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近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参与这次教研活动。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积的近似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积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三学一用”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而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三、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景创设法、观察发现法、活动探究法等教法学法。
四、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们组经过商议,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多层训练,深化知识——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以表格的形式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成功教学卡“自学角”第1题)
2.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
师:是呀,正因为狗的嗅觉非常灵敏,所以才能够帮着警察屡次破案。
(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直接导入新课,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活动。
一、理解积的近似数
1.首先我出示例题中的相关信息。
接着向孩子们提问:根据这个信息你能够求出狗的嗅觉细胞大约有多少个吗?
让他们试着在下面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我会把交流出来的算式:0.049×45板书到黑板上。
接着启发他们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我进行归纳并板书课题:积
的近似值。
然后让孩子们回顾旧知:我们原来学习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谁能说一下方法?学生思考后交流,我会根据孩子们说的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总结。
二、探究新知探索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出示例题图片,请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解决的时候,我会进行巡视,观察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然后在学生交流做法的时候,我会板书整个算式,接着提出问题:“你能说一下结果为什么是2.2亿个吗?”(这个地方要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说明,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我会根据他们说的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
接下来,向孩子们提问:“谁能说一下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看好要求,也就是看问题中让我们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要求保留位数,看第几位保留。
3.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位数。
4.计算的结果要正确。
学生总结的注意事项,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与鼓励和表扬。
然后教师小结。
这一环节中我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第二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自行解决新知识。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弱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良好的指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出示幻灯)(首先我设计了一
组基本练:包括填空和判断题。
练习题B是一组计算题。
练习题C是三道实际应用题。
)
(通过这样各种形式的的习题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
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积的近似数》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
由于时间短促,可能会有一些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