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18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189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家庭酿果酒,一般不对果实进行严格消毒,主要是保留水果的原味
B. 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C. 果酒变酸可能是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化为醋酸
D. 工业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的毛霉主要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我国科研人员将大鼠孤雄单倍体干细胞和小鼠孤雌单倍体干细胞相互融合;获得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过程如下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项技术说明大鼠和小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 单倍体囊胚由卵子或精子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
C.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来自于囊胚中的滋养层细胞
D. 体外培参AdESCs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干扰素等
3、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

如图甲是醋酸发酵装置,乙是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仍然有气泡产生
B. 中期闻到酒香,说明醋酸菌先发酵产生乙醇,再将其转化为乙酸
C. 当O2、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
D. 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②
4、如图表示获得能分泌人生长激素奶牛的克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A中只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
B. 重组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细胞A完全相同
C. 细胞B是卵母细胞,①过程表示去核处理
D. 进行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5、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既有相同点,又有本质的区别。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前者面临伦理问题,后者不会面临伦理问题
B. 两者都涉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C. 前者为了产生新个体,后者为了治疗疾病
D. 我国对生殖性克隆人的态度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6、下列关于生物技术与伦理问题的正确观点是()
A. 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筛选早期胚胎性别,设计试管婴儿
B. 基于科学和理性讨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C. 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D. 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
7、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绿色荧光蛋白(GFP)激发;发出绿色萤光。

研究人员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GFP基因连接,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并将其插入质粒PO,构建了重组质粒P1。

下图为P1部分结构和限制酶酶切位点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将L1-GFP融合基因插入质粒PO时,使用了E1、E2和E4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可借助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的克隆牛
C. 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该融合基因是否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
D. 若在某转基因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该细胞中完成表达
8、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 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 B的正确操作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后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
D. 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 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10、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N2的细菌,将玉米种子用自身固氮菌拌种后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步骤①土样应取自当地表层土壤;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
B. 自生固氮菌是自养型生物,不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土壤悬浮液中的菌体数
C. 步骤②需充分振荡20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
D. 步骤④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该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
1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 ______ 核移植(比较容易)和 ______ 核移植(比较难)。

12、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 _____ ,并且可以 ______ ,使目的基因能够 ______ 作用。

13、原核基因采取 ______ 获得,真核基因是 ______ 。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______ 和 ______ 。

14、假设PCR反应中,只有一个DNA片段作为模板,请计算在30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个这样的 _______ 个DNA片段,一共需要加入 ______________ 个引物。

15、95%的 ______________ 以使DNA析出,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的丝状物的颜色是 ____________ 。

获取的丝状物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 mol/L浓度的NaCL溶液的试管中,使丝状物重新溶解。

16、有时还需进行 ______ 的鉴定。

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 ______ 。

17、科学家采用定点诱变的方法构建T4溶菌酶的新蛋白质,发现其中一种新蛋白质的第9和第164位氨基酸残基被转换为半胱氨酸残基,并形成一个二硫键。

这种新蛋白质的热稳定性会有什么变化?这项技术的要点是什么? 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
18、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移植器官工厂是目前基因工程取得实际应用成果非常多的领域。

( )
A. 正确
B. 错误
19、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选择性必修3P108)( )
A. 正确
B. 错误
评卷人得分
五、实验题(共3题,共24分)
20、(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 ______ 、 ______ 和渗透压等条件。

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 ______ 、 ______ 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________ (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______ ;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__________ 。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_______ 。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____________ 。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_________ 。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_______ 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21、干燥综合征(S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其中以SSB抗体特异性最强。

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SSB蛋白及利用SSB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RNA通过①过程获得cDNA需要 ________ 酶。

已知真核生物mRNA在3'端加有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保护尾部不被降解。

为了针对性获得cDNA,应如何设计逆转录第一步时的DNA引物 ______ ,设计引物的目的是 ______ 。

(2)为确保与pET41a质粒定向连接,对逆转录得到的cDNA扩增时,应在相应引物的 _______ (填“5'”或“3'”)端加上 ______ 酶切位点。

(3)③过程用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 ______ ,然后将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在添加 _______ 的培养基(A)上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再利用无菌膜同位置转移到添加 ______ 的培养基(B)上培养,收集 _______ 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将菌体破碎处理;筛选得到SSB蛋白。

(4)将改造后的大肠杆菌生产的SSB蛋白注入到小鼠体内是为了检测该蛋白是否具有抗原性,则后续实验内容应
为抽取小鼠血液 _______ 。

22、四尾栅藻是一种淡水藻类;繁殖快;适应性强,可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之一。

为提高四尾栅藻油脂含量,研究人员将从含油量高的紫苏中获得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1)与pBI121质粒构建表达载体,经转化成功获得高产油脂四尾栅藻,主要研究过程如下图,其中DGAT1-F
(5'-GCATCTAGAATGGCGATCTTGGACTC-3')和DGAT1-R(5'-CGGATCCCTACCTTGCACTAGCTTTTC-3')是以DGAT1基因为依据设计的一对引物,1acZ基因编码产物在X-ga1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需要的酶有 ____________ ,过程②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2)研究中,在保存DGAT1基因时,将克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 。

①稳定保存②准确复制③快速表达④方便取用
(3)过程③经转化的大肠杆菌通过 ____________ (方法)接种到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为筛选获得目标菌株,培养基应加入的成分有 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简要操作过程
初筛培养经转化后的四尾栅藻接种于含① ____________ 的BG11固体培养基并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培
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生长情况

____________ 在BG11固体培养基上分别挑取数个单藻落接种至BG11液体培养基中光照摇床培养,编号备

PCR验证收集四尾栅藻藻体,提取基因组DNA,以DGAT1-F和DGAT1-R为引物,进行PCR验证,未转
化的四尾栅藻作对照
油脂含量测定利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③ ____________ 的油脂含量结果处理统计并比较PCR验证结果及藻体中油脂的含量
评卷人得分
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
23、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夜盲症和于皮症;也是常用的食品色素。

为了提高胡萝卜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某科研人员试图从蓝细菌(蓝藻)中提取胡萝卜素,实验流程如下∶取少量污泥样品,先后在光照强度为 2kLux 和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反复交替进行液体培养和固体平板培养,最后取少量的液体培养液进行浸提;离心、干
燥和萃取,得到样品并进行胡萝卜素鉴定。

请回答∶
(1)在培养蓝细菌的过程中,实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不需要添加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______ 。

(2)若需对蓝细菌进行活菌计数,则固体平板培养过程应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 。

若培养液的稀释倍数不够,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
(3)从干燥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法,萃取剂一般选用石油醚,主要原因有 _______ 、 ______ 。

(4)对萃取液进行浓缩之前,还必须对萃取液进行过滤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B
【分析】
【分析】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
A;家庭酿果酒;一般不对果实进行严格的消毒,主要是保留水果的酵母菌原种,A错误;
B;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

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B正确;
C;乳酸菌不能将乙醇直接转化为醋酸;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错误;
D;传统工艺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工业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的毛霉是接种而来,D正确。

故选B。

【点睛】
2、B
【分析】
【分析】
分析题图:小鼠的卵细胞体外培养到囊胚时期;取内细胞团细胞培养成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取大鼠的精子体外培养到囊胚时期,取内细胞团细胞培养成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两种胚胎融合成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

【详解】
A;生殖隔离是指两个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题中所述技术不能说明大鼠和小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单倍体囊胚可由卵子或精子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B正确;
C;滋养层将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因此,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团,C错误;
D;体外培参AdESCs不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干扰素;需加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D错误。

故选B。

3、B
【分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若发酵初期不通入气体;酵母菌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正确;
B;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
C;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C正确;
D;果酒制作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逐渐下降,进行果醋发酵后,产生的醋酸也使pH下降,所以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②,D正确。

故选B。

4、C
【分析】
【分析】
细胞核移植: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核移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母细胞内的技术。

具体程序是:(1)核供体准备:将胚胎或体细胞制成单个胚胎细胞或单个体细胞。

(2)核受体:卵母细胞的去核。

(3)核移植:将单个胚细胞或体细胞注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

(4)细胞融合:将二者在一定融合条件下进行融合;而后培养。

(5)核移植后卵母细胞的激活:将融合后的胚胎在一定条件下激活并培养。

(6)核移植胚胎培养:核移植胚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进行移植或冷冻保存。

【详解】
A;细胞A中除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外;还含有奶牛自身基因,A错误;
B;重组细胞保留了细胞A的核遗传物质和细胞B的细胞质内遗传物质;B错误;
C;图中为核移植过程;细胞B是受体细胞,即卵母细胞,需要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C正确;
D;进行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清除细胞的代谢产物;防止其对自身造成危害,D 错误。

故选C。

5、A
【分析】
【分析】
1;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

即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目的是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

与此相对的是研究性克隆或医学性克隆,指的是产生研究所用的克隆细胞.不产生可独立生存的个体。

2;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

【详解】
A;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涉及伦理问题;我国政府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也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A错误;
B;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要进行体细胞移植;故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两种技术都涉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B正确;
C;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而治疗性克隆是为了治疗疾病,C正确;
D;我国允许生殖性克隆动物;用于科学研究,但我国对生殖性克隆人的态度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D正确。

故选A。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6、B:C
【分析】
【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我国反对以克隆人为目的任何实验和举动;主要是基于以下四方面的伦理考虑:
1;克隆人是对人权和人的尊严的挑战;
2;克隆人违反生物进化的自然发展规律;
3;克隆人将扰乱社会家庭的正常伦理定位;
4;克隆人的安全性在伦理上也难以确认。

【详解】
A;设计试管婴儿性别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背伦理道德,我国不允许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筛选早期胚胎性别,A错误;
B;基于科学和理性讨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B正确;
C;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正确;
D;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和环境安全,D错误。

故选BC。

7、B:D
【分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A;将L1-GFP融合基因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El和E4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错误;
B;可借助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的克隆牛;B正确;
C;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该融合基因是否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C错误;
D;若在某转基因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该细胞中完成表达,D正确。

故选BD。

8、A:D
【分析】
【分析】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图中首先利用培养基扩增菌体,然后在涂布在平板上,再通过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分别是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利用培养基的种类便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突变株。

【详解】
A;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②④中含有菌落,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中影印处无菌落,③为基本培养基,A正确;
B;紫外线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而A操作即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已经突变菌株的浓度(A操作不能提高突变率),即增加突变株的数量,B错误;
C;B操作是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C错误;
D;从图中可看出;D在③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D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正确。

故选AD。

9、A:C
【分析】
【分析】
果酒;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以防葡萄汁流失及污染。

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且不要太干净,以防洗去野生型酵母菌。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方法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详解】
A;果酒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而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符合题意;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均需要对发酵瓶消毒;均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B不符合题意;
C;在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液体表面不能形成菌落,C符合题意;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适宜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有氧环境,适宜温度为30~35℃,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0、A:C:D
【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

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
A;自生固氮菌是需氧型生物;步骤①土样应取自表层的土壤,步骤③中的稀释梯度分别为10,100,1000倍,所以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A正确;
B;自生固氮菌是异养型生物;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来计数土壤悬浮液中的菌体数,B错误;
C;步骤②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C正确;
D;步骤④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该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氮气,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
11、略
【解析】
①. 胚胎细胞②. 体细胞
12、略
【分析】
【详解】

【解析】
稳定存在遗传至下一代表达和发挥
13、略
【分析】
【分析】
【详解】

【解析】
直接分离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化学合成法14、略
【分析】
【分析】
【详解】

【解析】
2030×2 2030×2-2
15、略
【分析】
【分析】
【详解】

冷酒精白色 2
16、略
【分析】
【分析】
【详解】

【解析】
个体生物学水平抗虫性状。

17、略
【分析】
【详解】
蛋白质形成二硫键,使蛋白质的结构更加稳定,因此T4溶菌酶的热稳定性会提高。

这项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其步骤为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解析】
会提高T4溶菌酶的耐热性。

这项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该技术的要点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
18、B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