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高效提分物理仿真卷5(广东卷)(基础必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高考高效提分物理仿真卷5(广东卷)(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在冰壶比赛中,球员手持毛刷擦刷冰面,可以改变冰壶滑行时受到的阻力。

如图a 所示,蓝壶静止在圆形区域内,运动员用等质量的红壶撞击蓝壶,两壶发生正碰。

若碰撞前、后两壶的 v—t 图像如图 b 所示。

关于冰壶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壶发生弹性碰撞
B .碰撞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1.1m
C .蓝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
D .碰撞后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1 m/s 2
第(2)题
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一束单色光从AC 边的P 点进入棱镜,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当入射角等于i 时,折射到AB 边上的光线刚好发生全反射,则入射角i 的正弦值为( )
A .
B .
C .
D .
第(3)题
静止的镎在匀强磁场中发生α衰变,衰变方程式为,衰变后的α粒子与新核X 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若
、α、X 的比结合能分别为E 1、E 2、E 3,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核反应的方程式为
B .衰变刚结束时,α粒子与新核X 的动能相等
C .α粒子与新核X 的轨迹半径之比为45∶1
D .这种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第(4)题
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该装置的俯视图。

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前端各系一条轻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可放砝码。

两个小车通过细绳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同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闭合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

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可以通过在小盘中增减砝码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也可以通过增减小车中的砝码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

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关于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小车1总质量m 1/g 小车2总质量m 2/g 小车1受合力F 1/N 小车2受合力F 2/N 小车1位
移x 1/cm 小车2位
移x 2/cm
12002000.100.2020.139.822002000.100.3015.244.5
32002000.200.3019.830.8
42505000.100.1020.039.7
53005000.100.1030.018.0
64005000.100.1015.012.1
A.该同学在6次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均准确无误
B.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可以利用1、2、3三次实验数据
C.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总质量的关系可以利用2、5、6三次实验数据
D.对于“合外力相同的情况下,小车质量越大,小车的加速度越小”的结论,可以由第1次实验中小车1的位移数据和第6次实验中小车1的位移数据进行比较得出
第(5)题
如图所示,导线A、B、C通以大小、方向均相同的恒定电流,A、B、C刚好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若A对C的安培力大小为,则C受到的安培力合力()
A.大小为,方向与AB连线平行B.大小为,方向与AB连线垂直
C.大小为,方向与AB连线平行D.大小为,方向与AB连线垂直
第(6)题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D.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第(7)题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科学发现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B.牛顿根据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月—地检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理论,成功解决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
第(8)题
如图甲所示,S是上下振动的波源,它所产生的横波分别沿直线向左、右两边传播,形成两列简谐横波,在波源左、右两侧
有Q、P两点,与波源S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它们的振动图像分别是图乙和图丙,且,,则这两列波的波速可能的最大值是( )
A.170m/s B.120m/s C.50m/s D.10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相同的时间T,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质量
为m.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
B.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时间为
C.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
D.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第(2)题
如图所示,甲、乙传送带倾斜于水平地面放置,并以相同的恒定速率v逆时针运动,两传送带粗糙程度不同,但长度、倾角均相同。

将一小物体分别从两传送带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甲传送带上物体到达底端B点时恰好达到速度v;乙传送带上物体到达传送带中部的C点时恰好达到速度v,接着以速度v运动到底端B点。

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物体在甲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比乙大
B.物体与甲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比乙大
C.两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相等
D.两传送带因与物体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第(3)题
如图所示,重力为 G 的光滑木块置放在倾角为q的固定斜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推力F ,使木块相对于斜面体静止,已知木块对斜面体压力大小等于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则关于压力大小的结论正确的是()
A.G2+F2B.G cosθC.D.G cosθ+F sinθ
第(4)题
万有引力作用下的物体具有引力势能,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物体距星球球心距离为r时的引力势能为E p = -G(G为引力常量,M、m分别为星球和物体的质量),在一半径为R的星球上,一物体从星球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在星球表面下落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在该星球表面上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B
.在该星球表面上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C
.在该星球表面上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D
.在该星球表面上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
第(1)题
某同学受太空中测量质量方法的启示,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利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砂桶中砂的质量。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平衡好摩擦力后,在砂桶中加入质量为的砂;
(2)接通传感器电源,释放小车,利用传感器测出对应的位移与时间()图像:
(3)在砂桶和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小车的质量,测量出不同的加速度。

①图乙是当小车质量为时,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下的图像,由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

②图丙为加速度a的倒数和小车质量M的()图像,利用题中信息求出砂的质量______(已知砂桶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第(2)题
小明同学猜想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可能有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等。

为论证自己的猜想并定量研究导体电阻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找来如图甲所示仪器。

图中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木板上固定了A B、B C、C D、DE四段金属
丝,A B、B C、CD三段为镍铬合金丝,DE段为铁丝。

A B、BC段相比,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之比1:2;B C、CD段相比,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之比1:2;B C、DE段相比,除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

(1)若要研究导体电阻是否与横截面积有关,须选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选填A B、B C、CD或DE)两段金属丝研究。

(2)现已完成部分电路连接,若要用电压表测量BC段金属丝两端电压,试在图甲中画出曲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图连
接。

___________
(3)完成上述实验之后,该同学进一步测量了镍铬合金的电阻率。

先用游标卡尺测量BC段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直径D=___________mm。

(4)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将电压表一端接在B点,另一端接在BC段金属丝的P点(图中未画出),测出电压U,同时测出PB之间的距离d、改变P点位置多次测量,获得一系列U、d数据并画出U-d图像,测算出图像的斜率为k。

为测出镍铬合金的电阻率,你觉得还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选用题中涉及的物理量和加测的物理量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匝数N=100匝,ab=30cm,ad=20cm,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8T,绕轴OO'从图示位置开始匀速转动,角速度ω=100πrad/s,试求∶
(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值Φm;
(2)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 m;
(3)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第(2)题
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AC和DE间,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平面ADEC向外的匀强磁场,上部分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OF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C边界上与O点相距为a的P点垂直
于AC边界射入上方磁场区域,经OF上的Q点第一次进入下方磁场区域,Q与O点的距离为3a,不考虑粒子重力。

(1)求粒子射入时的速度大小;
(2)要使粒子不从AC边界飞出,求下方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应满足的条件;
(3)若下方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3B0,粒子最终垂直DE边界飞出,求边界DE与AC间距离的可能值。

第(3)题
如图,静止于A处的离子,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图中圆弧虚线通过静电分析器,从P点垂直CN进入矩形区域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

静电分析器通道内有均匀辐向分布的电场,已知圆弧所在处场强为E0,方向如图所示;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QN=2d、PN=3d,离子重力不计。

(1)求圆弧虚线对应的半径R的大小;
(2)若离子恰好能打在NQ的中点上,求矩形区域QNCD内匀强电场场强E的值;
(3)若撤去矩形区域QNCD内的匀强电场,换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要求离子能最终打在QN上,求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