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作文“辩论稿:行动和呐喊那个更重要”原题及优秀例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作文“辩论稿:行动和呐喊那个更
重要”原题及优秀例文
2021高三作文“辩论稿:行动和呐喊那个更重要”原题
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

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

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

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__年影响世界的100人”。

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__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

“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 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

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实干成就梦想
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方的辩题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风车只有在转动是才能磨面,轮机在转动时才发电。

人,只有在前进起来才有力量。

遇见困难,别发愁,别呆坐着空想。

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接触,才能丰富,才能遇见问题。

问题其实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个性是当一个人手足无措时,如果能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困难也就被解决了。

所以当你遇见困难并找不到办法时,那就找问题吧!可问题怎样找,还是行动。

其实行动很容易做到,对于要做的事情,先挑容易的做,当你真正投入进去时,事情就变得好办了。

若是只明白浮想联翩,就如停在铁轨上的火车头,甚至对一小块木头也无能为力。

如果说成功是我们的目的地,行动就是通往那儿的车。

任何一个成功只被有准备,有行动的人而得到,呆呆的守望只能为别人喝彩。

我们不能只对自己的未来坐打算,不要总以时间
还早为理由,而拒绝行动。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

却从来不缺少空想家。

行动能够摧毁眼前的冰山,憧憬中的海市蜃楼,能够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历练。

我想每个人都就应有一个目标,就像抉择一样。

也许是想要尽快发财、也许是当领导、也许无论是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都要付出实际行动,而不要凭空想象,只有真正的奋斗过,认证的聆听过,才能真正的踏上成功的道路。

人们说:从前有一个充满智慧的教授和一位文盲相邻而居,他们的学历、地位和性格相差的太大,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何尽快富裕起来。

每一天,教授都会傲慢的向文盲讲他的致富经,而文盲在一旁认真的聆听着,他十分钦佩教授,并且开始依着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实现。

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个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它的致富理论。

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就要勇于设想,认真的聆听别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付出实际行动。

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那你就已经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张海迪这个伟大的人物,她高位截瘫,但她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失去斗志。

虽然是一位残疾人,但她内心比正常人还要坚强。

因此她被誉为当代保尔。

应对残酷的命运时,她并没有选取退缩,而是发出挑战,她对生活充满信心。

她没有像正常孩子一样,进入校园,她在家自学了小学及初中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许多种外语,并攻读了大学硕士和研究生的学位。

还翻译了许多作品,她才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人物。

张海迪与文盲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一个人如果有了远大的目标,就必须要为之奋斗,不要光说不做,要行动起来。

如果心里只想:我要成功,我要成功,却不付出实际行动,那就永远也不会成功。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

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行动”和“呐喊”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