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法施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击法施工工艺
预应力锤击法施工的工序如下:
底桩就位—>对中、调直—>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再接桩—>打至持力层—>收锤。
1、底桩就位
由于管桩节长较短,重量相对于方桩来说较轻,因此一般采用单点吊将管桩吊直,先将管桩头部插入桩锤下面的桩帽套内,再用人工扶住管桩下端将管桩桩尖(靴)在白灰圈内就位。
需要注意:在底桩就位前,应先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2、对中、调直
底桩就位后对中、调直这道工序对成桩质量起关键作用。
如果底桩不对中,那么成桩后的桩位偏差肯定会超过规范要求。
“调直”使桩身垂直(斜桩要求达到设计倾斜角度),使桩身、桩帽和桩锤的中心线重合。
如果桩身未调直就开锤,不仅桩的垂直度会超出《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要求,而且会发生偏心锤击,将桩头(顶)打裂击碎。
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管桩调直后才能开锤。
必要时,宜拔出重插,直至满足要求。
测量管桩桩身包括打桩架导杆的垂直度,可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架15m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察,也可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个线锤进行观察校正。
另外,每台打桩机尚应配一把长条水准尺,随时量测桩身垂直度。
3、锤机沉桩
在开始锤击底桩时,落距要较小,当入土一定深度并保持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沉桩。
在打桩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持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也即三体中心线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如有偏差要及时纠正,尤其对底桩的垂直度控制更要严格。
这不仅是为了保证成桩的垂直度,也是为了防止管桩受偏心锤击而被击碎的一条重要的施工控制措施。
4、收锤
当桩尖(靴)被打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时,施工人员即可考虑终止锤击。
由于过早停打,则桩的承受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过早收锤,桩身、桩头可能被打坏。
因此,在停锤之前,施工人员一般需获得桩身最后十击贯入度及最后1m沉桩锤击数等各种沉桩信息,如果符合事先确定的停打条件,就可收锤停打。
锤击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桩帽及垫层的设置。
(2)自始至终保持桩身垂直,力戒偏打。
(3)保证管桩接头的焊接质量。
(4)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多节管桩,每根桩宜连续施打,并一定性完成;
(5)承载力较大的摩擦端承桩,送桩深度一般不宜超过2m。
(6)围护结构深基坑中的管桩,宜先打工程桩再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