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 科普阅读题 专项培优易错试卷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油纸伞的味道•桐油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和三油精,是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
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桐油使美丽而充满古韵的油纸伞能遮风避雨。
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2010年《中国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船除木料外,辅助材料有船钉、桐油灰、竹丝、油漆等。
桐油灰属无机胶凝材料,明《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在古建筑中用桐油﹣﹣石灰作为腻子的记载。
桐油灰中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木船的缝隙用桐油石灰填充,起胶合作用,将木船的每块船板粘贴成一个整体,不会从船底里渗水,木船就可以在水中启航。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桐油石灰的原料之一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___。
(3)如何区分熟桐油与生桐油___。
(4)在古建筑中用作腻子原料的桐油──石灰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答案】物理 Ca2+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混合物 15︰16或
30︰32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离子符号,物质的分类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是Ca2+。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4)桐油──石灰中是用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制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30:16×2=30︰32= 15︰16。
点睛:认真阅读,找出有用信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2.每天吃大米饭时,你想过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吗,而一提到它,人们会
想到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吗?最古老的大米消费证据是从中国湖南省道县的岩窑洞玉蝉岩洞中找到的四粒大米,与该遗址有关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谷物似乎代表了早期的驯化形式,这可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国家。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下列空白。
(1)为什么东北大米好吃?主要三大原因:品种、水土、气候。
就东北的气候看,种植水稻时,需要施用的化肥是___(填写化肥的种类),这种化肥的作用是增强作物的___能力。
(2)把水稻去壳,就制成了大米,大米中含有的营养素﹣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___提供能量。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化学式为___;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___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___。
【答案】磷肥抗寒、抗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 (C6H10O5)n酶的催化葡萄糖【解析】
【详解】
(1)东北的气候寒冷,种植水稻时,需要施用抗寒的化肥,而磷肥具有该性质。
(2)食用的糖类经氧化放出能量,用来维持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淀粉的化学式为()
C H O,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
6105n
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居家环境,房屋装修越来越普遍。
房屋装修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危害人体健康。
为推行“健康住宅”,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0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房屋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
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采集60户装修后0~18个月的室内空气样品,检测甲醛、苯、氨的含量(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并打开室内所有橱柜和抽屉,以保证污染物有一个最大释放和平衡过程)。
检测结果见下表。
指标甲醛苯氨
GB/T18883﹣2002
≤0.10≤0.11≤0.20
(mg/m3)
浓度范围(mg/m3)0.02﹣2.190.01﹣1.200﹣1.86
最大超标倍数12.910 5.3
超标率(%)895035
检测结果分析
(1)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原因
由上表看出,装修后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甲醛,其次是苯和氨。
在超标严重的家庭中,有的是过度装修,有的是购买了大量的新家具,有的是大量使用了人造板材、油漆、粘合剂、乳胶漆等,这些材料会持续向室内释放大量有害气体。
(2)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0~3、5~8、9~12、12~18个月后,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含量的超标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3)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的反弹现象
跟踪检测发现,同年11月份室内甲醛浓度为0.15mg/m3(室内没有暖气、气温15℃、湿度30%)的房屋,12月份变为0.35mg/m3(室内有暖气、气温21℃、湿度35%)。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_____mg/m3。
(2)室内空气首要污染物甲醛(HCHO)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依据超标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反弹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请你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
【答案】0.11 1:2:1 内空气污染物的超标率随时间不断增长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好装修后过18个月再入住(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温度、湿度提倡简捷实用的装修、购买环保家具及建材、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按照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0.11mg/m3;(2)由甲醛化学式可知,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甲醛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1:2:1;(3)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超标率随时间不断增长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好装修后过18个月再入住;(4)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反弹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湿度;(5)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以及甲醛、苯和氨的性质可知,提倡简捷实用的装修、购买环保家具及建材、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等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南海——我们的“聚宝盆”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
近30年来,菲律宾、越南等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0万吨。
相当于大庆油田最辉煌时的年开采量。
材料1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
夺,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3的可采油气资源。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材料2矿产资源: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上的锰、约3100亿吨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吨铀等,比陆地矿产资源丰富得多。
材料3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很丰富。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化石燃料,除了南海资源中的油气外,还包括_____。
(2)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属于
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材料2指出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I.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II.写出第①、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③_____。
(5)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答案】煤物理变化 CH4+2O2CO2+2H2O 过滤漏斗引流、压平滤纸
CaCO3CaO+CO2↑ Mg(OH)2+2HCl=MgCl2+2H2O 蛋白质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化石燃料,除了南海资源中的油气外,还包括煤;
(2)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4)I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a是将溶液与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其中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压平滤纸;
II第①、③两步反应分别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aCO3CaO+CO2↑;
③Mg(OH)2+2HCl=MgCl2+2H2O;
(5)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
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污染物
建筑材料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O3、电磁辐射等
烹饪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
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
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
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
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
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
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
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________。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烹饪abc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解析】
【分析】
本题在“空气净化方法”的情境下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认真阅读,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甲醛是由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甲醛属于有机物;(2)由表格列举的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可知,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3)a、根据题中“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
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可知甲醛易挥发,故a正确;
b、根据题中“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和“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可知硅藻泥是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具有透气、调湿、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故b正确;
c、根据题中通过硅藻泥吸收甲醛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可知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故c正确。
故选abc;
(4)根据图一提供的信息可知,“光触媒”技术即用TiO2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甲醛等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依据图一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光、TiO2;
(5)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室内的甲醛含量在空气净化器工作两小时左右时下降幅度最大,两小时后变化不再明显,所以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点睛】
认真阅读短文,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基础。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CH3COOH =" Ca" (CH3COO)2+ H2O + CO2↑。
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
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由于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家用铝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5)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有机物(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3)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4)复分解反应(5)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酸属于有机物。
乙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是酸和碳酸钙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7.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
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
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________。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生成的一氧化氮可以作为氮肥
B.生成的二氧化氮可以作为氮肥
C.生成的硝酸盐可以作为氮肥
【答案】③ AB 3NO2+H2O=2HNO3+NO D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③叙述可知是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即二氧化氮气体有毒,与水发生反应,故选③。
(2)由②和③叙述可知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易与O2反应,制取时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不应采用排空气法,故选AB。
(3)由③叙述结合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显+1价,反应前NO2中氮元素显+4价,反应后HNO3中氮元素显+5价,NO中氮元素显+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选D。
(4)由④叙述可知硝酸盐为可溶性盐可被植物吸收,是植物生长更好的原因,故选C。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渊琳、孙小凡等,原文有删改)。
方便面是很受欢迎的速食品,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方便面含盐超标
我们知道,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g,长期过多摄入可能引发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
经检测,每包方便面评价含食盐约3g。
传闻2:方便面的面饼五分之一以上都是油
专家建议常人每天摄入油量不宜超过25g,长期高油脂摄入会导致高脂血症等疾病。
研究人员将90g油炸型方便面面饼研碎,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醚(C2H5OC2H5)作溶剂浸泡、提取、分离,得到的油约20g。
传闻3:吃方便面胃里面会形成一层蜡模
有传闻称碗装方便面的面碗内有一层蜡,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产生危害。
事实上,面碗内的耐热防水材料是聚苯乙烯,不是蜡。
泡面时,聚苯乙烯的释放量远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0.04mg的安全摄入量。
传闻4:吃一包方便面要解毒32天
人们担心面饼中食品添加剂BHT(油脂抗氧化剂)危害健康。
BHT每天的最大可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3mg。
我国相关标准规定,食品中每千克油脂中BHT的添加量不超过0.2g。
因此,就算每天吃5包方便面,摄入的BHT也不会超标。
传闻5:面饼不会变质
事实上,面饼中的油会发生酸败而变质,产生“哈喇味”。
过氧化物是酸败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会加速面饼的变质。
下图是不同条件下,某品牌方便面中过氧化值(与过氧化物含量成正比)的测定结果。
用不同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测定,变化规律类似。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如何健康食用方便面已有心得。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 g。
(2)测定面饼中油含量的操作包括(填序号,下同)。
A.将面饼研碎 B.用乙醚浸泡 C.加热
(3)判断传闻3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4)方便面不开袋时,影响其过氧化值的因素有。
(5)下列关于方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剂
B.食用时,调料包应酌量添加
C.包装袋破损会缩短保质期
D.食用时,尽量搭配蔬菜
【答案】(1)6g (2)A、B、C (3)假的,因为面碗内的耐热防水材料是聚苯乙烯,不是蜡。
(4)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长度(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1)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g;(2)测定面饼中油含量的操作包括A.将面饼研碎;B.用乙醚浸泡;C.加热。
(3)传闻3为假的,因为面碗内的耐热防水材料是聚苯乙烯,不是蜡;(4)方便面不开袋时,影响其过氧化值的因素有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长度;(5)关于方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C.包装袋破损会缩短保质期。
考点: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