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4《草》精品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3.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4.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但是,请同学们记住的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在这些先烈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位,能否给大家介绍他的故事呢?(学生讲故事)今天我们再跟随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去结识一些为我们取得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的人们。

今天,我们学习王愿坚的《草》,看这篇小说里作者是怎样把红军战士过草地的艰难,又是怎样把周副主席和草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周副主席的伟大人格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焦灼.()薄.雾()愠.怒()惶.惑()湿漉漉
..()
蔫.巴()飒飒
..()抽噎.()一霎.()踉踉.跄跄.()
2.作者简介
王愿坚,现代作家。

1944年参加革命,1953年深入老根据地,采访了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

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

”本文就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他从1954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也有《七根火
柴》、《三人行》、《赶队》等反映长征路上战斗生活片断的;还有《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表现革命前辈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精神风貌的。

3.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高原。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

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多草甸、沼泽。

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四.自主活动,指导自学(学生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

2.请按照概括故事情节的脉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括这篇文章的结构。

【明确】开端—战士误食毒野草班长摸黑去报告(误食毒草)
发展—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持草求救)
高潮—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尝草辩识)
结局—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议草救人)
小结:由此来看,本文所展示的野草已不再是我们以前所读到的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草,也不是所看到的滚着晶莹的露珠的朝气蓬勃的草,而是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者一样要争夺红军战士生命的毒草,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还要以“草”为题呢?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常见的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感情发展变化、所见所闻等。

3.结合引文的内容,理解全文以“草”为题的作用。

【明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这篇小说描写了哪些人,作者想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主人公)?
【明确】周副主席(主人公)战士杨光(线索人物)
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
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

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毒草而中毒的险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野草,而且亲口咀嚼野草,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五.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杨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明确】立刻惊住(因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惶惑(疑惑而不知所措)、不安(心神不定而深感内疚)、大吃一惊、心头像刀在绞
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的描绘了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复杂的心情变化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2.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明确】动作: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闭住、抖动、吐掉、还给
神态: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眉头
这些词语,充分地表现了作为红军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贵品质和伟人的气度。

3.请你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一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4.说说你以前对周副主席的有哪些了解,结合本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的副主席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鉴赏文本
大家读完文本,周副主席的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语言虽平淡无奇,却使人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请大家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
1.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

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
【理解】周副主席指引红军战士要承认困难,更要能面对困难。

2.(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理解】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
..的心。

..战士的那颗伟大
【理解】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惟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七.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1.“总理的惊人之处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

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

……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

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

”—梁衡《大有大无周恩来》
2.以“吃草”为话题,联系今天的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2)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3)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4)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

”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

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5)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