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二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神经症
概念: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 、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非精神病性的功能性 障碍。本病患者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基础和个性特 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的影响;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 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有求 治要求;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 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抑郁发作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有 以下特点:①幻觉妄想的内容与抑郁心境有一定的 联系;②症状往往出现在抑郁发作的极期;③症状 往往先于抑郁消失。
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
❖ 抑郁发作:【症状学标准】心境低落为主,并有下 列四项以上: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 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 过低或自责;⑤思维迟缓;⑥反复的自杀观念或行 为;⑦睡眠障碍;⑧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⑨ 性欲减退
【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 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符合以上标准2周以上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 碍
三、双相情感障碍 ❖ 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类型,发作间歇期精神活动
一般恢复正常,正常时期要长于发作期。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
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也不足以 达到轻度抑郁。 其发作形式: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 环性心境障碍:持久的心境不稳定,心境高涨或低落 反复交替,但程度均达不到躁狂和抑郁的诊断标准。 实质上更有可能是一种人格障碍 。 恶劣心境: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程度较轻,精神运 动性抑制表现较轻,无典型抑郁的生物性症状,从 无躁狂发作。原称“抑郁性神经症”。 混合状态: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 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 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 概念:是一组以妄想为突出临床特征的精神 病性障碍。妄想常持久,具有系统化倾向, 很少出现幻觉,也不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性症状。病前多具有偏执型人格。病程演进 较慢,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 并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临床表现:
1)场所恐惧症:高处、广场、密闭的环境、和 拥挤的公共场所。
2)社交恐惧症:如对异性、上司等的恐惧。 3)特定恐惧症:对某一具体物件、动物等有不
合理的恐惧。如蛇、狗、猫,鲜血、尖锐锋 利物品。
CCMD-3关于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1、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符合以下各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 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时有焦虑和植 物神经症状;③有反复和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患者知道这种恐惧过分的或不必要,但无 法控 2、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 出症状。 3、排除焦虑症、疑病症、精神分裂症。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 概念: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 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 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 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 状或转为慢性。包括双相障碍、躁狂症、抑 郁症等几个类型。
一、躁狂发作
❖ 临床症状:躁狂发作的“三高”症状:情感 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并可伴有“新 三高”症状:易激惹、兴趣增多、精力旺盛。 躁狂的精神病性症状多为夸大妄想,也可有 被害妄想,幻觉少见而且短暂。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知识(二) (心理咨询师基础 知识)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彭超英 手机: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概念: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病因)多起病 于青壮年(15-25岁 ),常缓慢起病(发病),具有 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 协调(症状)。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排除)。 病程多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病程及 转归)。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状态或基本痊愈状态。 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给他人造成 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符合以上标准1周以上。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的“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 活动减少。并可伴有“新三低”症状:悲观 绝望、兴趣下降或丧失、精力减退。严重抑 郁常见有“三自症状”,即自责、自罪、自 杀。
2、惊恐障碍的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四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
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 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 强烈的恐惧、焦虑即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感、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发作突然,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 能回忆。。
二、临床表现
多在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基本症状为强迫 观念、强迫行为。可以一种为主,也可几种症状兼 而有之。 (一)强迫观念 1、强迫思想:反复地想一些词或短句。常是病人所 厌恶的。如脑子里反复想“爸爸是儿子,妈妈是老 婆”。 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一些常见的事情、概念 或现象反复思考,自知无现实意义,但不能自控。 如患者反复思考:“人为什么要吃饺子?谁第一个 发明饺子的?是谁发明了做馅?
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两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 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
思维内容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
治疗:
1、行为疗法治疗恐惧症为首选。系统脱敏疗 法、暴露冲击疗法对恐惧症效果良好。
2、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 帕明对恐惧症有一定的疗效,SSRIS类氟西 汀、帕罗西汀可部分缓解恐惧症状。安定类、 心得安可缓解焦虑症状。
二、焦虑症
❖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焦虑症,以广泛和 持久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 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 性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与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患病率为 1.48%,广泛性焦虑症大多起病于20-40岁, 而惊恐发作多发生于16-20岁。
❖ 3、觉醒度提高 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出现惊 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干扰。有的 病人能体会到自身肌肉的跳动、血管的搏动 、胃肠道的蠕动。
(二)惊恐障碍(惊恐发作)
❖ 无特殊恐惧性对象时突如其来的惊恐体 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症状。通常起病急,终止快,一般 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一个小时,但可突 然再发。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晰、高度警觉 ,发作后仍心有余悸。
(一)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
1、精神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 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 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心。如无 具体对象,只是一种不安的强烈的内心体验, 称为自由浮动式焦虑。如担心的是现实中可 能发生的事情,但与现实又极不相称,称为 预期焦虑。
❖ 2、躯体焦虑 表现为运动不安和多种躯体症 状。运动不安: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 地来回走动,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可有肌 肉震颤。躯体症状:胸骨后的压缩感是焦虑 的一个常见表现,常伴有气短。肌肉紧张: 严重时可见胸、颈、肩背部肌肉酸痛,紧张 性头痛也很常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动 过速、口干、便秘、腹泻、出汗等。
❖ 其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 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和复发性躁狂症。
CCMD—3躁狂症诊断标准
❖ 躁狂发作:【症状学标准】心境高涨或易激惹,并 有下列三项以上: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② 言语增多;③思维奔逸;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活动增多;⑥鲁莽行为;⑦睡眠需要障 碍;⑧性欲亢进
❖ 概念:是包括一组具有下列共同特点的精神障碍: ①起病急骤,一般在2周内急性起病;②精神病性 症状为主,包括片断妄想、幻觉,多种妄想、幻觉, 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或紧张症;③多数病人可在23个月内缓解或基本缓解。
❖ 如旅途性精神病。病程不超过一个月,临床可诊断 为分裂样精神病。
❖ 治疗:对症处理,预后较好。
❖ 紧张型:发生率少见,起病年龄中青年,起 病形式急,症状以紧张综合征为主,交替出 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预后较好,多 数可痊愈。
❖ 单纯型:发生率较少,起病年龄为青少年期, 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早期表现“类神经衰 弱”症状 ,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
性格改变,生活懒散,思维贫乏,情感淡漠, 意志缺乏。预后差,难以治愈,导致精神衰 退。
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症、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缺损或无法进 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一个月, 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 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 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 能诊断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恰当的认知方式:
抑郁情绪:对自己、对世界、对前途的负性认 识。
焦虑症: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现实。
惊恐发作:灾难化地解释自己的躯体或心理体 验。
强迫症:希望将一切事情的发展都控制在自己 的手中。
恐惧症:希望任何环境都绝对的安全。 疑病症:认为自己的身体应该绝对的健康。
❖ 一、恐怖症
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 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 表现的神经症。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 经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 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致 极力回避,影响正常活动。多数病程迁延, 有慢性化发展趋势。患病率为0.59%,发病 率女性高于男性,25-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病 率最高。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 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是一组功能性而非器质型的障碍具有精神和 躯体两方面的症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 础但非人格障碍;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 相;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 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自知力充分。
❖ 其发作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症状抑 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
❖ 抑郁的生物性症状:主要有:①早醒,一般比平时 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②食欲减退与体 重下降;③性欲减退;④便秘;⑤抑郁心境具有晨 重夜轻的节律改变。尤以早醒和情绪低落的节律改 变具有特征性。
❖ 抑郁性木僵:严重的抑郁状态,精神运动性抑制的 严重表现形式。患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但 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反应,如对安慰表现出眼神抑 郁甚至落泪。
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
❖ 青春型:发生率较低,25岁以下,青春期多见。起 病形式急,病情进展快,多在2周之内达到高峰。 症状以情感改变为突出表现,表现青春期兴奋、情 感肤浅不协调,思维破裂、行为幼稚愚蠢。行为不 可预测,缺乏目的。病情发展快,预后差。
❖ 偏执型:发生率最常见,起病年龄较晚,多在30岁 以后,起病形式较急,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预后 较好,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人格改变和精神衰 退。
临床表现:
1、被害妄想往往与诉讼妄想相伴随。2、 钟情妄想多见于未婚中年女性。3、嫉妒妄想 多见于男性。
诊断 : 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 固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主要表现被害、 嫉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社会功能 受损,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并排除相关疾病即 可诊断。
三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3)病人因难以忍受却又无法解脱,因而感到痛苦。 (4)一个月至少有三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发作后继发
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三、强迫性障碍(又称强迫症)
❖ 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其 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 冲突使病人感到强烈痛苦。病人可体验到观念和冲 突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 但无法控制。强迫症状严重或伴有强迫人格特征者 预后较差。此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左右,患病率 为0.3‰,男女患病率相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