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镇静催眠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焦虑作用——杏仁核和海马内的受体
镇静催眠作用——脑干核内的受体
GABAA受体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为配体-门 控性Cl-通道,其周围含有5个结合位点(GABA、 BZ、巴比妥、印防己毒素、乙醇)
GABA
苯二氮卓类
GABA识别部位 巴比妥类
NREMS 第2期 NREMS 第4期(SWS):夜惊,夜游 症
作用特点
(1)有效 等效剂量小(2.5~5 mg) (2)安全 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致死量较
高,超大剂量不麻醉 (3)停药 对REMS影响小,反跳轻微,不易
致停药困难(难入睡等依赖性) (4)无肝药酶诱导作用 (5)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
*巴比妥类 此期,可减少做梦,但停药可致反 跳,致梦魇及夜间疾病发生率 。
药物作用:缩短入睡时间, 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苯二氮卓类: NREMS 第2期 SWS
*地西泮 SWS第4期, 夜惊和夜游症
苯巴比妥类: REMS,久用停药反跳,致焦虑、失眠、多梦 SWS
药物分类及特点:
1. 苯二氮卓类 安全性较高,即使大剂量也不会出现麻醉和中枢麻痹
(1)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肌肉僵直 (2)可缓解局部关节病变、腰肌劳损、内窥镜检查等所致
的肌肉痉挛 (3)加强全麻药肌松作用 机制:小剂量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γ神经元的易化作
用;大剂量增强脊髓神经元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 反射
中枢性与外周肌肉松弛
中枢肌松作用
正常人:安静、活动↓、淡漠、嗜睡。
外周肌松作用
(3)可诱发癫痫大发作,癫病史禁用
部位 中枢 阻断M受体→呼吸道、唾液、胃液分泌↓,缓解痉挛
新型药物;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外周
(5)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
脑电图出现高幅慢波
受体 GABA超分子复合物 无镇痛作用,可增强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
氯丙嗪+异丙嗪+普鲁卡因→冬眠合剂4号
N2
⑵ 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
:用药<2周,或交替使用
3.抗惊厥、抗癫痫
抑制脑内癫痫病灶异常放电扩散的作用,与增 强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突触传递功能有关
(1)抗惊厥: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 和药物中毒性惊厥
(2)抗癫痫: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iv 癫痫其他类型:硝西泮、氯硝西泮
4.中枢肌松作用
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可缓解动物的去大脑僵直,或人 类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 特点:发挥肌肉松弛作用时不影响正常活动
REMS 20~30min
一、非快动眼睡眠时相(NREMS) 脑电图出现高幅慢波 入睡程序:1 2 3 4期 1期:波低,频率块 2期:纺锤波(α波) 3期:波辐增高,频率变慢 4期:辐最高,频率最慢 此后,进入REMS
NREMS的生理意义:
此时相生长激素明显升高, 其对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 有利
2. 巴比妥类 与苯二卓类相比安全性较差。
3. 其它类
水合氯醛目前虽仍应用,但较少应用。新型药物;佐 匹克隆,扎来普隆
① 剂量 : 小→中→较大→大→中毒
药物作用特点
作用 : 镇静 睡眠 抗惊厥 麻醉 呼吸肌麻痹
② 长期 、反复使用→耐受性和依赖性
第一节: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BZ或BDZ)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临床应用 肌痉挛,腰肌劳损 肝药酶抑制剂 西咪替丁抑制其代谢,CL↓,t1/2延长
地西泮(Diazepam,安定)
外科手术
5.其他作用(较大剂量)
(1)可引起短暂记忆缺失 (2)呼吸抑制作用 (3)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
二、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与作用于不同部位的 GABAA受体有关
正常生理睡眠时相
根据脑电和眼球运动可分为两相:
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S)
1 2 3 4期
(slow wave sleep,SWS,慢波睡眠)
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整夜两时相交替3~4次
NREME 90min
麻醉药理镇静催眠药
概念
镇静药:能消除烦躁,恢复平静情绪的药物 催眠药: 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 二者并无明显界限,随剂量增加,对CNS抑制的 程度加深,依次出现:抗焦虑、镇静、催眠、抗
惊厥、麻醉作用(仅巴比妥类) 中毒量抑制延髓生命中枢→呼吸麻痹→死亡 安定药:可消除焦虑、紧张而不明显抑制大脑皮 质的药物
作用 抑制脊髓多突触通路, 中剂量→催眠: 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
可↓麻醉药用量和不良反应 作用:镇静、抗焦虑、催眠和较弱的中枢性肌松作
抑制神经肌肉
骨骼肌张力降低 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多巴胺受体——镇吐作用
分布广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接头
作用强度 弱 强 抑制呃逆中枢→治疗顽固性呃逆
(1)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肌肉僵直 催眠量:对呼吸功能不全者(严重的肺气肿和哮喘)显著降低每分钟呼吸量和动脉血氧饱和量
二、快动眼睡眠(REMS)
又称快相睡眠,异相睡眠或快波睡眠 脑电为低辐快波,眼球快速运动(50~60次/分) 此时相与梦有关,又称“梦性睡眠” 此时相CNS及植物N系统活动活跃(心率 ,呼 吸快而不规则,Bp ,腺体分泌 ),常导致夜 间某些疾病发生(心绞痛,溃疡病)
REMS的生理意义:
*体内的各种代谢功能都明显增加以保证脑组织 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并有 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学习记忆 活定)
(1959年上市)
一、药理作用
1.抗焦虑作用
①小剂量(小于镇静量)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 能显著改善紧张、忧虑、失眠等症状
②可能作用机制:选择性边缘系统BDZ受体抑制 该系统中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发放 和传递
2.镇静催眠作用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减少觉醒次数
属1,4-苯并二氮卓的衍生物
激动剂:5位-苯环 R7位-吸电子基团 (Cl或NO2)
拮抗剂: 5位-酮基 4位-甲基 (氟马西尼)
R1,R2,R3及R2’取代基不同,获不同品种
分类: 长效类: t1/2>24h 地西泮、氯氮卓、氟西泮 中效类:t1/2:6-24h 硝西泮、艾司唑仑 短效类:t1/2<6h 三唑仑、奥沙西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