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肾细胞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族性肾细胞癌
————————————————————————————————作者:————————————————————————————————日期:
家族性肾细胞癌
许多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肾脏,其中大多数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参与,并有基因突变,这将有助于临床诊断,而且通过检测基因突变,可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致病基因携带者。
每种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有其相对应的肾癌类型,通常此类患者双侧肾脏受累,而且肿瘤呈多灶性。
对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肾和肾外器官。
Von Hippel-Lindau病(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
【定义】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血管母细胞瘤、透明细胞肾癌、嗜铬细胞瘤、胰腺和内耳肿瘤。
本综合征系因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25~26区的VHL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VHL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和血管形成。
约25%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有VHL 病。
【发病率】估计发病率在1/3600~1/45 500之间。
【诊断标准】临床诊断VHL病是基于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或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并出现神经以外的与VHL有关的典型肿瘤之一,或有相关的家族史。
在VHL病患者常可检测到VHL基因突变。
与VHL相关的肾肿瘤典型表现形式有肾囊肿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
肾若发生其他类型肾肿瘤,则可排除VHL。
VHL患者的肾在显微镜下可见数百个独立的小瘤体和囊肿,尽管肉眼观察可能不明显。
【临床特点】VHL基因突变携带者可出现肾囊肿或CCRCC,典型者病变呈多灶性,并累及双侧肾。
非VHL患者的CCRCC平均年龄61岁,VHL患者发生CCRCC的平均年龄是37岁。
VHL患者到70岁时发生CCRCC的概率是70%,可通过CT和MRI诊断本病。
RCC转移是引起VHL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VHL患者中位生存年龄是49岁,为了能及时发现VHL相关肿瘤,对每一位患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和有多灶病变者,应检测有/无VHL基因突变。
VHL患者应从10岁起定期做MRI。
肾外表现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肾癌小,平均年龄25岁,因此使肾癌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平均年龄30岁,好发于小脑,其次是脑干和脊髓。
两部位血管母细胞瘤均为良性,罕见危及生命。
嗜铬细胞瘤,尤其是VHL患者家族中好发此类肿瘤,值得临床注意。
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常伴胰腺囊肿,其他肾外病变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内耳淋巴管囊肿、附睾和阔韧带囊腺瘤。
遗传性乳头状肾癌(hereditary papillary renal carcinoma,HPRC)
【定义】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起病晚,多灶性,累及双侧肾脏。
【诊断标准】HPRC的诊断基于肾脏瘤体多灶性,累及双侧肾脏。
据估计HPRC家族中,约50%的成员在55岁前会发生HPRC,目前尚未发现HPRC肾外病变。
HPRC的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Birt-Hogg-Dube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多发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可以仅有显微镜下病变,也可
以有临床症状。
组织学上,其形态与1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相似,呈乳头或小管—乳头结构,因此称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1型。
【处理】确定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应每年做腹部CT检查。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ncer,HLRCC)
【定义】一种FH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
患者好发皮肤和子宫平滑肌瘤,某些家族好发肾细胞癌和子宫平滑肌肉瘤。
【诊断标准】HPRCC的诊断依赖于对FH基因突变的检测。
可出现皮肤多发性平滑肌瘤,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和早期发生的子宫平滑肌肉瘤。
HPRCC的肾细胞癌目前,105个家庭中有11个家庭共26人患有肾癌(10%),发病时的平均年龄较散发性非遗传性肾癌小,在芬兰中位年龄36岁,在北美44岁(年龄18~90岁)。
典型者,肿瘤呈实性,单侧,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5年内死于转移。
最初认识这一综合征是通过肾细胞癌形态学表现。
典型的HLRCC肾细胞癌呈2型乳头状癌表现,肿瘤细胞较大,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大的细胞核,伴有显著的包涵体样嗜酸性核仁。
Fuhrman分级为3~4级。
大多数肿瘤vimentin 阳性,CK7阴性。
近来发现3位患者出现集合管癌或嗜酸细胞肿瘤,建议定期拍片检查,但尚无合适的处理方案。
建议定期做CT和腹部超声检查。
此外,因肾细胞癌仅发生于部分家庭,目前尚不知是否要随访所有有FH突变的家族成员。
HPRCC皮肤和子宫平滑肌瘤。
HLRCC最常发生的肿瘤,外显率约85%。
皮肤平滑肌瘤起病年龄10~47岁,子宫平滑肌瘤是18~52岁(平均30岁)。
临床上,皮肤平滑肌瘤呈多发实性结节,颜色同皮肤,直径0.5~2cm。
子宫平滑肌瘤常多发且体积大。
皮肤平滑肌瘤由相互交错的平滑肌束构成,细胞核位于中央,核两端钝圆。
子宫平滑肌瘤边界清楚,呈实性、纤维状外观,组织学上,肿瘤内细长的、嗜酸性平滑肌细胞呈束状交错排列,肿瘤周围由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包绕,细胞可有一定的异型性。
子宫平滑肌肉瘤有些HLRCC家族成员易发生平滑肌肉瘤(105个家庭中有3个家庭发生子宫平滑肌肉瘤)。
患者年龄30~39岁。
子宫平滑肌肉瘤侵及周围平滑肌,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瘤内细胞丰富、密集,细胞呈梭形,细胞核两端钝圆,胞质嗜酸性,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分化。
Birt-Hogg-Dube′综合征(Birt-Hogg-Dube′ syndrome,BHD)BHD综合征易发生肾上皮性肿瘤,主要是嫌色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瘤,以及纤维性毛囊瘤和肺囊肿。
【定义】良性皮肤肿瘤,尤其是纤维性毛囊瘤(fibrofolliculomas)、毛盘瘤(trichodiscomas)和软垂疣(acrochordins)多见,并常有多发性肾肿瘤和自发性气胸。
【诊断标准】肾肿瘤BHD综合征中,肾病理改变因人而异,肿瘤可以是多灶,并累及双侧肾脏。
肾可发生嗜酸细胞瘤,且属良性肿瘤。
其他病变包括乳头状和嫌色性肾细胞癌并可混有透明和嗜酸细胞。
大约在50岁时有临床表现,每位患者平均出现5个肿瘤。
罕见转移,如有转移,仅见于原发瘤直径>3cm者。
皮肤肿瘤纤维性毛囊瘤(FF)、毛盘瘤(TD)和软垂疣(AH)是BHD综合征经典的皮肤病变。
FF和TD 病变外观相同,均为表面光滑的丘状隆起,直径可达5mm,颜色与皮肤无异,常见于面部、颈部和上身。
发病年龄在30~40岁。
Toro等1990年报道,皮肤病变起初小而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软垂疣少见,活检常见表皮内异常的滤泡结构,上皮细胞呈矮柱状,上皮细胞条索内见小而不成熟的皮脂腺细胞聚集,阿尔辛蓝染色显示间质内有丰富的黏液。
其他病变BHD综合征尚可发生自发性气胸和肺囊肿。
多发性脂肪瘤和黏膜丘疹也有发生。
曾经报导过BHD综合征与结肠肿瘤有关系,但是随后的研究未能得以证实,也许BHD综合征伴发其他肿瘤的概率会略高些,但目前仍不清楚。
处理建议随访BHD综合征患者的所有近亲,从30岁开始检查皮肤。
对有皮肤病变者,应每年做MRI以便尽早发现肾的恶性病变,这样实施小的外科手术即可保留肾功能。
在肿瘤综合征的患者中,有正常功能的野生型基因可发生第二次体细胞突变,使该基因失去功能。
不过,反复检查可因离子辐射而诱发恶性病变。
3号染色体易位重构(constitutional chromosome 3 translocations)
【定义】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可由3号染色体在不同位点的断裂、重构所致。
此时,发生肾细胞癌的概率增加。
【诊断标准】3号染色体易位重构的患者有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肾细胞癌。
但是散发性肾细胞癌中也可检测到3号染色体易位重构,因此,仅凭肾细胞癌与3号染色体易位重构的关系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组织病理学】肿瘤呈典型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