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O合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同国际民航组织(ICAO)交流与合作
我国要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技术路线、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通过参与国际民航组织重点项目建设,为世界民航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学校而言,加强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合作,能够提升我们的整体实力和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建设和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

所以能够得到国际民航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加强交流与合作一直是我们所期待的,在此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国际民航资料管理中心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图书馆拥有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及航空运输管理等教学、科研需要的航空文献体系,现有纸质藏书约70万册,电子图书约110万册,馆藏总量己达180万册。

其中馆藏航空类文献资源近3万册,专业原版期刊近100种,体现了强大的航空类专业文献馆藏优势。

近年来,图书馆加强了数字化资源建设,使电子资源建设初具规模,购置了20种中外文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与文摘数据库,自建了《民用航空技术与飞行安全数据库》(中、英文版)、《馆藏航空期刊篇名数据库》、《民航各型飞机故障汇编数据库》、《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民航各型飞机机型数据库》等6个自建数据库,其航空类信息源大大超过目前国内三大期刊数据库,成为我校图书馆重要的特色数字资源。

依托学校图书馆强大的航空文献体系,空中交通管理学院计划建立国际民航资料管理中心,主要内容涵盖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规章手册,国内外民航相关学术论文,国际民航先进技术研究,国际培训手册等,中英文并存,纸质图书和数字化资源同步进行,并通过局域网实现资源的共享。

建成资源丰富、简洁方便,具有世界通用型的国际大型民航资料管理中心,为加强同国际民航的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世界最大的航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世界民航享有很高的声誉,建立这样一个大型的国际民航资料管理中心,有利于民航知识的普及世界民航从业人员技能、素质的提高,对世界民航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空中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发展国际空中航行的准则和技术标准,以英、法、西、俄四种文字出版各种民航技术经济和法律文件,是世界民航资料的发源地和管理中心。

所以,构建国际民航资料管理中心的计划离不开国际民航组织的肯定和支持。

二、建设国际民航从业人员培训机构
作为世界最大的航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现有固定资产近26亿元,其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国内民航高校之首。

当前,学校在四川、河南两省6地市建有5个飞行分院、5个机场1个通用航空公司和1个飞机修理厂;配有奖状、夏延、西门诺尔、TB、赛斯纳-172等13种共200多架,初、中、高级教练机和包括波音737-300、800、空客320等在内的全动式飞行模拟机、固定模拟机和练习器35台;有中、美、法三国六方合作创建的位居全球三大培训中心之列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拥有各型航空发动机400余台。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拥有教学团队员工86余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10个全职实验操作员等,包括五个教研室,空中交通管制教研室、航行情报服务教研室、航空气象教研室、交通工程教研室和空中交通管理实验室。

四个科研团体,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与技术研究团队,空域规划和飞行程序研究团队,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研究团队和航空气象学研究团队,每年为民航贡献8000余名专业技
术人才。

空中交通管理设备齐全,包括三套360度全视景机场管制模拟机,20余套桌面机场管制模拟机,34套雷达管制模拟机,36套程序管制模拟机以及30套飞行模拟机。

在多个领域进行民航技能的培训,例如空中交通管制执照培训课程,航行情报服务执照培训课程等。

我校按照“岗前培训、管理培训、技能、业务培训、素质培训”的目的和要求,根据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系统目前运行情况以及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民航学院授权的机务执照、英语工程、客货代理等证照的专门培训以及其他岗位需要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项目可大致分为四类。

培训项目的设定应以各系统、各部门的管理和生产实际需要为依据,并且在内容上要不断更新,以适合发展需要。

这里列出的培训项目是民航学院近几年为民航系统进行培训较为成熟和新开发的培训项目,为了达到全面服务于民航,

以整合双方的资源及国内外的各类培训资源进行培训内容的调整。

1、适合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项目包括
(1)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航空公司收益管理
(3)航空公司物流管理
(4)国际航空法与入世对民航的影响
(5)航空公司品牌战略
(6)战略管理
(7)民航融资方式
(8)航空公司HUB战略
(9)航空公司联盟
(10)航空公司营销管理
(11)航空公司服务运营管理
(12)航空公司组织变革与绩效改进
(13)航空公司业务流程再造
(14)航空公司财务管理
(15)航空公司IT战略
(16)航空公司安全战略
(17)国际航空法及民航法规
(18)企业文化建设
(19)领导科学
2、适合运营管理方面的培训项目
(1)民航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
(2)OSH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3)IS09000族:2000质量管理新标准在民航中的应用
(4)业务流程再造(BPR)在航空运输中应用分析
(5)信息系统在民航企业的战略作用
(6)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组织与收入结算规则应用案例分析
(7)民航旅客心理学
(8)IATA/FIATA国际货运
(9)国际客运
(10)国际货运
(11)管理定性思维与定量方法
(12)油品应用(航空油料的理化性能与应用)
(13)油品计量
(14)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
(15)中枢辐射航线网络设计原理
(16)飞机引进项目的决策分析
(17)航材管理方法
(18)业务流程再造在民航运输中的应用
(19)航空公司运营中的数据分析技术
(20)航空公司项目管理
(21)机场运营管理
3、适合机务维修人员的培训项目
(1)维修人员执照机型2级培训A V专业(B737-600/700/800)
(2)维修人员执照机型2级培训A V专业(B737-300/400/500)
(3)维修人员执照机型2级培训APE专业(B737-300/400/500)(B737-600/700/800)(4)维修人员执照机型1级培训(B737-600/700/800)
(5)维修人员执照机型1级培训(B737-300/400/500)
(6)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全程培训ME
(7)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全程培训AV
(8)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差异培训ME
(9)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差异培训AV
(10)飞机常用手册使用方法
(11)飞机标准线路施工规范与技能
(12)飞机计算机故障排除
(13)民用飞机的腐蚀与控制
4、适合飞行人员和乘务人员主要的培训项目
(1)民航旅客心理学
(2)奥运英语
(3)乘务英语(中级)
(4)飞行员陆空通话
(5)航空公司品牌战略
国际民航组织ICAO TRAINAIR PLUS为保障航空安全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希望各民航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培训机构在当前面对更多挑战的情况下,在航空培训方面增大投入,培育更多专业预备人才,保障航空安全。

为了支持国际民航组织ICAO TRAINAIR PLUS的工作,我们学院有义务也有能力建设国际民航从业人员培训机构,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模式,聘用外籍教员;
2、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软件使用全英文操作;
3、国际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4、国际民航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构建。

这样一个专业的国际民航从业人员培训机构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国际民航规则的统一,为未来世界民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利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国际民航也得发展。

三、创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民航合作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与国际空中交通管理培训机构有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像法国的ENAC,澳大利亚的RMIT,美国的格林河和肯特州立大学,瑞典的ENP和新西兰的NAW等。

我校有多名教师到国际民航组织及其他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每年有学生到国外留学,积极参加国际会议。

为了创建更大的国际民航交流平台,我校计划:
1、建设和发展海外教育培训班或学院
海外教育培训班或学院招收对象为香港、澳门、台湾、华侨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简称“境外学生”),与教务处、招生办、外事办、研究生处、学生工作处、相关学院等一起做好境外学生的招生、教学、毕业、日常生活管理工作。

境外学生通过单招或联考途径进入我校学习,设置针对境外学生教务管理机制。

2、加强去国外民航院校联合办学项目
从合作项目中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以求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积极探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路子,为学校的办学积累经验,以促进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3、争取承办更多较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双边或区域性学术会议
目前我校已有不少学科具备了主办或承办较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双边或区域性学术会议的能力。

但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角度看,学术会议的层次和数量还是不够多。

我校要争取从政策和经费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并支持有能力的院系、专业和科研人员开拓创新。

4、保持并开拓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我校将着重加强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民航相关院校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主动邀请国(境)外著(知)名学者和外国民航专家来我校访问,广开我校对外交流的渠道。

鼓励我校教师、科研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研修或访问,参加课题研究,出席国(境)外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

积极主动地开展与国(境)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促进我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国际化合作进程。

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学院,积极向国境外合作院校派送高年级本科生,通过取得海外学分,让本科生开拓视野,了解世界。

5、调整外国专家的聘请策略、积极争取经费,引进国外智力
在满足现有教学需要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外国民航专家的层次,推动我校从“教学主导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工作。

充分发挥、调动积极性,向重点学科倾斜。

多方筹集资金,本着以短期为主,长期为辅的策略,争取聘请更多的境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合作开展科研工作。

6、鼓励我校老师与科研人员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民航在世界民航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民民航组织常任理事国,中国有义务创建更大的国际民航交流平台。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航院校,始终重视同国际民航的交流与合作,期待国际民航组织的支持。

四、主动承担义务,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空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曾经承担了对国内外民航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执照培训主要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培训(1年或1.5年)、飞行签派员执照培训(1年或3个月)、航行情报员执照培训(1年),在职培训主要包括雷达管制培训、程序管制培训、机场管制培训、CNS/ATM管制培训、PBN飞行程序设计和空域规划培训以及航空气象进修培训等。

针对发展中国家民航相对落后的现状,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空管从业人员专项培训项目,培训可分为学历培训和执照培训。

学历培训:
专、本科:交通运输(管制方向)、交通运输(签派方向)、交通工程、航行情报等。

在职硕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机场规划、空域规划、飞行程序设计、航空气象等。

执照培训
交通管制员执照培训;
飞行签派员执照培训;
航行情报员执照培训。

培训期限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培训经验,最主要的
是希望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空管从业人员的培训来提升世界民航的水平,当然,这也需要国际民航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格认证,缩小世界民航发展的差距,实现国际民航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民航发展科研专项委员会,为民航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空管学院科研的机制保障包括:
“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发挥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作用;
“民航飞行技术与安全科研基地飞行环境实验室”拓展了空管研究的空间;
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院系合作等推动和提升空管研究实力
在这些机制的保障下,近几年来,空管学院参与了众多国际国内重大项目,主要包括:
1、管制技术与安全方面:
•国家重点研究项目(863计划)“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项目“RVSM运行安全监视平台”面上课题研究;
•民航空管安全体系研究;
•基于区域导航飞行程序的飞机动态排序研究;
•“航空公司飞机排班系统研究”获民航科学技术三等奖;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错忘漏”事件机理及对策研究;
•民航空管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空中交通管制员信息管理系统”等。

2、空域规划与飞行程序方面:
•“(非管制)低空空域管理模式仿真系统”项目;
•民航“要求授权的RNP仪表进近程序设计准则”项目;
•民航“GNSS进近程序研究”项目;
•民航“目视飞行程序研究”项目;
•我校绵阳机场RNP试飞机型和设施;
•绵阳机场地面ADS-B数据融合及全程监控;
3、空管规章和保障方面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民航空域规划与管理岗位培训大纲》
•《民航飞行服务岗位培训大纲》
•“计算机辅助塔台管制训练系统的研究”获民航科学技术二等奖;
•“民航飞行签派员执照考核管理系统”获民航科学技术三等奖;
•“民航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管理系统”项目;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检查员考核题库编制”项目工作等。

4、航空气象
•自然基金项目“根据卫星云图预报飞机颠簸的原理与方法”;
•自然基金项目“高原飞行安全和关键技术研究”;
•低空风切变、飞机颠簸、飞机积冰的形成机制及对飞行的危害;
•强对流天气的探测和分析;
•危险天气对航空运输影响的预报和仿真;
•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飞行保障和运行控制等研究。

5、PBN飞行程序设计与空域规划
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战经验
•从事24年的飞行程序教学研究工作
•撰写出版相关教材和讲义
•发表文章50篇,其中,核心31篇,检索10篇
•跟踪参加了国内外的相关培训
•课程建设获民航教学成果三等奖
•多位教师有空管和飞行实践经历
•参与过法国马赛机场的飞行程序设计和空域优化
•参与过广汉、新津、洛阳、玉树等传统程序的设计
•全国首家开展的绵阳机场RNP APCH程序设计
•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36项,总经费700万元。

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1项,团队成员主持研究17项,
•厦门高崎机场PBN项目,93.8万
•厦门翔安机场PBN、空域规划、流量评估项目,256.2万
•学院新津机场
•东北加格达奇、营口机场
•西南稻城、六盘水、阆中机场
•中南项目等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拥有教学团队员工86余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立足于当前的研究成果,空管学院致力于加入国际民航新技术的研究当中,主要有:•空中交通服务的空间扩大
航空器只在空气空间中运行,而空天飞机除了要在空气空间飞行外还要进入宇宙空间运行,所以飞行员和管制员必须考虑如何避免航空器与空中飞机等相撞
•空中交通服务的时间观念将更强
由于航空器和空天飞机的飞行速度不断增大,要求人们又更加精确的时间观念,恐怕要比分秒更小的单位作为时间计算单位
•空中交通服务的对象将趋向于多样化
同时满足大型航空器、通用航空器、直升机、滑翔机、空天飞机的需要
•新航行系统(CNS/ATM)的应用
通信方面:地空通信将主要通过广播式或者编址式数字化数据链(VDL)进行。

CPDLC(管制员飞行员直接数据链通信)将逐步成为地空通信的主要手段
导航方面: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各种增强系统一起将提供整个飞行阶段的导航手段,包括Ⅰ、Ⅱ、Ⅲ类精密进近和地面导航
监视方面:ADS(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将成为主要的监视手段
•未来空管信息联网
•雷达管制普及
•组建大的管制中心
•对管制员的需求也会由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

•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管制或者半自动化管制,管制着有人操作和无人操作的航空器和空天飞机,甚至实现在一国之内以至世界范围内的无需管制的自由飞行,到那时,管制员的任务可能只是管理程序软件和监督航行。

这些新领域的研究将一方面提升国际民航的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将极大地促进世界民航的一体化进程。

国际民航组织也一直鼓励新技术在民航的开放与应用,能够得到国际民航组织的支持将更加有效地提升我院科研水平,更好地为国际民航的发展做贡献。

总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更多的国际民航责任是我们学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在资料支撑、人员配备、设备购进、体系构建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真诚地希望国际民航组织到我院参观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