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 第10课时 我们邻近的国家——俄罗斯课时练习(一)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第10课时我们邻近的国家——俄罗斯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D.多港湾,主要由古冰川侵蚀形成
2.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 )
A.流域面积西大东小
B.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
C.河床坡度西陡东缓
D.西侧为外流河,东侧为内流河
1.D 2.C [第1题,图中A海域为挪威海,沿海多峡湾,主要是由古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海岸轮廓破碎可以提供天然的水域养殖场所,有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第2题,图中B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该山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流域面积东大西小,流量季节变化东大西小,河床坡度西陡东缓,但两侧均为外流河。
]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3~4题。
3.有关A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较少B.河流较长
C.含沙量大D.水量充沛、水流平稳
4.B半岛西侧峡湾的形成原因是( )
A.河流侵蚀B.地壳下沉
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
3.D 4.C [第3题,A为英国,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第4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
]
(2015·利辛高二检测)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
C.东南高西北低D.北高南低
6.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7.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5.C 6.D 7.D [第5题,从河流分布来看,图示区域东南高,西北低。
第6题,④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生长。
第7题,②城市为巴黎,其形成与发展和河流、地形、农业、气候等有关,和矿物能源无关。
]
近年来,英国及欧洲大陆多个国家在冬季出现持续多日的严寒暴雪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结合“英国部分地区地形(a)及人口密度分布图(b)”,回答8~10题。
8.在冬季出现暴风雪天气时,英国的M、N、P、Q四地中降雪较多的可能是( )
A.M地B.N地
C.P地D.Q地
9.严寒暴雪天气的影响范围广,可使英国许多地区遭遇严重雪灾,但L地通常是灾情很小,主要原因可能是( )
A.L地降雪很少B.L地抗灾能力强
C.L地人口稀少D.L地地形高大
10.英国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
8.A 9.C 10.B [第8题,冬季暴风雪出现是由于冷空气南侵造成的,从图中地形分布看,M地为山地地形且位于迎风坡位置,降雪可能较多。
第9题,从人口分布看L地为人口稀疏区。
第10题,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乳畜业发达。
]
(2014·高考安徽卷)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完成11~12题。
1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1.B 12.B [第11题,图中所示为北大西洋海区及其周边地区。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所经过的海区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首先借助的洋流主要为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故B项正确。
第12题,甲地位于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深受海洋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量丰富、流量稳定,故B项正确。
甲地河流没有结冰期,而含沙量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等诸多因素有关,故A项错误。
落差大小、流速快慢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与海洋的影响关系不大,故C、D项错误。
]
二、综合题
13.(2014·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化、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2)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解析](1)从英国的气候特征和棉花生长的条件来分析。
图中英国的位置和伯明翰气候资料,英国
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多雨,气温偏低,光照不足。
(2)利用工业发展区位因素的原理来分析发展优势。
从技术、市场、原料等方面来分析。
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地和原料地相距遥远,棉花及成品运输量大,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答案](1)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2)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
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淮海网消息:2012年10月28日,投资22亿元的东方鲁尔文化生态产业园项目签约,该项目计划用两年多时间,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度假景区。
材料二德国鲁尔区图。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
(2)除图中表明的工业区位条件外,鲁尔区的发展还具有的优越条件有____________,上题中所涉及的工业部门中的____________,是该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3)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发展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______工业基地更应借鉴这条经验。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鲁尔区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工业部门间的联系:类型有多种,主要是物质上(或者说生产上)的联系,某一部门的产品是另一部门的原料。
(2)图中主要标明了资源条件,其他有利条件包括交通和市场,煤炭工业提供原料、动力,钢铁工业提供原料、装备。
(3)走向衰落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自身因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的因素。
(4)辽中南工业基地与鲁尔区布局方式类似、出现的问题类似、治理措施类似。
[答案](1)①煤炭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
④化学工业
(2)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
(3)①廉价石油的竞争,引发了煤业危机和钢铁危机②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阻碍经济发展③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④技术的发展
(4)煤炭钢铁新兴服务业辽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