。

c.车间空气采样:育接沉降法。

将5个直径90mm的普通营养琼脂乎板分别置于车间的四角和中部,打开乎皿盖5min,然后盖盖送检。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应在无菌室内进行,若是冷冻样品必须事先在原容器中解冻2℃一5C不超过18h或45℃不超过15min。

一般固体食品的样品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捣碎均质方法
将100g或100g以上样品剪碎混匀,从中取25g放入带225mI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杯中8000r/min一10000r/min均质1min一2mm,这是对大部分食品样品都适用的办法。

2.剪碎振摇法
将100g或100g以上样品剪碎混匀,从中取25g进一步剪碎,放入带有225mL稀释液和适量45mm左右玻璃珠的稀释瓶中,盖紧瓶盖,用力快速振摇50次,振幅不小于40cm。

3.研磨法
将100g或100g以上样品剪碎混匀,取25g放入无菌乳钵充分
研磨后再放入带有225mI无菌稀释液的稀释瓶中,盖紧盖后充分摇匀。

4.整粒振摇法
有完整自然保护膜的颖粒状样品(如蒜瓣、青豆等)可以直接称取25s整粒样品入带有225mL无菌稀释液和适量玻璃珠的无菌稀释瓶中,盖紧瓶盖,用力快速振摇50次,振幅在40cm以上。

冻蒜瓣样品若剪碎或均质,由于大蒜素的杀菌作用,所得结果大大低于实际水平。

5.胃蠕动均质法
这是国外使用的一种新型的均质样品的方法,将一定量的样品和稀释液放入无菌均质袋中,开机均质。

均质器有一个长方形金属盒,其旁安有金属叶板,可打击塑树袋,金属M L板由恒速马达带动,作前后移动而撞碎样品。

三、样品的送检与检验
(1)采集好的样品应及时送到食品微生物检验室,越快越好,一般不应超过3h,如果路途遥远,可将不需冷冻的样品保持在1℃一5℃的环境中,勿使冻结,以免细菌遭受破坏;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则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箱内有干冰可维持在0℃以下),应防止反复冰凉和溶解。

(2]样品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入员参考。

(3)检验人员接到送检单后,应立即登记,填写序号,并按检验要求放在冰箱或冰盒中,并积极准备条件进行检验。

(4)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必须备有专用冰箱存放样品,一般阳性样品发出报告后3d(持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方能处理样品;进口食品的阳性样品,需保存六个月方能处理,每种指标都有一种或几种检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食品、不同的检验目的来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

本书重点介绍的是通常所用的常规检验方法,主要参考现行国家标准。

但除了国标外,国内尚有行业标准(如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国外尚有国际标准(如FAo标准、wHo标准等)和每个食品进口因的标准(如美国FDA标准h日本厚生省标准、欧共体标准等)。

总之应根据食品的消费去向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

五、结果报告
样品检验完毕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报告单,签名后送主管人核章,以示生效,并立即交给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处理。

第五节食品微生物检验染色法
微生物中细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体,必须通过染色的方法,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并且还可以通过染色的方法鉴别革兰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古长有鞭毛、周毛、荚膜和芽孢等。

第二篇: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
1.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
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

2.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1)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g[1ml或1cm2(表面积)]检样中
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2)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3)致病菌:即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

3.ICMSF取样方案:A.三级法用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B.二级法用做致病菌。

根据食品危害程度和指标严重程度划
分。

4.美国FDA取样方案P69自已画图
5.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

要准确区分。

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
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样.6.食品常用的采样方法:(1)液体食品:充分混匀,用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盛样容
器。

(2)半固体食品:用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

(3)固体样品:大块整体食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4)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快上锯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品应用
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器(5)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深部样品。

7.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所采集的样品再进行分取、粉碎以及混匀等过程。

制备的方法可以根据被检食品的性状和检验要求,采取剪碎振摇法、捣碎均质法、胃蠕动均质法、研磨法等。

8.检样处理:25+225 做成一个均匀的1:10的10倍递增稀释液。

9.菌落总数的测定:自已画示意图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水样
做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度
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到灭菌平皿内
每个平皿内加入45摄氏度左右的适量琼脂
(36+-1)摄氏度(24+-1)h
菌落计数
报告
10.大肠菌群的检验:自已画示意图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1)检样的处理(2)初发酵(3)分离培养(4)证实实验(5)报告:查MPN表
11.致病菌的检验:自已画示意图
(1)沙门氏菌的检验: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A.增菌: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

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

B选择性增菌C分离D生化实验E血清学检验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A检样的处理B增菌C分离培养D证实实验
第三篇: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
按照上述采样方案,能采取最小包装的样品就采取完整包装,必须拆包装取样的应按无菌操作进行。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 1.液体样品:充分混匀,
以无菌操作开启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容器。

2半固体样品:以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

3.固体食品:大块整体食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

若为检验食品的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为检验食品品质的情况,应从深部取样。

4.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块上举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容器。

固体食品和冷冻食品的取样还应注意检验目的,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深部样品。

5.生产工序监测
(1)车间用水。

自来水样从车间各水龙头上采取冷却水;汤料等从车间容器不同部位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

(2)车间台面、用具及加工人员手的卫生监测。

用5cm2孔无菌采样板及5支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

若所采表面干燥,则用无菌稀释液润湿棉签后擦拭;若表面有水,则用干棉签擦拭,擦拭后立即将棉签头用无菌剪刀剪入盛样容器。

(3)车间空气采样。

直接降尘法。

将5个直径90m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分别置于车间的四角和中部,打开平皿盖5min,然后盖盖送检。

第四篇:微生物检验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报告目录
1.验证目的
2.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
2.1验证小组
2.2职责分工
3.验证程序
4.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
1.验证目的确认所采用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合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 2.1验证小组
组长:分析中心主任
小组成员:GMP()、微生物室()、质量管理部()2.2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验证期间各部门的协调及整个验证过程的具体实施。

分析中心(微生物室):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确保验证过程能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对各种验证资料(验证结果)应及时交与GMP组相关人员整理。

GMP组:负责验证方案的编写规范;负责各种验证资料(检查结果)的收集整理及结果的审核;审查验证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

质量管理部:参与验证方案的编制;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批准;负责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环境进行检测;负责验证文件的管理。

3.验证内容
3.1品种:XXXX口服溶液;批号:。

3.2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中国药典》2005年版)。

3.3计数方法的验证 3.3.1 验证试验用菌种:
验证试验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26 003〕
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 003〕
c.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
d.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 001〕
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00 3.3.2菌液制备:
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肉汤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经23~28℃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经23~28℃培养5~7天的黑曲霉斜面培养物,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3~5ml,洗下孢子,转移至另一空管,标准比浊管比浊后,取1ml加入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4约为50~100cfu/ml备用。

3.3.3 供试液制备
吸取样品10 ml,加0.1%蛋白胨水氯化钠稀释液90ml浓度均为1:10供试液,分别人工污染上述5种代表试验菌株。

3.3.4培养基稀释法
采用加0.5 ml、0.2 ml、0.1 ml /皿供试液,再加15~20 ml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细菌计数,测定回收率。

结果见表:
3.3.5回收率测定:
(1)试验组: 分别取不同品种的1:10供试液1ml、50~100个/ ml 试验菌株同时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小时观察结果。

薄膜过滤法以最后一次的冲洗液加入试验菌.(2)活菌组测定每一菌株的试验菌数(3)供试液对照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4)稀释剂对照组 3.6结果
菌落计数结果、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的验证结果按表1、2和表3填写。

表1菌落计数(cfu/ml)
实验次数2
3金黄色葡萄球菌
10-5 94、90 80、74 153、150
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 10-5 130、8045、23 78、77
10-5 73、72 128、108 73、7
4黑曲霉 10-4 110、90 110、120 110、100
大肠埃希菌
10-7 14、15 54、34 30、27
检查人:日期:
表2XXXX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常规法)
实验次数2 3结论:
(1)采用常规方法检验XXXX口服溶液溶液供试品,人工污染5株代表菌株,该供试品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可采用常规方法检验。

人工染菌回收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0.02 29.2 抑菌
71.4 29.4 抑菌
81.1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大肠埃希菌
100.0 100.0 100.0
(2)XXXX口服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供试品回收率为0.02~29.2%,均低于70%。

检查人:日期:
表3XXXX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培养基稀释法(1ml 加2个平皿)]
实验次数
2结论: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供试品对人工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

回收率达到70%以上。

因此,培养基稀释法(0.5ml/皿)可用于XXXX口服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人工染菌回收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
80.7 91.4枯草杆菌 100.0 100.0
检查人:日期: 3.7结论
根据验证试验结果,确定XXXX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为细菌数测定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5ml/皿)测定,霉菌数可采用常规法测定。

检查人:日期: 3.4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3.4.1 验证试验用菌种:
验证试验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 102〕
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 003〕
c.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CMCC(B)50 094〕
d.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 104〕
e.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 941〕 3.4.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3.4.3 供试液制备
吸取样品10 ml,加0.1%蛋白胨水氯化钠稀释液90ml浓度均为1:10供试液,分别人工污染上述5种代表试验菌株。

3.4.4验证方法
(1)试验组: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中,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过滤后,注入增菌培养基或取出滤膜接入增菌培养基中
(2)阴性菌对照组
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专属性。

方法同试验组,验证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大肠埃希菌。

阴性对照菌不得检出。

3.4.6结果
试验组检出控制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

检查人:日期: 3.4.7结论
根据验证试验结果,确定XXXX口服溶液的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
规法测定。

检查人:日期:
第五篇:微生物检验
鄂州市中心医院外出进修人员回院考核试卷
姓名进修专业微生物检验分数
一、选择题(2’×25)请在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细菌中,引起菌痢症状最轻的是()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E 以上都不对 2.引起肠道感染,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有()A 3种类型 B 4种类型 C 5种类型 D 6种类型 E 7种类型 3.军团病首先在哪个国家暴发()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E 南非 4.有关微生物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成为病原微生物 B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C 真菌具有核膜和核仁D 细菌的染色体裸露的环状DNA E 以上都是
5.微生物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A 经验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B 经验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C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D 经验时期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E 以上都不是
6.细菌染色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为()A 抗酸染色 B 革兰染色 C 单染色 D 鞭毛染色 E 荚膜染色
7.有关革兰染色的原理,哪项是不正确的()A C+菌细胞壁致密,乙醇不易透入 B C-菌细胞的肽聚糖层很厚C 胞内结晶紫—碘复合物可因乙醇溶解析出而脱色D C+菌所带负电荷比C-菌多E C+菌细胞壁有破损时,可转为C-
8.检查青霉素皮肤过敏反应是()A Ⅰ型超敏反应B Ⅱ型超敏反应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E Ⅲ和Ⅳ型超敏反应
9.在志贺菌中,其中一个血清群的菌落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诊断血清中同时含有Ⅰ相和Ⅱ相抗血清,这个血清群是()A A群 B B群C C群 D D群 E 以上都不对 10.不耐热性肠毒素的检测方法有()A 兔肠段结扎法、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Elek法B 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鲎试验、Elek法 C Elek法、兔肠段结扎法、乳鼠灌胃法
D 鲎试验、兔肠段结扎法、乳鼠灌胃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