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H负荷计算公式(考虑PS寻呼)

合集下载

3.TD-LTE无线网络分场景优化

3.TD-LTE无线网络分场景优化
2
公共控制信道资源优化
一、公共控制信道资源优化目标
随着话务和数据业务流量的迅速增长,在某些话务密集和数据流量较大的区域由于公 共控制信道(CCCH)的瓶颈问题,出现了寻呼拥塞,造成用户被叫接不通的情况。在局 部区域CCCH 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各地区场景的CCCH 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估,并且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 网络的负荷均衡,是CCCH资源优化的关键。
8
公共控制信道资源优化
公共控制信道资源优化场景与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话务模型的特点,以下区域需要关注公共控制信道资源情况: 校园区域由于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相对比较集中,形成高话务、大流量的情况。加上对 类似手机QQ等信令交互频繁的业务需求较多,容易造成区域性CCCH资源不足。 商业区域对数据业务需求大,表现为有大量的PS 立即指配产生,立即指配优先级高于 寻呼,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寻呼拥塞。 密集城区人流多而且人的流动性大,频繁的位置更新也会造成寻呼拥塞。
因此,对各地区场景的SDCCH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估,并且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 业务的正常运转,是SDCCH资源优化的关键。
13
SDCCH 资源优化
二、SDCCH资源评估方法
SDCCH 资源评估方法 从资源的角度来说,评估SDCCH资源的指标为SDCCH拥塞率:
SDCCH拥塞率 = SDCCH溢出总次数(含切换) / SDCCH试呼总次数
修改寻呼策略 将二次寻呼策略修改为Local 寻呼。由于软交换MSC Server 容量大,一般下属4个BSC ,二次寻呼为Global寻呼时,MSC Sever将在4个BSC下做二次寻呼,因此软交换BSC 的二次寻呼远高于其他网元,有可能造成忙时寻呼拥塞。

华为2G设备寻呼容量初步分析

华为2G设备寻呼容量初步分析

华为2G设备寻呼容量初步分析本文主要以五一保障参数为数据来源进行寻呼量估计与分析,一些个人见解与分析,不足不正之处,还望指正。

寻呼估计时需要主要分析点为三个接口,A接口、A-bis接口以及空中接口,需要调整各个接口的参数,尽量保证负载正常的情况下能达到正常寻呼的要求。

以下将对华为2G设备的几个接口的参数进行分析。

1.A口:BSC6000 BSC级参数:“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内最大消息数”(单位:次)定义了华为2G设备BSC的寻呼流控门限。

具体含义:该参数表示每一个“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内,BSC最大能处理的A 接口寻呼消息数。

每到一个“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BSC启动一个定时器,每收到一条来自A接口的寻呼,计数器加1。

“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内,如果BSC收到的A接口寻呼数大于“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内最大消息数”,以后的寻呼消息都丢弃,直到当前时间到达一个新的“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

华为设备“寻呼消息到达率统计周期”为1000ms,即1s。

参数缺省设置160次,现网BSC设置值为300次,华为推荐保障设置值为380次。

但是华为提供的BSC6000数据配置资料中指出,BSC6000的最大寻呼处理能力为330次/秒,因此该参数设置高于330次没有意义的。

以五一休博园统计最高寻呼时间为例(BSC141下仅有1个Lac):可以看到,MSC下发的寻呼消息,BSC的CPU全部处理并下发,没有产生丢弃,从以上推断,最高寻呼时段,A口的寻呼次数低于330次/秒。

因此在大型活动保障时,需考虑单个BSC下存在多个LAC的情况,确保所有LAC的寻呼量峰值不超过330次/秒。

2. A-bis 口:虽然BSC6000的最大寻呼处理能力为330次/秒,但是BSC 单框负载寻呼极限为120次/秒,所以无论LAC 小区跨框或者不跨框,也不论单个LAC 配置多少个BSC 框,对于华为2G 设备而言,单个LAC 的最大寻呼能力为120次/秒,超出部分将被丢弃。

负荷计算公式精编版

负荷计算公式精编版

负荷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一.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 单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dPe Q30=P30tanφ S30=P30/cosφI30=S30/2. 多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p∑P30,i Q30=K∑q∑Q30,iS30=(P²30+Q²30)½ I30=S30/注:对车间干线取K∑p=~K∑q=~对低压母线①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K∑q=~②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K∑q=~3.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①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 Pe=PN(εN)½ =Sncosφ(εN)½为电焊机的铭牌容量;εN为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cosφ为铭牌规定的功率因数. )②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Pe=2PN(εN)½二.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地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的平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容量如何分配,单相设备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1.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Pe=φ ( φ最大单相设备所接的容量)2. 单相设备接于线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①接与同一线电压时Pe=.φ②接与不同线电压时 Pe=+P2Qe=φ1+P2tanφ2设P1>P2>P3,且cosφ1≠cosφ2≠cosφ3,P1接与UAB,P2接与UBC,P3接与UCA.③单相设备分别接与线电压和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首先应将接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接与相电压的设备容量,然后分相计算各相的设备容量和计算负荷.而总的等效三相有功计算负荷为其最大有功负荷相的有功计算负荷φ的3倍.即P30=φ Q30=φ5施工用电准备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

第4讲 负荷计算

第4讲 负荷计算

第四讲负荷计算(第二章)当我们为一台或一组电动机选配开关、变压器、电缆和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时,首先要知道这一台或一组电动机的功率和电流,计算一台或一组电动机的功率和电流叫做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正确选择开关、变压器、选择电缆截面的基础。

负荷计算要计算的参数有三个:一是负荷的有功计算功率,用P ca表示,它是负荷在运行时实际需要的长时最大有功功率,单位是千瓦(kW)。

二是负荷的视在计算功率,用S ca表示,它是负荷在运行时实际需要的长时最大视在功率,单位是千伏安(kVA),用来选择变压器容量。

三是最大长时工作电流,用I ca表示,它是一台或一组电动机在实际运行时的最大长时电流,单位是安(A),用来选择开关和电缆截面。

一、负荷计算下面,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负荷计算的方法:1.一台电动机的负荷计算通常我们能够从铭牌知道一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N 和额定电流I N,则P ca = P NI ca = I N在生产现场常常会只知道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而不知道额定电流,这就需要迅速的估算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估算公式如下: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V时,I N = 2P N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660V时,I N = 1.15P N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1140V时,I N = 0.66P N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6kV时,I N = 0.1P N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10kV时,I N = 0.058P N公式中的P N单位是kW。

例2-1:有一台额定电压为660V,额定功率为40kW的电动机,试估算其额定电流。

解: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660V时,I N= 1.15P N,把额定功率等于40kW代入公式,I N = 1.15 * 40 = 46(A)2.一组电动机的负荷计算设一组电动机有n 台,每台的额定功率已知为P N1、P N2、P N3···P Nn 。

则总额定功率为:ΣP N = P N1 + P N2 + P N3 +···+ P Nn但是这一组电动机在生产运行时,一般不会同时工作,同时工作的电动机也不会同时满载,因此实际需要的功率P ca 总小于ΣP N 。

计算负荷的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的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的计算方法计算负荷的计算方法负荷曲线是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一、日负荷曲线:负荷在一昼夜间(0~24h)变化情况。

制作:(1)以某个监测点为参考点,在24h中各个时刻记录有功功率表的读数,逐点绘制而成折线形状,称折线形负荷曲线。

(2)通过接在供电线路上的电度表,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半小时)将其读数记录下来,求出0.5h的平均功率,再依次将这些点画在坐标上,把这些点连成阶梯状的是阶梯形负荷曲线。

年负荷曲线又分为年运行负荷曲线和年持续负荷曲线。

年运行负荷曲线可根据全年日负荷曲线间接制成。

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绘制,要借助一年中有代表性的冬季日负荷曲线和夏季日负荷曲线。

绘制方法如图2-2所示。

图2-2是南方某厂的年负荷曲线,图中P 1 在年负荷曲线上所占的时间计算为 T 1 =200t 1 +165t 2 。

其中夏季和冬季在全年中占的天数视地理位置和气温情况核定。

一般在北方,近似认为冬季200天,夏季165天;在南方,近似认为冬季165天,夏季200天。

图2-2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绘制(a)夏季日负荷曲线(b)冬季日负荷曲线(c)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三、负1.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1)年最大负荷P max 年最大负荷是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30 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 max 如图2-3所示,阴影为全年实际消耗电能,如果以Wa表示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则有:图2-3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图2-4 年平均负荷2.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1)平均负荷Pav 平均负荷就是指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功率的平均值。

年平均负荷P av, 如图2-4所示,阴影部分表示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W a ,则:(2)负荷系数KL 负荷系数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有功负荷系数K aL 和无功负荷系数K rL ,即有时也用α表示有功负荷系数,用β表示无功负荷系数。

一般工厂α=0.7~0.75,β=0.76~0.82 注意:对单个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组,有: N L P P K ?? 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P N 经过换算至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P e 来表示。

负荷的计算方法

负荷的计算方法

负荷的计算方法
咱先说说啥是负荷呢?简单来说,负荷就像是一个人能扛多少东西一样,在电的世界里,就是设备或者系统承受的电的压力之类的概念啦。

那计算负荷的方法有好几种呢。

一种比较常用的是需要系数法。

这就好比你要估算一群人能吃多少饭,你不能光看人数,还得考虑有些人吃得多,有些人吃得少。

在用电里呢,不同的设备它的用电情况不一样,有个需要系数。

你把设备的功率乘以这个需要系数,就大概能算出这个设备实际的负荷啦。

比如说一个大工厂里有好多机器,每个机器功率都标着呢,但是它们不可能同时都满负荷运转呀,所以乘以这个系数就比较靠谱啦。

还有一种叫二项式法。

这个方法就有点像你要把一件事情的基本情况和特殊情况都考虑进去。

它把负荷分成两部分来计算,一部分是基本负荷,就像是每天都要用到的电,另一部分是考虑到一些特殊时候突然增加的负荷,就像突然开了个大设备那种。

这两个部分加起来就是总的负荷啦。

在计算家庭的负荷的时候呢,也挺有趣的。

你得把家里的电器都列出来,像冰箱、电视、空调啥的。

冰箱功率不大,但是它是一直开着的,空调就不一样啦,夏天开的时候那可是用电大户。

你把每个电器的功率都算一算,再考虑到它们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就能算出家庭用电的负荷啦。

要是算不好,可能电表就会跳闸,那就尴尬咯。

宝子,负荷计算虽然有点小复杂,但是只要你把这些方法弄明白,就像解开一个小谜题一样,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呢。

不管是在工业上还是家庭里,准确计算负荷都很重要哦,不然可能就会出现电不够用或者浪费电的情况啦。

嘻嘻。

2.2负荷的统计与计算方法

2.2负荷的统计与计算方法
(2)短时运行工作制:
是指工作时间很短,停歇时间相当长的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如金属切削机床用的辅助机械(横梁升降、刀架快速移动装 置等)、水闸用电机等。
(3)断续周期工作制:
是指有规律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反复运行的用电设备 的工作制。如吊车用电动机、电焊用变压气等。
为表征其断续周期的特点,用整个工作周期里的工作时间 与全周期时间之比,即用负荷持续率(JC%)表示:
各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及功率因数由表2-1~表2-4查的。
计算负荷的求法: Pca K d PN PN —用电设备的总额定
容量 (2)需要系数法求计算负荷的步骤:
①PN2将,用…电…设)备分组,求各组用电设备的总额定容量。(PN1,
②查出各组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及对应的功率因数。 求各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2.2 负荷的统计与计算方法
一、计算负荷的概念: 通常把一年内最高日负荷曲线中30min平均负荷的最大值,称为
平均最大负荷(简称最大负荷,记作 Pmax ),并作为按发热条
件选择导线、电缆和电气设备的依据,它就是所要求的计算负
P 荷 。 ca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负荷,它持续运行所产生的热效应与按照 实际变动负荷长期运行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所以根据“计 算负荷”选择的导体及电器,能够满足实际运行中的导体和电器 的最高温升。
JC% tw 100% tw ts
tw --为工作时间
t s --为停歇时间

t t w
s--为工作周期,
二、 单台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求法
1、连续工作制的设备: 其额定容量作为计算负荷Pca:
Pca PN
2、短时运行工作制的设备: 求计算负荷时不记入此类设备

负荷计算精选全文完整版

负荷计算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负荷的确定负荷计算的方法对于一个尚未建立的供配电系统,其负荷曲线是未知的,也就无从直接得到计算负荷Pc,而要根据已有的同类型的用户的用电规律来进行预测。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利用系数法、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

(1)利用系数法需要系数Kd的确定建筑类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2)二项式系数法 二项式法认为计算负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所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平均负荷b ∑P N ,另一部分是少数大型设备(x 台)投入产生的负荷cP x 其中,b,c 称为二项式系数。

(3)利用系数,一般情况下,当用电设备组确定后,其最大的日负荷曲线也就确定了,要得到利用系数非常容易,常见的利用系数可查表得。

(4)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尚未确定,但需要做初步的负荷计算是,需要用这种方法。

常见的有: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法和住宅用电量指标法。

住宅同时系数推荐值负荷计算的步骤1、负荷线路上计算负荷(Pc6)的确定负荷线路上的用电设备多数是单台的,因此只需将设备的额定有功功率转化成设备功率后按如下公式计算:Un3Sc Ic6Qc Pc 6tan 6Pc622=+=•==Sc Pc Qc Pe φ式中 Pc6——负荷有功计算负荷,KW ; Qc6——负荷无功计算负荷,KW ; Sc6——负荷视在计算负荷,KW ; Ic6——负荷的计算电流,Un ——负荷的额定电压;2、配电支线上计算负荷(Pc5)的确定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通常将多台同类的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设置在一个支线上,只是这条支线上所连接的用电设备可以认为是同一个组,它们的需要系数值是相同的,在这个前提下支线上的计算负荷按照如下计算:Un3Sc Ic5Qc Pc 5tan 5Pe Pc522=+=•=•=∑Sc Pc Qc Kd φ式中 Pc5——支路上有功计算负荷,KW ; Qc5——支路上无功计算负荷,KW ; Sc5——之路上视在计算负荷,KW ; Kd ——支线上的需要系数 Ic5——之路上的计算电流, Un ——额定电压;3、馈电干线上的计算负荷(Pc4)的确定在确定馈电干线上的计算负荷时,可以按照每条支线的计算结果进行负荷计算,亦可以不按照支线的计算结果进行。

CCCH精细配置优化方案V10

CCCH精细配置优化方案V10

CCCH精细配置优化方案V10CCCH资源配置优化方案1 概述随着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小区的CCCH资源逐渐紧张,甚至局部区域出现严重的拥塞。

CCCH上承载着PCH和AGCH信令.如果CCCH拥塞,则会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度和网络性能指标,业务在初始阶段就被阻止了,即使无线环境良好,业务信道资源充足。

由于策略不同,CCCH阻塞可能只影响AGCH,或者PCH,或者两者都影响。

所以在信道管理算法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厂家关于AGCH/PCH信道管理算法,制定适应性的优化策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拥塞;另一方面,考虑承载大量的CCCH业务量的方法。

影响AGCH会导致小区的接入失败,如果影响PCH那么则会影响在本小区被寻呼的手机用户。

总之,CCCH是无线网络提供接入的初始环节,所以针对CCCH资源配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掌握不同厂家CCCH的管理算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信道配置优化的方法。

2 CCCH信道原理在空中接口,BCCH、SCH、FCCH和CCCH共同占用BCCCH载波的TS0时隙。

这几种信道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映射到TS0上。

BCCH TYPE定义BCCH、CCCH和SDCCH 的使用方式。

2。

1 复帧结构2。

1.1 NCOMB的复帧结构NCOMB模式下,一个完整复帧中有9个CCCH Block,如下图所示:2。

1。

2 COMB的复帧结构COMB模式下,一个完整复帧中有3个CCCH Block,如下图所示:2。

2 逻辑信道CCCH信道按照承载的信令类型不同又分为PCH和AGCH。

承载Paging消息是就是PCH信道,承载ImmAssignment消息时就是AGCH信道。

CCCH信道资源供AGCH和PCH共享。

AGCH信道用于CS域和PS域的立即指配.当用户进行一次主叫、被叫、位置区更新或收发短信等,就会触发一次相应的CS域立即指配;PS域立即指配对应的是一次TBF建立过程。

对于一些高话务和高数据业务的小区,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立即指配。

负荷计算知识点总结

负荷计算知识点总结

负荷计算知识点总结一、概述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负荷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负荷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负荷需求,为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荷预测、负荷分布、负荷曲线分析和负荷特性研究等。

负荷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包括短期负荷预测和长期负荷预测两种。

负荷分布是指负荷在电网中的分布情况,包括负荷点、负荷区和负荷中心等。

负荷曲线分析是对负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包括日负荷曲线、周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等。

负荷特性研究是对负荷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包括负荷的峰谷特性、季节特性和地域特性等。

二、负荷预测1.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是指对未来数小时至数天内的负荷需求进行预测。

短期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通过分析历史负荷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来进行预测,包括季节性、趋势性和周期性等。

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负荷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来进行预测,包括天气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神经网络模型是利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和激活函数来模拟负荷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灰色系统模型是通过灰色系统理论来对不完全信息的系统进行建模和预测。

2.长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是指对未来数年至数十年内的负荷需求进行预测。

长期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趋势分析法、经验推演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

综合评估法是通过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能源政策、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因素来进行预测。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趋势进行分析来进行预测,包括指数平滑法和趋势拟合法等。

经验推演法是通过对类似地区或类似行业的经验数据进行推演来进行预测。

系统动力学模型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建模来进行预测。

三、负荷分布1.负荷点负荷点是指电网中负荷需求较大的用户点,通常包括工业企业、商业综合体、大型市政设施和重要公共建筑等。

电气负荷计算方法与公式

电气负荷计算方法与公式

电气负荷计算方法与公式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确保电气线路和设备经济、安全地运行。

常用计算负荷的方法中有“需要系数”法,该法较简单、精确度较高,且是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电器负荷的计算确定了各用电设备容量之后,将各用电设备分类,即将感性负荷与纯阻性负荷分类。

现在民宅中的感性负荷主要有洗衣机、空调器、电冰箱、电风扇、荧光灯中的电感性镇流器;纯阻性负荷主要有电饭(火)锅、电热水器、电热取暖器、白炽灯、加热器等。

要进行分类计算。

有功计算负荷等于同类用电设备的容量总和乘以一个需要系数,即Pjs=Kx*∑Pe式中Pjs——有功计算负荷(kW)∑Pe——同类设备的总容量(kW)Kx——设备的需要系数,它表示不同性质的民宅对电器负荷的需要和同时使用的一个系数,与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使用效率、数量等因素有关。

附表是推荐值,仅供参考。

二、工作电流的计算由于各类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不完全相同,又存在感性负荷和纯阻性负荷,因此应分开计算。

1.计算电流Ijs=Pjs/Ucos∮式中Ijs——计算电流(A)Pjs——有功计算负荷(W)U——额定相电压(V)cos∮——功率因素(纯阻性负荷的电流与电压同相,即相位差角∮=0,功率因素cos∮=1)。

2.每相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计算Ia=Pjs/220Ir=Ia tg∮式中Ia、Ir分别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A)3.总的工作电流计算Ijs总=根号[(∑Ia)2+((∑Ir)2]式中∑Ia、∑Ir分别为该相线路上的有功电流、无功电流之和。

Ijs总——总的计算电流(A)计算好后,便可选择导线截面了。

照明回路计算的正确方法是:1.白只灯、卤物灯回路:a.单相回路:Pjs=Pd*Kx;Ijs=Pd*Kx/V;b.三相回路:Pjs=Pd*Kx;Ijs=Pd*Kx/3*V。

2.荧光灯等带有整流器的气体放电灯回路:a.单相回路:Pjs=Pd*Kx;Ijs=Pd*Kx(1+@)/V*CosΦ;b.三相回路:Pjs=Pd*Kx;Ijs=Pd*Kx(1+@)/3*V*CosΦ。

电机线负荷计算公式及解释

电机线负荷计算公式及解释

电机线负荷计算公式及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电机线负荷计算公式这事儿啊!你知道吗,这就好比是电机世界里的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了解电机运行的大
门呢!
电机线负荷啊,简单来说就是单位长度导线上通过的电流。

计算公
式呢,就是I=P/(1.732*U*cosφ)。

这里面的 I 就是线电流啦,P 是电机
功率,U 是线电压,cosφ 是功率因数。

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你得知
道走哪条路,带多少东西一样,这个公式就是告诉我们电机这条“路”
上电流该怎么分配。

比如说,有一台电机功率是 10 千瓦,线电压是 380 伏,功率因数
是 0.8,那我们就可以算一下线电流啦。

哎呀,这不就用上公式了嘛!
算出来的结果,就像是给电机做了一次“体检”,能让我们清楚知道它
的运行状况。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公式,那我们对电机的了解不就像无头苍
蝇一样乱撞吗?这可不行啊!它就像是我们了解电机的眼睛,让我们
能看得清楚、明白。

电机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啊,大到工厂里的大型机器,小到家里
的电器,都有电机的身影。

那它要是出了问题,可不得了!所以这个
线负荷计算公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啦。

我觉得啊,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我们掌握电机的秘密。

我们可得好好利用它,让电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这就是我对电机线负荷计算公式的理解,你呢,是不是也觉得很有意思呀?。

快速估算负荷计算公式

快速估算负荷计算公式

快速估算负荷计算公式在电力系统中,负荷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负荷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快速估算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系统工程师们经常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负荷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大小,以便合理地配置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往往需要进行快速估算负荷,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

快速估算负荷的计算公式通常基于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负荷特性,其中最常用的是功率平衡方程。

功率平衡方程是描述电力系统中功率平衡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通常表示为:P = Pgen Pload Ploss。

其中,P表示系统中的总功率,Pgen表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load表示负荷的消耗功率,Ploss表示系统中的损耗功率。

根据功率平衡方程,可以通过已知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和系统损耗功率,快速估算出系统的负荷消耗功率。

另外,对于交流电力系统,负荷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的影响。

功率因数是描述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关系的参数,通常表示为:cosφ = P / S。

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表示有功功率,S表示视在功率。

在实际工程中,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系统中的功率因数,以便合理地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的损耗。

除了功率平衡方程和功率因数的影响,负荷的计算还需要考虑系统中的动态特性和不确定性。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的消耗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需要考虑系统的动态响应和不确定性,以便更准确地估算负荷的大小。

在实际工程中,快速估算负荷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基于以上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进行推导和建立的。

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工程师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快速估算负荷,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

总之,快速估算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系统工程师们经常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通过合理地应用计算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估算负荷,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

12负荷计算2.1负荷计算涉及到的公式1tan nc d Nii c c c c P K P Q P S I φ=====∑ 式中 N P ∑: 总设备功率,单位为kW ;d K :需要系数;c P :计算有功功率,单位kW ; c Q :计算无功功率,单位kvar ; c S :计算视在功率,单位kVA ; tan φ:电气设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r U :电气设备额定电压,单位为kV ; c I :计算电流,单位为A ;2.2正常情况下的负荷计算例:1d 1P K 233053kW ni i P ===+=∑11Q P tg 530.7539.8kvar θ==⨯=2d 1P K 0.94036kW ni i P ===⨯=∑21Q P tg 360.4817.3kvar θ==⨯=3d P K 0.86106661032.5kW ni i P ===⨯+++++=∑()31Q P tg 0.4832.515.6kvar θ==⨯=4d 1P K 0.9109kW ni i P ===⨯=∑41Q P tg 90.48 4.3kvar θ==⨯=5d 1P K 70.9 6.3kW ni i P ===⨯=∑51Q P tg 0.48 6.33kvar θ==⨯=6d 1P K 0.45403031.5kW ni i P ===⨯+=∑()61Q P tg 0.8831.527.7kvar θ==⨯=7d 1P K 0.92018kW ni i P ===⨯=∑71Q P tg 0.48188.4kvar θ==⨯=8d 1P K 0.8433840561274.5575738978.4kW ni i P ===⨯⨯=∑(+++++++)81Q P tg 0.48978.4469.6kvar θ==⨯=9d 1P K 2162 6.589.5kW ni i P ====∑++91 Q P tg 1.7389.5154.8kvar θ==⨯=10d 1P K 0.7140140196kW ni i P ===⨯=∑(+)101Q P tg 1960.75147kvar θ==⨯=总有功功率:1P K 0.9533632.59 6.331.518978.489.51471305kWni i P ∑===⨯=∑总(+++++++++)总无功负荷计算:1Q K0.9539.817.315.6 4.3327.78.4469.6154.8147887kvar ni i Q ∑===⨯=∑总(+++++++++)总视在功率计算:S 1554kVA ===总P 1305cos ===0.84S 1554θ总总 2.3发生火灾时的负荷计算如下表()1P K 0.9150+39+144.4+4.2+2+15+19=336kW ni i P ∑===⨯∑总1Q K 0.95+++++259kvar ni i Q ∑===⨯=∑总(9329.3108.31.67.232.9)S 424kVA ===总2.4无功功率补偿根据表1计算负荷,cos =0.840.9θ<,需要无功功率补偿()()12=P 13050.650.48222var Q tg tg k υυ-=⨯-=补 选BW0.4-12-1电容器,22218.512N ==,取24台电容器补偿 补偿后的视在功率S 1436kVA ===总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 1305cos 0.911436θ== 1.5变压器选取补偿后的视在功率S 1436kVA 总=>1250kVA ,故考虑现有开关设备开断容量的限制选取两台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 同时工作。

用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公式

用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公式

用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公式1.长期工作制电动机的负荷计算P 1JS =P N2.反复短时工作制电动机的计算负荷P N =△NP jc jc'•253.用电设备组的负荷计算P 2JS = K ∑•1JS X P=K ∑•NX P(2).无功计算负荷•=22JS JS P Q ϕg t(3).视在计算负荷22222JS JS JS Q P S +=(4)计算电流NJS JS U S I •=322提高功率因数计算一. 供配电线路中的功率下损耗△322110)(3-⨯•+=R I I P Q P当输送的有功功率一定时:△3222110cos 13-⨯••=ϕU R P P二. 电容器电流和补偿容量的计算:1. 并联电容器电流计算按电容器的铭牌数据计算单相并联电容器三相并联电容器按电容器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单相并联电容器三相并联电容器3314.0PC U C I ••=2. 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个单台电动机别补偿容量的计算m U I Q 003=机械负荷惯性较大的电动机的补偿容量0)5.13.1(Q Q C -=机械惯性较小的电动机补偿容量0)19.0(Q Q C -=设备组补偿无功容量的计算⎪⎪⎭⎫ ⎝⎛---=1cos 11cos 12221ϕϕP C P Q 或 ()c P P C q P tg tg P Q =-=21ϕϕCNCNCN U Q I =PC U C I ••=314.0CNCNCN UQ I 3=。

负荷计算与短路计算总结

负荷计算与短路计算总结
e N
吊车电动机组: P e 2P N FC 3、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1)同时系数的确定: 车间干线取:K∑p=0.85~0.95 K∑q=0.90~0.97 低压母线取: a、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 K∑p=0.80~0.90 K∑q=0.85~0.95
b、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 K∑p=0.90~0.95 K∑q=0.93~0.97 2)总计算负荷的确定: a、总的有功计算负荷: 30 p 30
负 荷 计 算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1、连续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设备在恒定负荷下运行,且 运行时间长到足以使之达到热平衡状态。 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设备在恒定负荷下运行的时 间短,而停歇时间长。 3、短续周期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设备周期性地时而工作, 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 1)负荷持续率(暂载率)FC:
QC 650 (tanarccos0.63 tanarccos0.92) K var 525 K var QC 530K var 取:
3、补偿后的变压器容量和功率因数 : 补偿后变电所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2 2 S30 650 (800 530 ) KVA 704 KVA
24.1KW S30 48.2 KVA 0.5 计算电流 : 48.2 KVA I 30 73.2 A 3 0.38KV
2、设备容量的计算: 1)对一般连续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 就是设备组所有设备(不含备用设备)额定容量之和。 2)对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 电焊机组: P P FC SN cos FC
因此补偿后变压器容量可选为800kV· A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 :

负荷计算和负荷电流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和负荷电流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和负荷电流计算方法负荷概述负荷计算目的和意义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负荷的统计计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负荷计算结果对供电容量报装、选择供配电设备及安全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的作用。

负荷计算的目的是:计算变配电所内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及视在功率,作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计算流过各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熔断器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设备的依据。

计算流过各条线路(电源进线、高低压配电线路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线路电缆或导线截面的依据。

计算尖峰负荷,用于保护电器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电动机的启动条件。

负荷计算方法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确定用电设备的负荷,其中需要系数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最为简便;而二项式系数法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且各台设备容量差别大的分支干线计算负荷时比较合理;在建筑配电中,还常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统计计算负荷。

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负荷计算原则进行负荷计算时,应按下列原则计算设备功率:对于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

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交流输入功率。

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

当消防用电的计算有功功率大于火灾时可能同时切除一般电力、照明负荷计算有功功率,应按未切除的一般电力、照明负荷加上消防负荷计算低压总的设备功率、计算负荷。

否则计算低压总负荷时,不应考虑消防负荷。

当消防负荷中有与平时兼用的负荷时,该部分负荷也应计入一般电力、照明负荷。

单相负荷应均衡分配到三相上,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时,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举例电线负荷电力系统中的负荷一般是指的有功功率,而我们口头上长说的电线的负荷,一般是指它能承受的电流值,目前1KW相当于2A的电流。

推荐--2-3 负荷计算方法

推荐--2-3 负荷计算方法

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检查人数并做好记录。

教学回顾:设备容量的确定课题引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设备容量的确定,对负荷的额定功率进行了简单的计算。

本节我门将学习负荷的计算方法,来对负荷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授课内容:§2—3 负荷计算的方法一、什么是计算负荷?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的负荷时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二、计算负荷的方法教师巡视并记录复习提问学生回答讲述讲解公式中个字母表达的含义举例讲解1、计算负荷的估算法(1)单位产品耗电量法有功计算负荷为:式中,Wa为全年电能,Wa=a·m,m为年产量,a为单位产品的耗电量;Tmax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2)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若已知车间生产面积S(㎡)和负荷密度指标ρ(㎞/㎡)时,车间平均负荷为: Pav=ρ*S,车间计算负荷为:2、需要系数法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式中,Kd即为需要系数;PC为计算负荷;Pe为设备容量。

需要系数可表达为:式中,为用电设备效率;KL为负荷系数;ηwL为线路平均效率;K∑为用电设备组的同时系数。

(1)单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学生先看后回答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讲解书上例题一变学生更好的理解式中,Kd为需要系数;Pe为设备容量;tgφ为设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例2-1 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有电压为380V的电动机30台,其总的设备容量为120kw。

试求其计算负荷。

解:查表可得,Kd=0.16 ~ 0.2(取0.2计算),cosФ=0.15, tgФ=1.73。

根据公式得: PC=KdPe= 0.2×120 = 24(KW) QC= PCtgФ= 24×1.73 = 41.52 (kvar)Sc= Pc/cosφ= 24/ 0.5 = 48 (kV A)(2)多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教师讲解式中,n为用电设备组的组数,K∑p、K∑q分别为有功、无功同时系数,Pci,Qci为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方法供电设计常采用的电力负荷计算方法有:需用系数法、二项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单位产品电耗法等;需用系数法计算简便,对于任何性质的企业负荷均适用,且计算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尤其对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较小,且用电设备数量较多的用电设备组,因此,这种计算方法采用最广泛;二项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大的场合,如机械加工企业、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等;利用系数法以平均负荷作为计算的依据,利用概率论分析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的关系,这种计算方法目前积累的实用数据不多,且计算步骤较繁琐,故工程应用较少;单位产品电耗法常用于方案设计;一、设备容量的确定用电设备铭牌上标出的功率或称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 N ,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额定的输出功率;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周期工作制三类;因而,在计算负荷时,不能将其额定功率简单地直接相加,而需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的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之为用电设备功率P N μ;一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对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有P N μ=P N 2-9二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相当长;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有P N μ=P N 2-10三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地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分钟;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可用“负荷持续率”来表征其工作性质; 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用ε表示100%100%t t T t t ε=⨯=⨯+ 2-11 式中 T ——工作周期,s ;t ——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s ;t 0——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s;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的设备容量,一般是对应于某一标准负荷持续率的;应该注意:同一用电设备,在不同的负荷持续率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的;因此,不同负荷持续率的设备容量铭牌容量必须换算为同一负荷持续率下的容量才能进行相加运算;并且,这种换算应该是等效换算,即按同一周期内相同发热条件来进行换算;由于电流I 通过设备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I 2Rt ,因此,在设备电阻不变而产生热量又相同的条件下,I ∝而在同电压下,设备容量P ∝I ;由式2-11可知,同一周期的负荷持续率ε∝t ;因此,P ∝即设备容量与负荷持续率的平方根值成反比;假如设备在εN 下的额定容量为P N ,则换算到ε下的设备容量P ε为:P P ε= 2-12 式中 ε——负荷的持续率;εN ——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P ε——负荷持续率为ε时设备的输出容量,kW;1.电焊机组电焊机的铭牌负荷持续率εN 有50%、60%、75%和100%等4种,为了计算简便与查表求需用系数,一般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因此其设备容量为N N cos cos P P S S ε=== 2-13式中 P N ——电焊机铭牌上的有功容量,kW ;S N ——电焊机铭牌上视在容量,kVA ;ε100——其值为100%的负荷持续率计算中取1;cos φ——铭牌的额定功率因数;2.吊车电动机组吊车电动机的铭牌负荷持续率εN 有15%、25%、40%和50%等4种,为了计算简便与查表求需用系数,一般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因此,其设备容量为2P P P ε== 2-14式中 ε25——其值为25%的负荷持续率计算中为;P N ——吊车电动机的铭牌容量,kW ;εN ——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例2-1 有一电焊变压器,其铭牌上给出:额定容量S N =42kVA,负荷持续率εN =60%,功率因数cos φ=,试求该电焊变压器的设备容量P ε;解电焊装置的设备功率统一换算到ε=100%,所以设备功率为例2-2 某车间有一台10吨桥式起重机,设备名牌上给出:额定功率P N =,负荷持续率εN =40%;试求该起重机的设备容量;解起重机应换算到ε=25%,因此设备容量为2239.6P P ε==⨯二、需用系数法对于用电户或一组用电设备,当在最大负荷运行时,所安装的所有用电设备不包括备用不可能全部同时运行,也不可能全部以额定负荷运行,再加之线路在输送电力时必有一定的损耗,而用电设备本身也有损耗,故不能将所有设备的额定容量简单相加来作为用电户或设备组的最大负荷,必须要对相加所得到的总额定容量∑P N 打一个折扣;所谓需用系数法就是利用需用系数来确定用电户或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方法;其实质是用一个小于1的需用系数K d 对用电设备组的总额定容量∑P N 打一定的折扣,使确定出来的计算负荷P ca 比较接近该组设备从电网中取用的最大半小时平均负荷P max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P ca =K d ∑P N 2-15在确定了设备容量之后,可分别按下列情况按需用系数确定计算负荷;1.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用电设备组是由工艺性质相同、需用系数相近的一些设备合并成的一组用电设备;在一个车间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用电设备分为若干组,再分别计算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计算公式为ca d N,ca N ca ca ca N kW kvar kVA ),P K P Q P S I S ϕ⎧=⎪=⎪⎪⎨⎪⎪=⎪⎩∑∑ t an , AQca 公式错误,需要再乘以K d 2-19 式中 P ca 、Q ca 、S ca ——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视在功率计算负荷;ΣP N ——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总额定容量,kW ;U N ——额定电压,V ;tan φ ——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I ca ——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电流,简称计算电流,A ;K d ——需用系数,由表2-2查得;例2-3 已知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动机 3台;4kW 8台;3kW17台;台;试求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解此机床电动机组的总容量为∑P N =×3+4kW ×8+3kW ×17+×10=查表2-2中“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项,得K d =~取,cos φ=,tan φ=;因此得有功计算负荷 P ca =×= kW无功计算负荷 Q ca = kW ×= kvar视在计算负荷 S ca =/= kVA计算电流ca I 须要指出:需用系数值与用电设备组的类别和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计算时首先要正确判明用电设备组类别和工作状态,否则将造成错误;例如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应该属于“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因为机修不可能是大批生产的,而金属切削属冷加工;又如压塑机、拉丝机和锻锤等应属热加工机床;再如起重机、行车、电葫芦应属吊车类设备;2.多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在配电干线上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上,常有多个用电设备组同时工作,而各个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也非同时出现,因此在求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的计算负荷时,应再计入一个同时系数K si ;具体计算公式为()()ca si di Ni i=1ca si di Ni i=1ca ca ca N 1,2,3,,)m m i P K K P i m Q K K P S I S ϕ⎧==⎪⎪⎪⎪=⎨⎪⎪=⎪⎪=⎩∑∑∑∑  t an 2-20 式中 P ca 、Q ca 、S ca ——为配电干线或变电站低压母线的有功、无功、视在计算负荷; K si ——组间同时系数,其值见表2-3;m ——该配电干线或变电站低压母线上所接用电设备组总数;K di 、tan φi 、∑P Ni ——分别对应于某一用电设备组的需用系数、功率因数角正切值,总设备容量;I ca ——该干线或变电站低压母线上的计算电流,A ;U N ——该干线或低压母线上的额定电压,V;表2-3 工矿企业各级组间同时系数K si注:无功负荷同时系数一般采用与有功负荷同时系数相同的数据;在计算多组用电设备组的总计算负荷时,为了简化和统一,一般各组设备的台数不论多少,各组的计算负荷均按表2-2所列K d和cosφ的值来计算,而不必考虑设备台数少而适当增大K d和cosφ值的问题;例2-4某机加工车间380V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30台,共100kW;通风机4台,共6kW;电阻炉4台共8kW;试确定此线路上的计算负荷;解先求各组的计算负荷1.金属切削机床组查表2-2,取K d=,cosφ= ,tanφ== ×100 = 20 kW= 20× = kvar2.通风机组查表2-2,取K d=,cosφ=,tanφ== ×6 = kW= × = kvar3.电阻炉查表2-2,取K d=,cosφ=1,tanφ=0 = ×8 = kW查表2-3,取K ai=,得总计算负荷3.对需用系数法的评价1公式简单,计算方便,只用一个原始公式P ca=K d∑P N就可以表征普遍的计算方法;该公式对用电设备组、车间变电站乃至一个企业变电站的负荷计算都适用;2对于不同性质的用电设备、不同车间或企业的需用系数值,经过几十年的统计和积累,数值比较完整和准确,查取方便,因而为我国设计部门广泛采用;3需用系数法没有考虑大容量电动机对整个计算负荷P ca、Q ca的影响,尤其是当用电设备组内设备台数较少时,影响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二项系数法更为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CH负荷主要受三部分影响:CS寻呼、PS寻呼、立即指配数(AGCH)
一、小区CCCH负荷:
◆C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
当二次寻呼为LOCAL时:LA一次寻呼数*(1+二次寻呼比例)*0.2354/3600/4
当二次寻呼为GLOB时:LA一次寻呼数*(1+2*二次寻呼比例)*0.2354/3600/4
其中:
LA一次寻呼总次数= Nlapag1lotot+ Npag1gltot
二次重发比例=( Nlapag2lotot+Npag2gltot)/(Nlapag1lotot+ Npag1gltot)
◆P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
注:由于PS寻呼是在BSC级统计的,而寻呼都是以LA为单位下发的,现网中存在一个LA 多个BSC或一个BSC多个LA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小区占BSC流量比例进行加权,得出小区贡献的PS寻呼后,再用LA进行汇总,得出LA下发的PS寻呼数
◆立即指配数(AGCH)占用CCCH信道数:(Psimmass+ Csimmass)*0.2354/3600
注:小区立即指配数= Psimmass+ Csimmass
由于现网中的AGBLK参数设置为1,所以当AGCH占用CCCH信道小于1时也按1处理,换句话说立即指配数(AGCH)占用CCCH信道数最小值为1。

小区CCCH寻呼负荷=(C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P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AGCH占用CCCH 信道数)/9
二、LA CCCH负荷:
◆C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
当二次寻呼为LOCAL时:LA一次寻呼数*(1+二次寻呼比例)*0.2354/3600/4
当二次寻呼为GLOB时:LA一次寻呼数*(1+2*二次寻呼比例)*0.2354/3600/4
注:
LA一次寻呼总次数= Nlapag1lotot+ Npag1gltot
二次重发比例=( Nlapag2lotot+Npag2gltot)/(Nlapag1lotot+ Npag1gltot)
◆P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
注:由于PS寻呼是在BSC级统计的,而寻呼都是以LA为单位下发的,现网中存在一个LA 多个BSC或一个BSC多个LA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小区占BSC流量比例进行加权,得出小区贡献的PS寻呼后,再用LA进行汇总,得出LA下发的PS寻呼数
◆立即指配数(AGCH)占用CCCH信道数:
注:
小区立即指配数占CCCH= (Psimmass+ Csimmass)*0.2354/3600
由于现网中的AGBLK参数设置为1,所以当AGCH占用CCCH信道小于1时也按1处理,换句话说立即指配数(AGCH)占用CCCH信道数最小值为1。

LA CCCH寻呼负荷=(C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PS寻呼占用CCCH信道数+AGCH占用CCCH 信道数)/9
三、小区寻呼拥塞率
小区寻呼拥塞率=小区寻呼拥塞数/(CS寻呼数+PS寻呼数)
注:
小区寻呼拥塞数= Pagpchcong+Pagetooold
CS寻呼数= Nlapag1lotot+Npag1gltot+ Nlapag2lotot+Npag2gltot
PS寻呼数=
四、LA寻呼拥塞率
LA寻呼拥塞率=LA寻呼拥塞数/(CS寻呼数+PS寻呼数)
注:
LA寻呼拥塞数=
CS寻呼数= Nlapag1lotot+Npag1gltot+ Nlapag2lotot+Npag2gltot
PS寻呼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