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多见于6岁以内的婴幼儿,学龄前反
复感染儿童患病率为29.69%,其中城市为32.61%,农村为24.19%,近年来仍有
不断上升的趋势[1]。
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
营养状况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变化、基础疾病及慢性感染病
灶的存在等因素均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2]。
因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临床上本病重在防而非治。
因此,做好胎
儿期孕妇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及时补充小儿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改善小儿生活环
境状况,可有效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患
儿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推拿、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在小
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指1
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7次,其发病机制多与先天性因素、营养素缺乏、
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3]。
报道显示[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达20%,且
病情迁延、久治不愈,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
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极
大的不便,给家庭、社会造成很的负担,因此,对的防治及护理研究越来越受到
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笔者就近年来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行综述。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1胎儿期的预防措施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该病的发生尤其重要。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先天性因素关系密切,如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缺氧、低
体重儿等都会导致的发病率增高。
早产儿出生时机体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
是免疫功能较低,如孕期母亲患肝炎、结核等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
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受损。
在胎儿期,母体被动吸烟时,尼古丁和一氧化氮刺激
胎盘动脉和子宫血管收缩,导致胎儿慢性缺血缺氧,影响凝血因子,导致胎盘的
血供减少、胎儿呼吸频率降低、呼吸生理功能先天不足,出生后尼古丁烟雾直接
损害呼吸道勃膜上皮,降低勃膜清除能力,也可导致肺功能降低,小儿易患病毒、细菌感染或哮喘等疾病,使其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升高[5],因此,护理人员应
做好孕妇的相关健康教育及护理,降低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缺氧及低体重儿出
生的发生率。
1.2提高小儿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免疫功能低下,如遗传因素、免疫缺陷、长期过量使用激素易破坏
免疫功能,使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概率升高[6]。
维生素、钙、硒、锌、铁能
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缺乏可导致患儿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如缺乏铁元素会对细胞活性产生影响及阻碍淋巴细胞成熟,减少功能性细胞因子
及抗体的产生,从而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提高免疫
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疾病[7]
1.3改善生活环境状况
环境整洁,减少不良刺激环境因素的变化如气温和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及空
气不流通、居室拥挤、被动吸烟、室内装饰污染等,可导致呼吸道屏障功能减弱,易受细菌及病毒等侵犯发生呼吸道感染[8]。
避免接触易致敏物质,呼吸道疾病流
行季节,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尽量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群,防止交互感染。
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2.1生活起居护理
复感儿的调护不可单独依赖医生护士治疗,长要配合医生的治疗,重视患儿
的日常护理。
在寒冷季节或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物,及时擦汗以防复感进行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婴幼儿要适当晒太阳以防止何楼病引起脾胃虚弱,引发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室内勿放鲜花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品,避免花粉及刺激性气体
的吸人,防止呼吸道过敏反应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家长尽量避免带小儿去
人群密的公共场所或环境差的地方,避免感染或加重病情[9]
2.2饮食护理
复感儿的脾胃多虚寒,日常饮食要适量,防止偏食挑食,尤其不宜频饮凉茶,从中医理论来讲,寒冷伤脾,自损正气。
人工喂养、蛋白质一热能不足、维生素、缺乏和微量元素锌、钙、铜等不足、偏食、缺铁性贫血等与患儿发病关系密切[10],因此,要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营养均衡。
小儿应常饮含
蛋白和钙的牛奶,平时注意蛋白质供给,食物中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多吃绿
叶蔬菜及水果。
食物烹饪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于消化吸收,忌辛辣、肥腻、过甜、过咸及煎炸之品。
2.3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
除有高热惊厥史者,体温不超过
38.5℃,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可协助多饮水,衣被适中,避免重衣厚被;体温超
过38.5℃,可遵医嘱采取温水擦浴、头部冷敷、冷盐水或中药灌肠等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配合药物降温。
临床上将二者结合应用,使降温迅速、安全、有效[11]。
使用退热剂降温后,往往出汗较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并用干毛巾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被,防止重复感染。
同时解热镇痛药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过
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应做好病情观察并详细记录。
发热期间
饮食以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并可予梨汁、西瓜汁或芦、茅根水
代茶饮,以滋阴润肺。
2.4咳嗽与咳痰的护理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观察咳嗽性质,即是否有痰、咳嗽持续时间、
节律、与体位、睡眠的关系、是否有诱发因素等。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帮助患儿采取合适体位,抬高床30°~60°,以利于呼吸运动及上
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多饮水,以稀释痰液,鼓励将痰咳出,病情允许时,可拍背
或变换体位,以利咳痰,或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鼓励患儿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及
减少咳嗽,指导进行有效的咳嗽[12]。
咳嗽伴喘,可多食梨、枇杷。
咳嗽剧烈,
口渴咽痛,可用淡竹叶、芦根汤频服代替饮,也可遵医嘱口服“麻杏石甘汤”等,以宣肺清热化痰。
饮食以温性食物为宜,禁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保持大便通
畅,对大便秘结,可用清热通便中药泡水饮[13]。
对年幼无力排痰者,必要时遵
医嘱行电动吸痰。
2.5用药护理
2..5.1应用抗生素的护理
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青霉素类是目前儿科应用最广泛的
抗菌药物,也是产生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抗菌药物。
使用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前
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好用药观察。
阿奇霉素化学结构稳定,口服吸收迅速有效,组织渗透性好,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快。
毒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
肠道症状;静脉滴注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偶有过敏反应发生,表现为药物热、
荨麻疹等。
在用药前应将这一情况告知监护人,建议食用少量碱性食物,如苏打
饼等,以减轻胃部不良反应。
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速
度过快导致小儿出现不适。
2.5.2应用激素的护理
应用地塞米松等激素时,了解既往史,遵医嘱严格掌握剂量,观察小儿神经
系统、消化道等变化。
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比全身使用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相
对较小,但对鼻咽部的免疫功能仍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吸入后及时漱口、洗脸,以减少药物对面部皮肤的刺激和咽部不适感,避免或减轻声音嘶哑、真菌感染等
不良反应。
2.5.3中医中药的用药护理
中医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玉屏风颗粒具有补肺固表,健运脾胃,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在急性期和非急性期采用辨证用药具有较好
的疗效[16]黄茂口服液可扶正固本,通过补肺气、实皮毛,肺气旺盛,皮毛密实,则外邪难人,促进辅助性,细胞的部分功能及细胞数量增加和淋巴细胞转化,刺
激人体干扰素系统,增加病毒诱生干扰素量,对组织中病毒的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
实验研究证实黄茂能促进辅助性细胞的部分功能。
此外,中药汤剂可以根据
患儿的体质、症候进行辩证用药,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更有针对性。
一般
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宜采用温服法,空腹服药,服药期间忌油腻、香甜
食物、萝卜,以免影响疗效
2.6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增强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如穴位按摩、捏脊、耳穴贴压、针灸疗法、刮疹拔火罐法、佩戴中药香囊法、中药离子透人法等都可调理体质,增加免疫力。
王韶华等[17]将1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
疗组采用捏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口服玉屏风颗粒,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疗
效更好。
推拿点穴可提高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18]。
梁群等[19]采用推按壮医穴
位及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
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满意的疗效。
其他方法如针灸疗法、刮疹拔火罐法、佩戴中药香囊法、穴位注射、直肠滴注、
中药离子透人法等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18-2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情缠绵难愈,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家长造成困扰,也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患儿精神负担较重,常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同时,由于儿童反复感染、长期咳嗽,需要长时间治疗,采用
抗生素、激素治疗可扰乱机体的菌群平衡及免疫功能,长期服用止咳药对儿童自
身安全有影响。
中医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非急性
感染期起到很好的补虚固表之效,中医疗法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效果好、费用低廉、不良反应轻等特点,深受家长及儿童的欢迎,尤其是推拿、穴位按摩可以指导家长操作,对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莉莉,虞坚尔,李利清,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
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6,2(3):45-49.
[2]赵芳兴,马岩.400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中国
妇幼保健,2010,25(15):2091-2092.
[3]徐燕玲,霍莉莉,武艺林,等.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两联序贯性外治方
案随机对照试验[J].中医杂志,2020,61(13):1163-1168.
[4]胡璇,王小菊,沈妙文.小儿青翘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
果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3):520-523.
[5]陈立文,吴殷,李岩岩,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行为特点
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6):495-497.
[6]曲辉,康凯,付妹丽,等血清维生素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J].实用儿科杂志,2012,27(22):1738-1739.
[7]马生清,王金芬,马小梅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例相关因素调查[J].宁夏
医学杂志,2013,3(7):641-643.
[8]赵芳兴,马岩.400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中国
妇幼保健,2010,25(15):2091-2092.
[9]Willson D F.Hom S D.Hendey J O.et al.Effect of practic
e variation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infants for viral lowe rre-spiratory illness[J].Pediatrics.2011.108(4):851-855.
[10]黄仁勇,林娜.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
医学院学报.2015.37,(2):306-3077.
[11]朱海燕,田丹秋.急诊高热患儿240例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10(1):120-121.
[12]吕军颖.小儿肺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8):3893.
[13]张莉.咳嗽的辨证施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293.
[14]牛亚平.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16-117.
[15]王韶华,万经红,樊蔚,等捏脊、耳穴压豆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医民间疗法,2013,21(2):23-24.
[16]杨元平,推拿点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J].河南中医,2015,35(10):2520-2521.
[17]梁群宁余音王广青,等.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敷背散配合壮医穴位按压治疗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15):64-66.
[18]侯丽,李洁,刘洪坤.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穴位贴敷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5,21(14):4-6.
[19]邱蓉,骆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的中医治疗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95-97.
[2]丁美松,张敏丽,张淳坷·全息刮疹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