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手术部位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监测对象包括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和手术资料,其中基本资料包括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等;手术资料包括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清洁度分类、___(ASA)评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手术医师等;手术部位感染资料包括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等。
监测方法宜采用主动的监测方法,也可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并且宜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
每例监测对象应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分为手术时间、切口清洁度和ASA评
分三个方面,具体评分标准见表C.1和表C.2.
资料分析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和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等方面。
其中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为: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100%/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
不同危险
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为:指定手术该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100%/指定手术某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数。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的计算公式为: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100%/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
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的计算公式为:该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例数×100%/某医
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手术例数。
平均危险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
手术例数总和
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是指某医师的感染发病率在特定时间内进行调整,以考虑患者的危险指数等级。
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某医师的感染专率/某医师
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医师的感染控制能力。
在医疗保健行业中,手术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法。
因此,手术例数总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治疗能力和效率。
通过对手术例数总和进行跟踪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医疗机构的运营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删除无意义的段落。
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易懂性,我们需要小幅度改写每段话。
我们可以使用更简单的语言和更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我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