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作为社会主要的人才培养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教育、引导、服务和管理等途径,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其角色定位对如何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实践育人是近年来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
实践教育是思政工作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关键途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扮演好“引路人”、“助教师”、“培育人”的角色。
首先,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让学生站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来看待自己和面对社会,帮助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接触外部社会,了解社会更为真实的面貌,增长知识面,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其次,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扮演好“助教师”的角色。
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扮演者恶补知识的角色,但在思想上难免会出现迷茫、烦躁的情况。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发挥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育人经验,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得到实践锻炼,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再者,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扮演好“培育人”的角色。
对于学生来说,高校不仅仅是纯粹的学习场所,更是一个综合性的育人机构。
在此种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提供更为全面的培养,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方面,让学生在高校经受一番锻炼后,能够凭借自身优秀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成为未来的社会发展骨干。
总体上,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扮演好“引路人”、“助教师”和“培育人”的角色。
只有通过认真贯彻实践育人的思想,并发挥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育人经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育学生,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将继续践行实践育人理念,积极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