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 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分值: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 B.速度加快 C.迅速增加 D.停止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
A.人口迁移数量
B.人口性别结构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3.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大多数国家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4.不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B.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C.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D.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
5.有关世界老年人口的年龄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65岁以上
B.60岁以上
C.65岁及65岁以上
D.70岁及70岁以上
6.标志着老龄化开始的老年人口比重为
A. 5%
B. 6%
C. 7% D.10%
图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7一8题。
7.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表,完成9~10题。
某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
9.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
10.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数量减少
11.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
图2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
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13.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读图3,回答14~15题。
14.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
A. 1959~1961年
B. 1961~1971年
C. 1980~1992年
D.1949~1951年
15.我国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A. 1959~1961年 B.1961~1971年 C. 1980~1992年 D.1949~1951年
16.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17.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云南香格里拉,这种现象属于
A. 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18.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图4为“我国城乡15一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9一20题。
19.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A.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C.乡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
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20.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C.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D.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表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
读表完成21题。
21.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资源
B.资源、政策
C.政策、经济
D.气候、经济
读图5,完成22~23题。
22.图示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3.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读图6,完成第24题。
24.下列有关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吉林市的服务范围较长春市小
B.农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四平市多
C.长春市与松原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桦甸市和四平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5.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图8)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读图回答
26-27题。
26.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7.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回答28~29题。
28.“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D.内部分区明显
29.“不夜城”和“空心城”说明纽约的
A.逆城市化现象B.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
C.城市化速度快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
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职务职能。
据此完成第30题。
30.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中定居移民的比值增加。
3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城市较高的收入对我国的“民工流”来说,是其流动的推力。
34.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纬60度之间的大陆沿海地区。
35.“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发展。
36.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37.地域文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38.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
39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40.城市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三大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17~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二、判断题:正确用A表示、错误用B表示
三、综合题:(本部分3大题,共30分)
41.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
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
与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地区与地区向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其流动的社会背景是:。
42.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理由
是。
(3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分)
(4)该城市适宜在方向植树造林。
理由是。
(3分)
43.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
形成区。
(2)流经甲城市的河流在城市起源中
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3)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
租变化情况的是。
(4)城区的北边有一片低山丘陵区,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该土地最适宜发展业,
其生态价值是。
农民在该地种上了经济林,为了让它既发挥生态价值,又发挥了价值。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17~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判断题:正确用A表示、错误用B表示
三、综合题:(本部分3大题,共30分)
41.(10分)
(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
(2)西部中部东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拥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国家户籍政策的许可等。
42.(10分)
(1)文教区、住宅区(2分)
(2)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3分)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4)向南减少风沙对城市的危害;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环境。
(3分)
43.(10分)
(1)商业
(2)为城市提供水源;成为人员和货物的集散地。
(3)b(4)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