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______,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2)蒹葭采采,______。

(《诗经·秦风·蒹葭》)
(3)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卖炭翁》中,“______,______”通过反常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老翁的悲惨境遇。

(6)《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用鱼儿的数量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7)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小题。

(6分)
徽州之美,若比作花儿,觉得都不太合适。

小巷里,见到金黄的凌xiāo花,从班驳的粉墙头上露出脸儿来。

不仅绚烂美好,但只是人间的一季春色。

徽州更像是一棵五百年的白果树,开阔静气,静默不语。

她立在村头,枝干粗壮,翠衣蹁跹.,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

白果树也称银杏树,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

白果树在秋天里落了叶,树下一片璀.璨的金黄,捡起来一片片金色的小扇子,夹在书里做书签,清雅静美之极。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凌xiāo( )花蹁跹.( )璀.( )璨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 _”,正确写法是“__ _”。

(3)文中画线句子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 _”改为“_ __”。

(4)文段主要运用了__ _和_ _的修辞手法。

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6分)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叙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品圈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奇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着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4.学完本文后,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3分)
(1)“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_____。

(2)小娜同学准备在本次主题班会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一则关于“国际和平日”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A】2001年9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2年起,将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

决议中提到:“宣布以后,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活动。


联合国的会徽上画着和平鸽和金色的橄榄枝,它们都象征着和平,但你知道它们象征意义的来历吗?《新约全书》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上帝告诉诺亚:洪水快来了,诺亚赶紧和他的儿子造了一艘大船,叫作方舟。

【B】当洪水漫来的时候,诺亚一家登上了方舟,却把许许多多动物也带上了船,方舟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漂荡了好些日子。

终于,雨停了,诺亚放出鸽子打探情报。

不久,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一片鲜嫩的橄榄枝叶,诺亚知道洪水已开始退去,平安就要到来。

【C】从此,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

①【A】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__________。

①【B】处画线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改为“__________”。

①【C】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修改: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21分)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
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9月有 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台风降雨量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

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
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台风中心的高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中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

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7.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8.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9.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二】(17分)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

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

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

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

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

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

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

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

”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

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

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

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

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

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⑪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10.选文中景物的特点随立足点变化而变化,阅读选文填写下面表格。

11.请赏析“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
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
..在巨大的冰谷中,一列小小身影。

”一句中“蠕动”的表达效果。

12.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13.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七、对比阅读
【三】(17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狠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狠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狠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①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②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内,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欻:忽然。

①昧爽:天将明,黎明。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①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
①屠即径归________
①逡巡近之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①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16.两篇文章中狼的形象都很鲜明突出,如“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________,从“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可见狼的________。

三、作文(55分)
17.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不管曾经是贫穷还是富裕,在那片土地上永远盛开着天真、快乐、幸福、甜蜜的花朵,值得用一生去回忆。

美好的童年对你来说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回忆起来,你会觉得有太多的东西留在那个花园里。

请将题目“留在童年花园里的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①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1)窈窕淑女(2)白露未已(3)拣尽寒枝不肯栖(4)一任群芳妒(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7)如三月兮
2.霄xiān cuǐ班驳斑驳不仅虽然比喻拟人
3.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B
4.(1)攻打(2)应删掉“联合国大会”的书名号却而且(并且)应在“象征”后面加上“和平”
5.D
6.①带来降水。

①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①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

①用风力发电,节约原煤。

①有利于鱼群生长。

①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7.不能去掉。

文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8.打比方。

用“江河中的涡旋”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9.主旨: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

10.①看到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②接近冰山;③进入冰塔林,置身于冰窟。

11.蠕动,缓慢挪动,既写出人们在冰谷中行走得艰难缓慢,也对比写出冰塔林的辽阔、雄伟。

1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窟内冰体的形状千姿百态。

表达了作者对奇特美景的喜爱和对大自然伟大、神秘的赞叹。

13.结构上,总结全文、收束全文。

内容上,既写出格拉丹东环境险恶,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也表现出人类探索与发现的勇气与意义。

14.像狗似的;从容、悠闲;径直;迟疑徘徊
15.①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①爬到树上去捕鱼,狼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真是可笑啊!
16.狡猾(狡诈);贪婪
17.留在童年花园里的回忆
在我家楼下,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不大,不过却是我的天堂。

花园里有许多品种的花卉,有粉得可爱的桃花、洁白如玉的玉兰、颜色多变的木芙蓉、清秀可人的月季……那里还有一棵高大的榕树,它可是花园里每一朵花的护花使者。

刚种上木芙蓉时,我才六岁,还不懂木芙蓉会变色。

有一次,在和小朋友说那种花最美
的时候,我说是雪白的木芙蓉,结果她们都不信,我就带她们去看木芙蓉。

到了花园,我指着那些怒放的木芙蓉说:“看吧,就是这个。

”果然不出我所料,个个都说好看。

可是,有一个伙伴说的话却让我很惊讶,她说:“ 这些花真好看,而且是我最喜欢的粉红色。

”听了这句话,我很诧异:“粉红色?可我今天早上看到的是白色的呀?”我认真看,芙蓉花真的变成粉红色的了。

顿时,伙伴们鸦雀无声,个个都望着我。

终于,有人发话了:“今天,我正要去找你们的时候,看到一个叔叔,他拿着油漆桶,上面还写着粉红色呢。

我猜,会不会是他给花染了粉红色,”大家听了这句话都点头同意。

然后,我又提议了:“那个叔叔给花染上颜色,我们就帮着洗掉吧。

”大家觉得主意不错,就纷纷回家拿来水桶和抹布。

结果,花没洗成,却把花弄残了。

回家,我把我的"英雄事迹"告诉了妈妈,很傻很天真的我本以为能继写雷锋日记,可是,唉……不过幸好只洗了一棵花,不然后果很严重滴。

春天过去,夏天过去,秋天又来了,木芙蓉花又开了,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

给木芙蓉洗澡的傻事,我再也不会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