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比伦文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巴比伦文明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相信大家都听过周杰伦的这首《爱在西元前》,没错,这首歌里描述的是巴比伦文明。

我们都知道,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起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巴比伦文明的神秘与神奇吧。

古巴比伦王国的诞生就像我们中国古代秦朝一样。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1792BC,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bi)(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

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

但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

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也称米堤亚)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

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六世纪后半期,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国势强盛。

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叙利亚立时归顺新巴比伦王国,但腓尼基及巴勒斯坦地区态度不明,而埃及一向觊觎此区,拉拢推罗、西顿等腓尼基地区与埃及结盟。

对此,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与米底王国结盟,又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后,以巩固自己后方。

公元前597年,出兵巴勒斯坦,攻占耶路撒冷,扶植犹太人齐德启亚为傀儡统治犹太人。

公元前590年,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出兵巴勒斯坦,推罗国王投靠埃及,西顿被占领,犹太人齐德启亚及巴勒斯坦、外约旦等地纷纷倒向埃及。

同时,米底王国与新巴比伦王国的关系紧张起来,为此新巴比伦王国筑起一条新长城防范米底人。

然而,米底因要对抗乌拉尔图及西徐亚人,无力再与新巴比伦王国对抗,致使尼布甲尼撒二世可于公元前587年第二次挥军巴勒斯坦。

他围困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齐德启亚突围失败,落入新巴比伦王国军队之手,被挖去双眼后送往巴比伦尼亚。

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围十八个月后城陷,犹太王国灭亡,居民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74年,双方议和,推罗国王伊托巴尔三世承认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保持了推罗的自治地位,其他附近的小王国都纷纷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公元前569年,埃及发生王位之争,尼布甲尼撒二世曾趁此在公元前567年入侵埃及。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不久,国内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加剧,最后一个国王那波尼达统治时,国王及马尔杜克神庙之间的矛盾加剧,并试图另立新神,那波尼达离开首都,以其子伯沙撒摄政。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崛起,居鲁士二世率军入侵新巴比伦王国时,祭司竟打开大门放波斯军队入城,伯沙撒被杀,那波尼达被俘,新巴比伦王国不战而亡。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两河之间的地方)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也就是1894年,(中国夏朝的时候)就孕育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还制定了一部法典名叫《汉莫拉比法典》;这个地区由于没有天然的屏障,所以产生了古巴比伦多样化的文化发展趋势。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的地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

每年春天,高原地区的积雪融化,这两条河就在美索不达米亚泛滥成灾。

特别是下游一带,地势低凹,几乎全被淹没。

一个流传到今天的巴比伦神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形:亚述人描绘的空中花园
一位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他遇到了神仙。

神告诉他,洪水就要淹没大地,来惩罚人类的罪恶。

因为他一向对神十分虔诚,所以神要搭救他。

这个人听从神的吩咐,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带了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

没过多久,乌云布满天空,黑暗笼
罩了大地,狂风暴雨袭来,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

到了第七天,风住了,河水平静下来。

这时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

舟上的人把动物放出方舟,将种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开始了。

人类许多民族的神话都受到巴比伦这个古老传说的影响。

西方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从这个传说演变来的:一个叫诺亚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只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过了水灾。

当洪水退落的时候,挪亚放出一只鸽子。

不久,鸽子衔着一片新拧下的橄榄叶子飞回来,使诺亚知道洪水已经退去,万物又恢复了生命。

后来,西方人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当然,无论是神仙还是和平鸽,都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安宁和幸福。

要战胜洪水,还得靠人们自己。

巴比伦人在和洪水斗争中,学会了修堤筑坝,开渠造河。

当洪水被制服以后,他们和埃及人一样,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滥的好处。

泛滥的洪水带来大量淤泥,使两岸的土壤变得十分肥沃。

再加上这里阳光强烈,水量充足,庄稼年年丰收。

据说,小麦最早就是生长在巴比伦的。

后来这个传说被犹太人写到《旧约圣经》。

谈到巴比伦,大家肯定会想到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现在我就来说说巴比伦的文化。

首先是空中花园,它位于幼发拉底河的东岸,距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南约50公里。

又称悬园。

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

现已不存。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

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仅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巴别塔: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

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青睐有加。

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

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

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

据19世纪末期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塔基边长约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是约96米,两者相差无几。

“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们称它“通天塔”。

也有人称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

看过《2012》电影的人都知道,在影片中,玛雅文明预言2012年会是世界大末日。

其实,玛雅人自己也没有把这一年当作是世界的末日。

不过,2012年12月21日(冬至)肯定是玛雅人的一个重要日子。

美国科尔盖特大学考古天文学家安东尼-阿维尼是一名玛雅文化研究专家。

阿维尼表示,“在玛雅历法中,1872000天算是一个轮回,即5125.37年。

”玛雅人对于时间的计算比其他许多文化都要精细。

阿维尼介绍说,玛雅人曾经发明了所谓的“长历法”,这种历法把最初的计算时间一直追溯到玛雅文化的起源时间,即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

根据“长历法”,到2012年冬至时,就意味着当前时代的时间结束,即完成了5125.37年的一个轮回。

长历法于是重新开始从“零天”计算,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阿维尼认为,“这仅仅是一个重新计时的思想,与我们每年元旦或周一早上重新开始一年或一周生活完全一样。

”在阿维尼看来,玛雅预言中关于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说法是一种被误解的说法。

那一天是玛雅历法中重新计时的“零天”,表示一个轮回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而并非指世界末日。

同时玛雅长老皮克顿终于忍不住跳出来说:“根本没这回事!”他甚至表示,末日理论源自于西方,玛雅人从来没有这类想法。

玛雅人所说的2012年,指的应该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在我的眼中,巴比伦不只是一段文明,也是一段故事,潺潺流淌于我的人生。

一切都会过去,无论辉煌还是灾难,重要的是把握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