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三化学二模分类汇编-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初三化学二模分类汇编
溶液
一、分散体系
1.【19年长宁二模】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食盐C.泥沙D.碳酸钙
2.【19年虹口二模】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B.牛奶C.蒸馏水D.珍珠奶茶
3.【19年松江二模】31.属于溶液的是()
A.果酱B.纯水C.盐水D.米糊
4.【19年奉贤二模】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矿泉水C.酸牛奶D.草莓酱
5.【19年崇明二模】属于溶液的是()
A.泥浆水B.白糖水C.玉米粥D.蒸馏水
6.【19年嘉定二模】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B.大理石C.冰块D.食盐
7.【19年闵行二模】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B.奶粉C.蔗糖D.植物油
8.【19年静安二模】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氢氧化钙C.泥土D.二氧化碳
9.【19年金山二模】放入足量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硫酸铜B.硝酸钾C.粉笔灰D.食用油
10.【19年宝山二模】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B.粉笔灰C.冰块D.食盐
二、饱和溶液、溶解度选择题
1.【19年普陀二模】将20℃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A.降温后过滤,溶液恢复到20℃B.蒸发溶剂,过滤,恢复到20℃
C.溶液中投入少量氯化钠固体D.倒出一小部分溶液
2.【19年静安二模】能减少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减少氧气的体积C.减少水的质量D.增大压强
3.【19年徐汇二模】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图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3中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4.【19年松江二模】45.某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将80g该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加热充分溶解,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分析正确的是()
A.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30克/100克水
B.M、N、P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增大
C.把溶液从P点降温到N点一定析出晶体
D.M、N、P点溶液中,只有M点溶液一定饱和
5.【19年杨浦二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各30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6.【19年崇明二模】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100g 水
三、晶体和结晶
1.【2019年浦东二模】36.在水中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胆矾B.硝酸钾C.泥沙D.汽油
2.【19年杨浦二模】称取5g 锌粉,放入100mL 饱和硫酸铜溶液(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0g/100gH2O)中,搅拌,完全反应后过滤,用水洗涤滤出固体2~3 次,然后加热烘干固体,称量其质量为5g,可能的原因是()
A.置换反应不完全B.混入硫酸锌
C.烘干时部分铜被氧化D.混入硫酸铜
四、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19年黄浦二模】关于下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500g 溶液中含溶质30g
B.500mL 溶液的质量为550g
C.500mL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取出50mL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30%
2.【19年二模】将80g M 物质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按要求填空。
(1)A 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40℃时,M 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
(3)A、B、C 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将C 状态的溶液稀释成4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__________g。
五、综合
1.【19年松江二模】4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①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用“>”或“<”或“=”表示)。
②三种物质中可能是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
③t2℃时,若将70g的甲物质加入到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该
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________(选填“A”、“B”或“C”)点;若加热该烧杯,升温至t3℃,溶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Ⅰ.溶液变为饱和Ⅱ.溶解度增大
Ⅲ.溶质增加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19年黄浦二模】KCl 有着广泛的用途。
20℃时,KCl 属于______________溶物质。
④20℃时,向三个分别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 固体配制溶液。
有关上述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I 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b.I 升温至40℃,溶质质量不变
c.II 和III 中溶质质量相等d.III 降温至10℃,析出固体45g
3.【19年奉贤二模】KNO3是制黑火药的重要原料。
①KNO3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
②KN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_色。
③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I.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100g 水。
II.50℃时,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III.8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80℃时的KNO3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图中n 的数值为__________。
4.【19年宝山二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固体甲和固体乙,加入等质量的水配成t3℃的两支溶液,然后按图1进行降温操作,图2为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
请分析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填空。
①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乙的溶解度(用“>”“<”“=”填空);
②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I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④将t3℃时70克甲的饱和溶液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⑤对图1中不同温度的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t3℃时,I 和II均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I为不饱和溶液,II为饱和溶液
C.t1℃时,I和II均为饱和溶液
D.t3℃时,若使I和II均恰好饱和,I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II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5.【19年长宁二模】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020405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KNO313.331.663.986.0110.0169.0246.0 NaCl35.736.036.637.037.338.439.8
①20℃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KNO3_______________NaCl(填“>”或“=”或“<”)。
②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③配制2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____________g。
④60℃时,50g水中溶解43g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欲使该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可以恒温蒸发水的质量____________g(精确到0.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也可以降温到____________℃恰好饱和。
6.【19年闵行二模】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
②t3℃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g;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2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
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
对于溶液a和溶液b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溶质质量a=b B.溶液质量a<b
C.溶剂质量a<b D.溶质的质量分数a>b
7.【19年徐汇二模】“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I.上述步骤中,_______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煎盐”和实验室_______结晶的原理相同。
II.“汲卤”获得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与氯化钾,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7%~10%,“晒卤”目的是_____________;“煎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钾,实验室可用_______检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III.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40℃时,氯化钠溶解度________氯化钾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氯化钠与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0℃时,100g 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含氯化钾1.00g,蒸发掉水大于______g,开始有氯化钠析出。
8.【2019年浦东二模】③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钾等物质。
根据图四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Ⅰ.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100g水。
Ⅱ.25℃时,如图五所示,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若将D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Ⅲ.氯化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为除去精盐中含有的MgCl2、CaCl2等杂质,可加入的物质(过量)依次是NaOH溶液、
____________溶液和稀盐酸。
9.【19年静安二模】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到原温度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100g 水;
②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其中溶解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若要提纯混有少量KC1的KNO3,采用的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g;
⑤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B.温度升高到t2℃时,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溶解,并成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时,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0.【19年虹口二模】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① ___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③t2℃时,80g乙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可以得到该温度时乙的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④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t1<t<t2),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选填
编号)
a.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之比为75:50
b.降温过程中,甲、乙两溶液的溶剂质量之比不变
c.降温至t℃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d.降温至t℃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11.【19年金山二模】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表中“63.9”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将31g 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若升温到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精确到0.1%)。
③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可知___________。
A.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 B.乙和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丙和丁所得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等D.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100g 水
12.【19年嘉定二模】试管a、b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不含结晶水)。
①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乙的溶解度(用“>”“<”“=”填空)。
②②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2,a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④④t3℃时,若将25g 甲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______。
⑤关于图2 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t1℃时a和b中溶剂质量相等
B.t2℃时a和b均为不饱和溶液
C.t3℃时a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中溶质质量分数
D.t3℃时若使a和b均恰好饱和,a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b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13.【19年崇明二模】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_______(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填“<”、“>”或“=”NaCl 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
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 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_________________。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编号)。
A.操作I 一定是降温B.a 与b 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a 与c 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b 与c 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4.【19年普陀二模】下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①6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表中“37.8”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NaCl的溶解度。
随着温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20℃时,完全溶解18 g NaCl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需水量是__________________g,该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20℃时,向10 g KNO3固体不断加水,有关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 b c d
⑤现有150 g KNO3和4 gNaCl的混合物,能得到较纯净的KNO3且质量最多的操作是
_________(选填编号)
a.20℃时,投入12 mL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
b.取80℃时100 g水溶解,冷却到20℃时,过滤。
c.100 g水溶解,加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冷却至20℃,过滤。
d.20℃时,投入10mL水中,加热至80℃,趁热过滤。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