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
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他们有叛逆性、不稳定性等心理特点,这
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家长在忙完一周的工作后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放松身心,而初中生在完成一周的
学业后周末还会有海量的家庭作业等待着他们,真正属于初中生放松身心的时间
少之又少,在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部分学生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家庭因素
引言: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处事态度、
行事风格、人际交流等都会对孩子造成深远影响。
对于家庭来说良好的教育方式
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但是不良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影
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所以父母在重视初中生学业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
健康,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也是人生中相对比较叛逆的阶段。
对生活中的初中
生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够发现他们有的性格开朗,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做到激流勇进、迎难而上,但是有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却是情绪不稳定、心理状态较差的情况。
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比较矛盾,首先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可以将事物的
本质从整体中剥离出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其次初中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矛
盾阶段,他们的情绪活动往往比较极端同时转变较为迅速,他们没有办法很好的
控制和驾驭自己;最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飞速发展都对
他们造成一定冲击[1]。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处于不稳定阶段,多重因素对他们
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何通过家庭因素引导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每位家长
都要思考的问题。
二、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因素
1.
家庭结构的影响
家庭结构即家庭的组成形式和家庭成员的整体情况,例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等等,家庭结构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
就现在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孩子普遍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做不到为他人着想。
除此之外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造成他们的独立性较差,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上都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感,所以他们当他们离开父母时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无所适从的情况。
就单亲家庭来说,受父母离婚的印影响,单亲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孩子普遍比较冷漠。
父母的离异对其造成深深的伤害,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感觉到了被抛弃,所以他们对学生、对教师乃至对父母都比较疏远。
同时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学校中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重视,长期以往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有的孩子会误入歧途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相关数据表明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内心更加敏感,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性格缺陷;当他们步入社会后,面对社会挫折和困难,他们可能会选择极端方式进行逃避。
除此之外单亲家庭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在健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见,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严重且深远的影响。
1.
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父母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对孩子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为人处世的风格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态度、抗压能力等产生影响,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家长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主要分为四种: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放养型[2]。
就民主型的家庭来说,当父母在做任何和孩子有关的决定时都会和孩子商量,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做相关的决定,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孩
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
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有积
极作用,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大多开朗,对自己有信心,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
们敢于迎难而上,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困难。
除此之外他们还很有主见,对于
他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能够通过理性分析做出相关的决定。
对于专制型的家庭来说,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命令、吼叫、强迫等,家庭中的任何决定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没有任何的决定,只能服从命令,长期
生活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为没有任何
的决定权所以他们往往没有主见,对于需要他们自主做决定的事情往往感到无所
适从,不知该怎么办。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产生自卑的性格,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
造成孩子也不会尊重他人,同时他们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造成他们对于家
庭没有任何的依赖感,为人处世也比较冷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今后的发
展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溺爱型的家庭而言,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有父母帮忙解决,孩子
们的生长过程是非常顺利的,虽然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溺爱型家庭的弊端也越来越
明显,于溺爱型家庭成长的孩子依赖感强,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
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寻求和等待家长的帮助。
同时抗压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和
社会的考验,这也就造成他们遇事退缩的性格,久而久之便会对自我产生怀疑,
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
另外,家长的溺爱也会造成孩子的自我膨胀,凡事都是
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自私的性格造成孩子交友困难。
而对于放任型的家庭来说,家长的适当放手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心理发育
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凡事完全的放任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青少年分辨是非、判断对错的能力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有家长约束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果家长放任不管很有
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在家长完全放手任由学生发展时,通常没有考虑
这些不可控因素。
另外在学生取得进步或者优异成绩时,家长的不闻不问会对孩
子的学习兴趣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生长于这样环境中的青少年,往往会形成孤僻、怪异、缺爱等性格,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
结束语:综上所述,家庭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初中生表
现出来的一言一行、行事风格等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外在表现,只有不断优化家
庭因素,才能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 冯晓黎,梅松丽,李晶华,
孙彩平. 中国公共卫生. 2007(11)
[2]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 刘胜凯,卢立平. 社会
心理科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