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广州——中山纪念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见广州——中山纪念堂(下)
行走时间:2020.7
D1:
行走方式:飞机(南京——广州)自驾
行走路线:南海神庙(游览时间:1.5小时,门票:15元)岭南印象(16:40到达,五点闭园,没能进入)广州大学城科技馆(外观)北京路觅食
入住:CityNote希诺酒店(广州北京路大佛寺公园前地铁站店)27 1元/标间
D2:
行走方式:步行,出租
行走路线:鲁迅纪念馆(1.5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广东博物馆(1.5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联合书店
入住:北京路希诺酒店
D3:
行走方式:步行,地铁
行走路线:南越王宫博物馆(1.5小时,门票无),越秀公园(2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广州博物馆,越海楼觅食入住:锦洲大酒店(广州越秀公园地铁站店) 207元/标间
D4:
行走方式:步行,出租
行走路线:中山纪念堂(医务人员免票),北京路,陶陶居觅食
入住:广州华茂广府文化酒店 151元/标间
D5:
行走方式:公交,出租,地铁,飞机(广州——南京)
行走路线:上下九街,西关大屋,荔湾湖公园,新泰乐用餐
D4:
中山纪念堂
地址:广州越秀区东风中路
门票:10元(医务人员免票)
在二楼的回廊望向广场,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这栋历史建筑。
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
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四周红棉高立,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
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楼。
回廊上用图板展示详细介绍了中山纪念堂的设计,从总体布局与构思,到中西建筑的对比借鉴,以及建筑的局部细节。
从这张简单的平面点线图以及俯拍的照片可以看到,纪念堂的南
北中轴线,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为轴心分别对称的。
纪念堂继续往北是中山纪念碑,越秀山的镇海楼,这是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
中山纪念堂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成为广州城市的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观标志。
南京中山陵的门楼与中山纪念堂门楼对比介绍
用文字和图片详细的介绍了门廊,尖顶,台基,屋顶,须弥座等建筑细节。
细致到脊兽,瓦当的介绍。
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世界建筑对比,借鉴
介绍完主体建筑还有附楼的介绍
倚在二楼的窗户边望向北侧的广场,北门外的山岗就是我昨天去过的越秀山。
那栋绿树环抱的两层楼的建筑是中山纪念堂的附楼。
“世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介绍
介绍了中山纪念堂的机构沿革以及在这里举办的重大活动。
参观完二楼的展示回到一楼
来到院外,从另一个角度看纪念堂。
高低错落的植被衬托着这栋建筑,色彩和谐艳丽。
从侧面欣赏
再静静的从建筑的北侧看这座建筑。
北侧因为没有游客的干扰可以静静地观察它:蓝色琉璃瓦屋顶,建筑中央八角攒尖式巨顶,巨顶之上有熠熠生辉的金顶。
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建筑环抱在八角攒尖式巨顶四周,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
中央白色花岗岩石为基座和台阶,淡青色大理石为墙裙、乳黄色贴面砖为墙身,紫红色水磨大柱上盖宝蓝色琉璃瓦顶。
梁柱周围装饰着民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
不论是建筑层次还是色彩层次都是富丽堂皇的庄
严,层叠舒卷的灵动。
园中的路标
纪念堂的北侧,一东一西有两栋附楼,东北角的附楼现在是办公场所——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
除了大片大片绿茵茵的草坪,园内还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花草树木。
管理处的西侧靠近北门处有一棵已有300年历史的木棉树,是广州的“木棉花王”。
“木棉王”的中部,一左一右枝节向两侧伸出,就像一位母亲敞开怀抱,伸展双臂迎接自己的孩子。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棵木棉王的枝干,特意支起一根十几米高的支撑物。
纪念堂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棵白兰树。
它们终年常绿、亭亭如盖的碧绿树冠硕大,如同两个高大忠勇的卫士守护在这里。
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里兜兜转转,看了宏伟,巧妙的建筑,通过展览了解历史,建筑的知识。
旅途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取很多,是一本愉快的教科书。
时间恰恰好,朋友到来,带着我开启了觅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