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第四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9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氮的氧化物(NO、NO2)对环境的影响 ①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生成的一 种有毒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 NO2 破坏臭氧层,可使平 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②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 (燃料在发动机内电火花引燃时, 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和植物 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③在工业上含氮氧化物的尾气吸收常利用以下反应: NO2 +NO+2NaOH===2NaNO2+H2O。
放电或高温 N2+O2 ========= 2NO 。 ①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高压 N2+3H2 2NH3 催化剂 ②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3Mg+N2=====Mg3N2 。 ③与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O 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 错;NO2 与水反应,且 N2 与 O2 能化合为 NO,不能化合为 NO2,B 错;同素异形体是单质间的互称,D 错。
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NO3===NH4NO3 。 ________________
(3)与盐溶液的反应 过量氨水与 AlCl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 Al + 3NH · H O===Al(OH) ↓+ 3NH 3 2 3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能深化—扫盲点
提能点
氮的氧化物与 O2、H2O 反应的 3 种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1)NO 和 O2 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 2NO+O2===2NO2 和 3NO2+H2O===2HNO3+NO 得 总反应为 4NO+3O2+2H2O===4HNO3
(2)NO2 和 O2 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 3NO2+H2O===2HNO3+NO 和 2NO+O2===2NO2 得 总反应为 4NO2+O2+2H2O===4HNO3
2.氮的氧化物的种类与性质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 如 N2O、NO、NO2、N2O4、N2O3、N2O5 等。其中属于硝 酸酸酐的是 N2O5 。
(2)NO 与 NO2 性质的比较
氮的价态 物理性质 O2 H2O 化 H O、 2 学 O2 性 质 氧化性 对环境 的影响 NO NO2 +2价 + 4价 红棕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无 色、 不 ___ 溶于 _____ 易 溶于水 水的气体 气体,易液化,___ 2NO+O2 _____________ 不反应 ===2NO2 ____________ 3N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反应 2HNO3+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 +2H2O+ _______________ 4NO2+2H2O+ _____________ 3O O2===4HNO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4HNO3 有氧化性,但 强氧化性,在溶液中能氧 通常情况下表 化S2-、I-、Fe2+等离子 现出还原性 有毒,大气污 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 染物之一
NO
3Cu+8HNO3(稀) ___________________
NO2
Cu+4HNO3(浓)===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 ___________________ ===3Cu(NO3)2+ Cu(NO3)2 + 2NO2↑ ____________________ 2NO↑+4H2O 取原理及 ___________________ +2H2O 向上排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 收集方法 (______ 法收集) 法收集)
催化剂 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2+4CO ===== 4CO2+N2
题点二 有关氮的氧化物的简单计算
3.氮氧化合物(用 NOx 表示)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据 NOx 的性质特点,开发出多种化学治理氮氧化合物污染的方法。 (1) 用 氨 可 将 氮 氧 化 物 转 化 为 无 毒 气 体 。 已 知 : 4NH3 + 催化剂 催化剂 6NO ===== 5N2+6H2O,8NH3+6NO2 ===== 7N2+12H2O。同 △ △ 温同压下,3.5 L NH3 恰好将 3.0 L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完 全转化为 N2,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2 的体积之比是 1∶3 ________ 。 (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 ①NO2 被烧碱溶液吸收时,生成两种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 为 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O2+2NaOH===NaNO3+NaNO2+H2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 与 NO2 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被足量 NaOH 溶液完全 NaNO2 。 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第四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1
氮及其氧化物
2
目 录
CONTENTS
氨和铵盐 硝酸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
3
4
5
课时达标检测
课时达标检测
课下能力测评——查缺漏
考点1
氮及其氧化物
教材基础—自热身
1.氮气的结构与性质 (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
(2)N2 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小 , 难 溶于水。 (3)N2 的化学性质
②常见的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如下表:
气体
HCl
NH3
CO2、SO2、 Cl2、H2S
NO2+O2Leabharlann 吸收 水或NaOH 剂 溶液
水或盐酸 浓NaOH溶液
水
2.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反应原理为 NH3+H2O
NH3· H2O
- NH+ 4 +OH 。氨
H2O、H2O、 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NH3·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氮气、氮的氧化物的 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下列对 NO、NO2 的描述,正确的是 A.NO 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是酸性氧化物
(
)
B.NO2 可用排水法收集,且可由 N2 和 O2 化合而得到 C.NO、NO2 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大气污 染物 D.NO、NO2 互为同素异形体,且 NO 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 分之一
考点2
氨和铵盐
教材基础—自热身
1.氨的物理性质与喷泉实验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 易溶于水(1∶700),可由喷泉实验证明。 (2)喷泉实验 ①喷泉实验的原理 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 使 瓶内压强减小, 形成压强差, 大气压将烧杯中的 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A.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2 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NO 和 N2 C.NO 和 O2 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解析:反应过程中 NO、O2 为氧化剂,N2 为还原产物;汽车尾 气中的 N2 不是污染物;NO 和 O2 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 中 的 图 示 , 可 将 反 应 的 过 程 分 成 如 下 两 步 写 : 2NO + O2===2NO2,2NO2+4CO===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 催化剂 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2+4CO ===== 4CO2+N2。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铵盐及 NH4 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 白 色固体,均 易 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
(3)NH4 的检验 强碱,△ 未知液 ――――――→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 蓝色 的气体,则证明含 NH4 _______ 。
+
知能深化—扫盲点
提能点
NH3、NH4 、OH 、H 。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为可溶性一元弱碱,不稳 △ H2O=====NH3↑+H2O。 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NH3·
(2)氨气与酸的反应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其现象
+ - +
有白烟生成 ,将浓盐酸改为 浓硝酸 ,也会出现相同 为_____________ HCl+NH3===NH4Cl、NH3+ 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的还原性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 ①催化氧化:
。
△ ②被 CuO 氧化:2NH3+3CuO=====3Cu+N2+3H2O。 ③被氯气氧化: 2NH3 + 3Cl2===N2 + 6HCl 或 8NH3 + 3Cl2===N2+6NH4Cl。 (5)氨的用途 ①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用作 制冷剂 。 ②制氮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对点练
1.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 4 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 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 CCl4 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 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 NaOH 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 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 a 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3)NO、NO2 和 O2 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 3NO2+H2O===2HNO3+NO 计算出生成的 NO 体积, 然后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 NO 体积,再按(1)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 NOx 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 如果是 NOx 与 O2 混合, 则反应中 O2 得到的电子数与 NOx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原子守恒法 4NO2+O2 和 4NO+3O2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 2N2O5 的组成, 都与 N2O5+H2O===2HNO3 等效。当 NO、NO2、O2 的混合气 体溶于水时利用混合气体中 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④常见环境污染问题
酸雨 光化学 烟雾 臭氧层 空洞 温室 效应 白色 污染 水华 主要是 SO2 和 NOx 造成的 由 NOx 和碳氢化合物造成的 主要是氟氯烃和氮氧化合物引起的 主要是大气中 CO2、CH4 等含量升高引起的 废旧塑料等大量使用引起的
赤潮、 含 磷 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 水的任意排放
对点练
在一定条件下,将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 12 mL 通入足量水中,充 分反应后剩余 2 mL 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 积为 ①1.2 mL A.①② ②2.4 mL ③3 mL ④4 mL C.③④ D.①④ ( )
B.②③
解析:4NO2+O2+2H2O===4HNO3 4 若剩余的气体是 O2,则 V(NO2)= ×(12-2) mL=8 mL, 5 V(O2)=12 mL-8 mL=4 mL。 若剩余的气体是 NO(2 mL)⇒6 mL NO2。 1 则 V(O2)= ×(12-6) mL=1.2 mL。 5
2.喷泉实验的原理分析 (1)形成喷泉的原因 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 当烧瓶内 气体溶于液体或与之反应时,瓶内气体大量减少,压强降低, 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烧瓶内,如此持续,最后液体将充满 烧瓶。 (2)影响喷泉实验成功的因素 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②气体要充满烧瓶;③烧瓶不 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所用气体能大量溶 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可以快速反应。
一
氨气的喷泉实验及喷泉实验原理分析
1.氨气的喷泉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烧瓶中是NH3,烧杯中 是水(滴入少量酚酞溶液)。 (2)实验操作:打开橡胶管上的止水夹,挤 压滴管上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3)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 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4)现象解释:能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