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报告

合集下载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砼用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泵送剂》JC473、《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混凝土膨胀剂》JC4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标准的要求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用于防水工程中的外加剂还应同时符合《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BJ13—39标准中对外加剂的要求。

(2)凡属工程使用的外加剂,必须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进行取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单。

(3)外加剂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5填写,对一些主要的检验指标不得缺检,检验方法应符合产品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4)混凝土配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通过试验确定使用外加剂的品种与掺量。

(5)进场的外加剂应同时附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还必须提供有效的抽样型式检验报告。

对首次使用的外加剂或使用间断三个月以上时,厂方必须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或经型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外加剂,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并相应调整配合比。

(6)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应以同厂家、同品种一次供应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进行检验,每一批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同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7)砂浆、砼防水剂以同厂家、同品种一次供应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进行检验,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8)砼膨胀剂以同厂家、同品种一次供应50t为一批,不足50t 按一批进行检验。

袋装和散装膨胀剂应分别进行编号、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进行。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小于10kg。

(9)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钢筋锈蚀
含固量(%)
结论


施工单位:
建设监理单位:
试验单位(加盖公章)负责:审核:试验:
注:适用于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

委托单位:取样日期:年月日
检验编号:报告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
试样编号
种类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质量证明书号
进场日期
代表数量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条件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检验结果检验项目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减水率(%)
泌水率比
(%)
常压
压力
含气量(%)
凝结时间差(min)
初凝
终凝
拉压强度比(%)
7d
28d
氯离子含量(%)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砼用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泵送剂》JC473、《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混凝土膨胀剂》JC4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标准的要求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用于防水工程中的外加剂还应同时符合《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BJ13—39标准中对外加剂的要求。

(2)凡属工程使用的外加剂,必须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进行取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单。

(3)外加剂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5填写,对一些主要的检验指标不得缺检,检验方法应符合产品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4)混凝土配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通过试验确定使用外加剂的品种与掺量。

(5)进场的外加剂应同时附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还必须提供有效的抽样型式检验报告。

对首次使用的外加剂或使用间断三个月以上时,厂方必须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或经型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外加剂,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并相应调整配合比。

(6)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应以同厂家、同品种一次供应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进行检验,每一批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同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7)砂浆、砼防水剂以同厂家、同品种一次供应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进行检验,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8)砼膨胀剂以同厂家、同品种一次供应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进行检验。

袋装和散装膨胀剂应分别进行编号、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进行。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小于10kg。

(9)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本试验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性能测试,以评估它们对混凝土的影响。

试验采用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和外加剂作为试验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混凝土试样。

首先,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试验,分别为增强剂、减水剂和防水剂。

在试验中,我们分别控制水泥用量,并按照指定的比例向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增强剂,其在混凝土中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相比于无外加剂的混凝土,加入增强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了10%。

这是由于增强剂能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对于减水剂,它能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试验结果显示,加入减水剂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同时能保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这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模板振捣或需要较高流动性的情况非常有益。

防水剂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试验结果显示,加入防水剂的混凝土在浸泡水中的吸水率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防水剂能填塞混凝土中的微孔,并减少水分的渗透。

同时,防水剂也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久性。

总结而言,本试验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1.增强剂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减水剂的加入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3.防水剂的加入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在具体的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同时,需要注意外加剂不宜过量使用,否则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类型外加剂的相互作用和潜在影响,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试验报告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 掺 合 料 试 验 报 告
试验报告编号: 见证编号: 工程名称 产品名称型号 生产厂名 产品合格证号 (出厂编号) 取样人: 陈真 5252 6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缓凝减水剂 渭南市水泥厂 出厂日期 见证人: 李刚 2011年 施工部位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1月 24日 5 试验日期: (陕)试验表5 2011年 3月 24日
使用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据《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标准,所检项目达到合格 平指标要求
2011年 3 月 21 日
负责人: 李刚 (签名)
审核: 陈真 (签名)
计算: 吴元 (签名) 报告日期:
试验: 王亮 (签名) 2011年 3月 24 日
(陕)试验表5 2011年 3月 24日


业技术学院 t
存档号:
521452
单项判定
无锈蚀作用
65分,终凝205 分 116﹪ 21.3﹪
验单位(公章)
年 3 月 21 日
王亮
3月 24 日
地上一层 渭南质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代表数量 58
送样委托人: 王亮
委托单位存档号:
521452 2011年 3 月 24日 复试项目 钢筋锈蚀 凝结时间差 28d抗压强度比 减水率 2011年 3月24日 标准值 2011年 3月 24 日 复试值 单项判定 无锈蚀作用 初凝165分,终凝205 分 116﹪ 21.3﹪

砂浆外加剂试验报告

砂浆外加剂试验报告

砂浆外加剂试验报告1.引言2.实验方法2.1材料准备选用一种常见的水泥砂浆基料,外加剂选取三种常见的外加剂A、B、C进行对比。

按照比例将水泥、砂子、水和外加剂混合搅拌,制备成试样。

2.2试验方案按照相关标准,对各试样进行以下测试:(1)工作性能:包括初始和终止时间,稠度指数等。

(2)强度测试:测定试样在不同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3)耐久性测试:测定试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3.结果与分析3.1工作性能测试通过对不同外加剂砂浆的初始和终止时间以及稠度指数的测试,可以评估外加剂对砂浆的可用性和施工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外加剂A具有较短的初始和终止时间,稠度指数也相对较小,使得砂浆具有更好的可用性。

而外加剂B和C则相对较长,稠度指数较高。

3.2强度测试通过对不同龄期下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可以评估外加剂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外加剂A能显著提高砂浆的强度,尤其是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而外加剂B和C则相对较低。

3.3耐久性测试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试样的抗裂性和耐久性测试,可以评估外加剂对砂浆的耐久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外加剂A能显著提高砂浆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在高温和潮湿条件下。

而外加剂B和C则相对较弱。

4.结论通过对不同外加剂在砂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外加剂A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特别适用于要求早期强度和耐久性的工程。

(2)外加剂B和C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相对较低,适用于要求施工时间较长的工程。

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经济成本的考虑,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用于实际工程中。

外加剂试验报告

外加剂试验报告

外加剂试验报告1. 简介外加剂是指在水泥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外加剂试验是评价外加剂性能和确定其适用范围的重要过程。

本文档将对外加剂试验的目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2. 试验目的外加剂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延迟或加速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等。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外加剂的最佳添加量、适用性和与混凝土配合的可行性。

3. 试验过程3.1 试验材料准备我们选取了常用的水泥、砂和骨料作为试验材料,并准备了不同规格的外加剂。

所有材料的质量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3.2 外加剂试验方案制定根据试验目的,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试验方案,包括控制组和不同添加量的外加剂试验组。

试验组的外加剂添加量分别为0.5%、1.0%、1.5%和2.0%。

3.3 试验操作步骤3.3.1 每个试验组按照事先制定的试验方案添加外加剂,并充分搅拌均匀。

3.3.2 将试验组的混凝土分别倒入模具中,并用振动器振动一定时间,以排除气泡。

3.3.3 将模具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凝结成型后,取出样品。

3.3.4 对样品进行强度测试、流动性测试等,记录试验数据。

3.4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3.4.1 强度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外加剂添加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逐渐提高,但在达到最佳添加量后,强度变化不明显。

3.4.2 流动性测试结果显示,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但添加量过多则会使混凝土流动性下降。

4. 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4.1 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4.2 最佳的外加剂添加量为1.0%,在此添加量下,混凝土可以获得最佳的强度和流动性。

4.3 外加剂的添加量过多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因此需要谨慎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

5. 结论通过本次外加剂试验,我们全面评估了不同添加量的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的化学或物理性质不同于水、骨料、水泥和粉煤灰等传统组成材料的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一些性能或达到特定的工程要求。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添加,研究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工作性的影响。

二、试验方法1.材料准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水泥、骨料、外加剂等试验所需材料。

2.混合料配制:将水泥、骨料、外加剂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合。

3.试件制备:将混合料倒入模具中,振实并养护,等待试件完全硬化。

4.试验项目:对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以及凝结时间试验。

三、试验结果通过本次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外加剂的添加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

在添加外加剂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2.外加剂的添加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在外加剂掺量适宜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是过量的外加剂添加可能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3.外加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得混凝土更易于施工和加工。

4.外加剂的添加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在适当添加外加剂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结论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外加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外加剂的适当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但过量添加可能会降低抗折强度。

3.外加剂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施工和加工的易性。

4.外加剂的添加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五、建议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及结论1.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外加剂进行添加。

2.外加剂的掺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凝结时间,避免因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施工延误或质量问题。

1.张三,李四.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建筑工程外加剂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外加剂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外加剂检测报告一、背景介绍建筑工程外加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作用是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建筑材料的性能和性质。

外加剂可以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方面,提高砂浆的黏结力和工作性能,增强沥青路面的稳定性等。

然而,建筑工程外加剂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外加剂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方法本次外加剂的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1.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外加剂的外观、颜色、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的测试。

2.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分析外加剂中的化学成分,了解其主要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3.性能指标测试:对外加剂进行抗渗性、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的测试,以评估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效果。

三、检测结果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外加剂的外观呈白色粉末状,粒径分布均匀,比表面积适中,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外加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二氧化硅含量高达80%,氧化铝含量在15%左右,与生产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信息一致。

3.抗渗性测试结果显示,外加剂在混凝土中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渗性能达到了一级抗渗的要求。

4.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外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使其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要求。

5.耐久性测试结果显示,在模拟的环境条件下,外加剂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四、结论与建议1.外加剂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性能指标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具有良好的品质。

2.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添加外加剂,并定期检测外加剂的质量,确保其稳定性和一致性。

4.建议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更多的应用实践和检测验证,以进一步评估外加剂的性能和效果。

综上所述,此次建筑工程外加剂的检测结果显示其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等方面均符合要求,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XX省JC/JL-OL0601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测内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一含气量和含气量Ih经时变化量
含气量仪容积标定
mi(kg)
m2(kg)
PV(kg∕m3)
V(L)
含气量仪率定
含气量(%)
O
1
2
3
4
5
6
7
8
9
压力值
P(MPa)
1
2
平均
检测说明
,”一

校核:
主检: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原始记录(二)
XX省JC/JL-01.0601共页第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
检测内容:混凝土坍落度调整一拌合物数量()L
材料用量(kg)
水泥



外加剂
搅拌时间(h:min:s)
坍落度(mm)
粘聚性
保水性
5-IOmm
G—混凝土拌合物总质量(g),Gw—试样质量(g),Gl-筒及试样质量(g),Go一筒质量(g)。
(2)泌水率比:Rb=-l×∖QO式中向一泌水率比,片一受检混凝土泌水率(%),纥一基准混凝土泌水率(%)。
2.捣实方法:
XX省JC/JL-01.0601
共页第

校核:
主检: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原始记录(六)
式中mg、ms—分别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质量(kg),mg∖一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中粗、细骨料质量(kg)。

外加剂检测报告碱含量单位

外加剂检测报告碱含量单位
二O一四年干渠建设管理中心
石津干渠工程北庄至晋州西第1,4.5标监理部
根据水利部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年11月下发的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石津干渠第五标段古城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大纲中应对混凝土中的总碱量进行限制,混凝土的总碱量必须控制在不大于2.5Kg/m3的要求,我部于今年5月份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分析结果的允许误差范围见表A(2(8。
表A(2(8分析结果的允许误差范围
A(2(9含碱量的测定
含碱量的测定亦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参见《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中3(11(2。
一125,
篇二:混凝土总碱含量报告
混凝土总碱含量报告
户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工程北庄至晋州西第五标施工项目部
普通硅酸盐42.5水泥检测碱含量为0.56,;
粉煤灰检测碱含量为1.47,;
GK-9A引气剂检测总碱量为2.81,;
GK-5A高效减水剂总碱量为5.02,;
GK-4A高效缓凝减水剂总碱量4.98,;
对以上所检测的各种材料碱含量对应配合比进行计算:
C30W4F150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254Kg/m3×0.56,,1.42 Kg/m3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转移至干燥的带盖的塑料瓶中。此标准溶液每毫升相当于氧化钾及氧化钠0(5mg。
4盐酸(1+1)。
5 6 7 8
氨水(1+1)。
碳酸铵溶液[10,(W/V)]。
甲基红指示剂{[0(2,(W/V)]乙醇溶液}。火焰光度计。
A(2(4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向l00mL的容量瓶中注入0(00mL;1.00mL;2.00mL;4.00mL;8.00mL;12.00mL的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氧化钾、氧化钠各0.00mg;0.50mg;1.00 mg;2.00mg;4.00mg;6.00mg),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分别于火焰光度计上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检流计读数与溶液的浓度关系,分别绘制氧化钾及氧化钠的工作曲线。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本次试验选取了常用的几种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包括流动度、强度、抗渗透性和抗冻性。

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方法》进行操作。

首先进行的是流动度测试。

我们根据国家标准要求,采用比较试验法,对不同外加剂配比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流动度测定。

结果显示,外加剂A的流动度最佳,其流动度均值为180mm,满足一般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流动度指标。

接着测试了混凝土的强度。

我们分别进行了28天和56天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下,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不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

其中,外加剂B在28天时的抗压强度最高,达到了50MPa,超过了一般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要求。

随后进行了抗渗透性试验,通过测定混凝土试样在压力下的渗透性能。

结果显示,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优于不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

其中,外加剂C的抗渗透性最好,其渗透深度仅为5mm,满足了一般混凝土抗渗透性能的要求。

最后进行了抗冻性试验,通过模拟冻融循环对混凝土试样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抗冻性明显提高,其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损失较小。

其中,外加剂D的抗冻性能最好,其抗压强度损失仅为5%,符合一般混凝土抗冻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我们对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通过流动度、强度、抗渗透性和抗冻性等指标的测试,可以得出结论:该外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抗渗透性和抗冻性。

因此,该外加剂有望在混凝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品质和使用效果,还需进一步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验证。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
表C4-13
编号 试验编号 委托编号
试样编号
2003-0036 2003-01460
009
委托单位 ×××
试验委托人 ×××
产品名称
缓凝减水剂
生产厂
××厂
生产日期 2003-03-04
代表数量
30kg
来样日期
2003-03-13 试验日期 2003-03-14
试验项目
报告日期
2003-03-15
本表由试验单位提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必试项目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1、钢筋锈蚀
无锈蚀作用
试 2、凝结时间差
验 结
3、28d抗压强度比
果 4、减水率பைடு நூலகம்
初凝165min,终凝205min 116% 21.3%
结论:
依据GB8076-1997标准,所检项目达到合格品指标要求,对钢筋无锈蚀。
批准
×××
试验单位
审核
×××
试验
×××
××建筑工程公司试验室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有些外加剂中可能包含一定数量的氯离子,这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会有一定影响。

因此,了解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次试验旨在测定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二、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的制备:从混凝土外加剂中取样3份,每份约50g,称量准确并标记。

2. 氯离子的提取:将试验样品放入锥形瓷缸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后用摇床摇动30分钟,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倒入塑料瓶中备用。

3.氯离子的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氯离子含量。

首先将电极插入盐桥中,待电极平稳后接通电源,进行零点调整。

然后将样品倒入电极中,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测量,记录准确的氯离子含量。

三、试验结果经过上述的试验方法,我们得到了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的含量结果为xxxx mg/L(单位可根据实际试验结果而定)。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三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出了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结果如下:样品1:xxxx mg/L样品2:xxxx mg/L样品3:xxxx mg/L平均值:xxxx mg/L标准偏差:xxxx mg/L四、分析讨论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为xxxx mg/L,说明该外加剂中氯离子的含量较低,不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尽管含量较低,仍需在混凝土配比和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氯离子的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混凝土中过多的氯离子会引发钢筋锈蚀问题,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减少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1.选择低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外加剂,避免使用高氯离子含量的外加剂。

2.在配制混凝土时,合理控制和管理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

特别是水泥、骨料等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液体,生产厂所控制值的±0.02g/cm3 之内
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 5%之内
不小于生产控制值的 95%
0.315mm 筛筛余应小于 15%
生产厂控制值±1 之内
生产厂控制值±1.5 之内
在生产厂控制值±3%
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
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
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
8
编号:
XXXXXXXXXXXXXX 公路项目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试水砼表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附件共 页
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工程部位
试验依据
用途
取样形式
试验项目
含固量或含水 量
(%)
液体 固体
密度(g/cm3)
氯离子含量(%)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细度(%)
PH 值
表面张力(mN/m)
还原糠(%)
总碱量(Na20+0.658K20)(%)
硫酸钠(%)
泡沫性能(%)
砂浆减水率(%) 结论:
施工标段:
(K + ~K + )
施工单位: 产品名称 产品牌号
代表数量 (t)
掺量(%)
产品种类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性能指标
生产控制值 实测值
生产厂所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3%之内
生产厂所控制值的相对量的 5%之内
生产厂控制值±1.5%之内 监理意见:

外加剂化学分析检测报告

外加剂化学分析检测报告

外加剂化学分析检测报告一、目的和背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我们对使用的外加剂进行化学分析检测。

本次化学分析检测的对象为XX公司所使用的外加剂样品。

通过该检测报告,旨在为客户提供外加剂的成分和质量情况,以便客户更好地了解产品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本次化学分析检测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红外光谱仪(IR)、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LC-MS/MS)等。

同时,还使用了高性能液相色谱仪(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四极杆质谱仪(Q-TOF-MS)等仪器设备。

三、样品处理和检测结果1.样品的采集从XX公司采集了8个外加剂样品作为检测样品。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避免样品污染以及交叉污染。

2.样品处理首先,将样品进行标识,编号和记录。

然后,按照标准方法将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溶解、过滤、离心等,以获得用于检测的适当样品。

3.化学分析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全面的化学分析检测。

以下是部分检测结果的总结:3.1成分分析通过GC-MS技术,鉴定了样品中的有机成分,并使用MS质谱图谱来鉴别主要成分。

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苯乙烯、二氯甲烷、甲醛等有机化合物。

3.2杂质分析通过HPLC-PDA技术,检测了样品中的杂质含量。

结果显示,样品中存在少量的杂质,其主要是铁离子和铜离子。

但是杂质含量在标准限定范围之内,不会对产品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3.3纯度分析通过红外光谱仪(IR)检测了样品纯度。

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的纯度符合要求,无明显的杂质成分。

3.4残留物分析通过LC-MS/MS技术,对样品中的残留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样品中不存在禁用物质的残留物质。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样品中含有苯乙烯、二氯甲烷、甲醛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成分在产品使用中可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潜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 (%) 压 (%)
表号:铁建试报08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7号
LXTJ2-ZJ3HJ1-JSJ-20101108-01 1-JSJ-20101108-01 LXTJ2-ZJ3HJ1-JSJ-20101108-01 LGS-X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 2010-12-06 试验结果 27.0 0.0 / 2.5 / / / / / 159 143 / / / / / /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报告编号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DK1191+000-1216+000桥涵工程 桥涵 陕西省建筑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11.84t 试验项目 减水率W R (%) 常压泌水率比B R 压力泌水率比B R
试验结论: 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 局部修订条文)》及铁建设[2009]152号文,所检项目符合规范要求,检验合 格。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章)
/ ≥150 ≤0.05 / / ≥140 ≥130 ≤110 ≤0.6 ≤5.0 >+90min / ≤10
碱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检测评定依据: GB/T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JG/T223-2007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JC473-2001 《混凝土泵送剂》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 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及铁建设 [2009]152号文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规格种类 报告日期 标准规定值 ≥25 ≤20 ≤90 ≤3.0
(批号:B101027)
含气量A (%) 30min 塌落度保留值(mm) 60min 甲醛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1d 抗压强度比 RS (%) 3d 7d 28d 收缩率比R c(%) 氯离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NaSO4(按折固含量计)(%) 凝结时间差 TΔ (min) 初凝T Δ c 终凝T Δ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