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的分析
张瑞林;闫冬梅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荣军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方法:
对122例长期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荣军患者进行心电图普查,按照服用抗精
神病药物的种类分为氯氮平组(54例)、氯丙嗪组(12例)、利培酮组(18例)和氯氮
平联合用药组(38例);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40岁组(18例)、41~50岁组(40例)、51~60岁组(40例)和>60岁组(28例);按照患者的服药年限分为2~10年组(10例)、11~20年组(10例)21~30年组(72例)和>30年组(18例)。
对以上各组患者
的心电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22例荣军患者心电图异常44例(36.07%),其中窦性心律失常22例(50%),同时发现氯氮平组患者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最高;
患者年龄对心电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率越高;患者的服药年限及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但服药年限≤10年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偏高。
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荣军
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心电图。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6(028)008
【总页数】3页(P21-23)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异常
【作者】张瑞林;闫冬梅
【作者单位】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医院,山西晋中 030800;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
医院,山西晋中 03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4;R540.4+1
康宁医院是隶属于民政系统的优抚事业单位,自建院以来,收治部队复转精神病患者。
他们在这里常年累月地吃住,长期规律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而抗精神病药物对其心电图的影响是肯定的,据文献报道心电图的改变在30% ~80%[1]。
本
文针对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长
期服用这些药物对荣军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协助临床医师更安全地使用这些药物,医护人员更好地为荣军患者服务。
1.1 对象选取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医院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男性荣军患者。
入组标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心电
图正常,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及其它严重躯体疾病史。
符合入组标准的有122例,服抗精神病药物药时间2~43年,平均(22.57±8.48)年;年龄30~75岁,平
均(50.51±10.22)岁。
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自制量表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年限、服药名称、心电图等。
1.2.2 对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荣军患者普查心电图,采取仰卧位,使
用深圳理邦SE-1200 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描记。
其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参照陈
新主编的《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2],由专业心电图主治医师进行分析和诊断。
1.2.3 分组情况按服药种类将患者分为氯氮平组(54例)、氯丙嗪组(12例)、利培酮组(18例)、氯氮平联合用药组(38例);按患者年龄分为≤40岁组(18例)、41~50岁组(40例)、51~60岁组(40例)和>60岁组(28
例);按服药年限分为2~10年组(10例)、11~20年组(10例)、21~30
年组(72例)和>30年组(18例)。
1.2.4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
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统计方法主要采用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律失常占首位22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4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例),而且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是由单一使用氯氮平所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由利培酮所引起。
期前收缩6例,传导阻滞8例,ST-T异常较少,见表1。
2.2 122名患者中,单一使用氯氮平的患者54例,氯氮平联合用药组患者38例,共92例,占75.41%。
氯氮平组、氯丙嗪组、利培酮组、氯氮平联合用药组患者
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0.74%、33.33%、55.56%、21.05%,但未发现不同药
物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发现不同年龄段对心电图的影响有
统计学意义(P= 0.027<0.05,x2=9.139),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率越高,特别是>60岁的老年患者,见表3。
2.4 服药年限对心电图的影响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但服药年限≤10年的荣军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偏高,见表4。
不论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还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不论是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不论是治疗剂量,还是维持剂量,均可引起心电图的异常,以往文献报道一般有30% ~80%的心电图改变[1]。
本调查显示心
电图异常率36.07%,略偏低,可能与患者为长期住院患者,剂量多为维持剂量有关。
本调查虽未发现不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但利培酮组引起的心电图异常率最高,其次是氯氮平组。
心电图异常主以窦性心律失常最多22例,占
50%,这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的结果一致[3-6]。
其中氯氮平组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明显高于其它药物,可能是该药物能拮抗乙酰胆碱受体、抑制迷走神经,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7],最终导致心肌缺血,T波改变;利培酮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明显高于其它药物,可能是由于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也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α1肾上腺素受体而具有镇静效应,卧床时间增多,当安静卧床或处于卧位时,可使心迷走中枢处于主导地位,反射性地致心率减慢[8]。
本调查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异常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特别是>60岁老年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越高,可能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
增大而逐步衰退[9],自身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或潜在的与年龄相关的心血管隐患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老年患者用药一定要谨慎。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不随服药年限增长而增高,而是≤10年心电图异常率高于10年以上,可能是患者正处于维持剂量的初始阶段剂量偏大或者是与本调查中≤10年的荣军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为氯氮平、利培酮有关。
总之,抗精神病药物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师,面对一群主诉不清楚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由于本调查全部为男性患者以及存在单一和联合用药,故不能说明心电图异常与性别、药物剂量大小的关系,再加上样本量较小,故所得观点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关文献】
[1]孟庆玲,张德亮.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心电图的影响[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217.
[2]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0.
[3]陈敏.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的分析[J].四川精神医学,1996,9(1):51.
[4]王桂丽,付培鑫,昂正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
17(12):764-765.
[5] Aichhom W,Whitworth AB,Weiss EM,et al.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is there evidence for sex differences in pharmacokinetic and adverse effect profiles?[J].Drug Saf,2006,29(7): 587-98.
[6]张志彬,刘玉厚,李宜翠.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的相关分析[J].中国药师,2004,7(5):377.
[7]应文琦,刘雪君.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7,47(33):96.
[8]黄丽芬.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J].实用心电图杂志,2010,19(3):238-240.
[9]陈朋月,金霞芳,李岗,等.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的大样本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