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课标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教材分析
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这一关键问题。

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年多历史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善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地理课程刚刚讲完中东地区,学生对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探究历史问题,有利于本课的学习。

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局势动荡的表象很感兴趣,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动荡局势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先来猜一条迷语,迷底是猜一个地区横跨地球三大洲,战略要冲扼咽喉;地下宝藏世无双,乌金滚滚似海流。

答案就是中东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土地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二战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上个世纪末,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走上这片动荡的土地,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现实的方向,共同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平。

新课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板书)
师:地理课上刚刚学过“中东地区”,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对照地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中东地区的概念、范围及包括哪些国家。

出示《世界地图》和《中东全图》,生:“中东”的概念: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国家。

该名称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师:那么,在这个地区发生过哪些战争呢?
生: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北约空袭利比亚等。

师:过渡:中东战火频仍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又有内部的、外部的原因。

下面我们以阿以冲突为例,共同探讨致使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板书)
——阿以冲突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师:出示《巴勒斯坦历史进程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源于一个古老的民族—闪族。

公元前18世纪生活在新月沃地西部的希伯来人,即是今天犹太人的祖先,后经过新巴比伦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时的三次流散,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犹太人走后阿拉伯人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来到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因为流落到世界各
地的犹太人经常遭到迫害和屠杀,因此在19世纪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特别是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更加疯狂的屠杀与迫害,更多地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181号决议。

由于阿拉伯国家领土的分配不满,抵制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在这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生活过,双方都想争夺对土地和珍贵水资源的所有权,实际上就是在争夺各自的生存权。

板书:(1)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出示《中东战争比较表》提问:历次中东战争分别是由谁发动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每次中东战争的结局如何?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据书和补充资料归纳)
小结: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

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

但是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了吗?
出示材料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战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70多起自杀袭击强烈地震撼着以色列社会,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等多个大中城市屡屡遭到炸弹袭击,车站、市场、餐馆、公交汽车和定居点等民用场所和目标都成了自杀袭击的对象,一时间,以色列境内找不到一块安静的土地,家门之外到处笼罩着死亡与恐怖的气氛……以色列人的和平信念动摇了,一些怪现象出现在以色列境内,公共汽车的乘客数量下降;坐在咖啡店的人忐忑不安;神经紧张的军人误击智力残缺乘客;夫妻们不再结伴出门避免双双遇难无人养育儿女…以色列的经济也出现1953年以来的首次衰退,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50亿美元,财政赤字已经超过100亿美元……面对军事打击无果、自杀袭击无法铲除的尴尬局面,以色列政府被迫动用最古老的方式—修建隔离墙来改善国内的安全环境。

板书:(2)中东战争,加深仇恨师:过渡:在阿以的长期冲突中,也离不开大国的身影。

历史上许多大国都征服过此地或对其垂涎三尺。

我们班有几位同学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从战略位置及自然资源两个方面探究了原委,下面请他们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活动一:出示《中东地图》,找出中东及苏伊士运河连接的三洲及五海。

五海、三洲之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了亚、非、欧三大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曾征服此地。

出示《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示意图》,《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示意图》。

结论: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0%,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小结:战略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如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分而治之”,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二战后美苏操纵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当今世界美国插手中东事务等等,都体现了美、英、苏等大国出于自身利益,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

他们的干涉和争夺,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

板书:(3)大国争夺,加剧矛盾师:过渡:刚才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阿以冲突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阿以冲突的现实原因。

板书:2、现实原因内因:出示《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图片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修建了150个犹太人定居点,造成了上百万阿拉伯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虽于1988年宣布建国,却没有自己的国土。

巴方要求以撤离全部被占领土,并称在此问题上没有谈判余地,因为巴方认为,阿拉伯人自公元7世纪以来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1000多年,巴勒斯坦从拒绝承认以色列,到承认以色列占有78%的领土,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以色列怎么可以就巴只占22%的领土还要讨价还价?以方则认为,按照犹太《圣经》,约旦河以西到地中海都是犹太人的家园,现在以方同意给巴勒斯坦部分土地,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为什么巴勒斯坦还不同意保留至少80%的以定居点人口?
板书:(1)领土之争是根本出示《世界水资源分布图》和《中东地区人均可获得水量》图因为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因此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板书:(2)水资源之争是焦点展示《耶路撒冷——三教共尊的圣城》图片从图片可见,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都在争夺对她的控制权,而且都宣称绝不让步。

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称耶路撒冷是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国际社会和巴则 6 要求以至少交出东耶路撒冷作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带有浓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成分,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其主权归属问题成为巴以和谈中最棘手的问题。

(3)圣城之争是关键师:过渡:我们再来看外因从外部来看,作为在中东地区、尤其是阿以冲突中惟一对双方都有调解力的国家——美国单方面偏袒以色列,也是以巴冲突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

我们为什么说美国偏袒以色列呢?图片:《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
治的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历史数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阿拉伯国和以色列国的领土面积;
小结:从图中可见,分治决议明显的不公平,偏袒以色列。

犹太人口只占当地人口的1/3,却拥有57%的土地,且大部分处于沿海,土地肥沃,阿拉伯国家占当地人口的2/3,却只能拥有43%的土地,且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的地区。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分治决议出台后,犹太人欣然接受并宣布建国,阿拉伯人却不能接受,发动对以色列的进攻。

分治决议的不合理性,是引发阿以冲突的直接原因。

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从现实看,2003年后,美国政府纵容和默许沙龙政府的、对巴大打出手的强硬政策,导致巴勒斯坦人自杀性爆炸的不断升级也是阿以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美国会一味偏袒以色列呢?
下面我们请另一组同学位我们介绍。

学生活动二:美国为何偏袒以色列:
生:展示自制数据表:数据表1:犹太人口在政治、文化方面在美国人口中的比重人口国会议员诺贝尔奖得主宇航专家名牌大学教授律师文学、戏剧、音乐一流作家犹太人口 600万 27% 50% 60% 33% 25% 60% 数据表2:犹太人各项经济指标在美国各项经济指标中的比重: 7 亿万富翁钢铁影视业饮食业娱乐业美国社会财富两党竞选经费犹太人 50% 27% 60% 40% 50% 30% 60% 结论:从数据中可见,美国是犹太人的第二故乡,犹太人经济对美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美国的国内外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了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

师:小结:首先,以色列是美国利益在中东的代言人。

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利益,美国偏袒以色列;其次,是犹太人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的巨大影响直接制约和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

板书:外因:美国的偏袒师:过渡: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阿以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

中东问题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中东内部有识之士的忧虑。

中东地区多年的斗争使双方领导人都认识到,双方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他们开始走上政治解决的道路,为实现中东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

三、中东和平之路 1、为中东和平而努力下面我们请第三小组为我们介绍为中东和平作出贡献的重要人物。

学生活动三:金字塔下的惨案:埃及总统萨达特之死:名言:“为和平而生,为原则
而死”简介埃及总统萨达特冒着巨大风险访问以色列,促成埃以和谈,开启中东和平之门并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事迹。

重点介绍他被暗杀后各界人民和国际社会对他的感情和尊敬。

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接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拉宾、阿拉法特为何许人?他们又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拉宾:以色列已故总理,名言:“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简介以色列总理拉宾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的曙光,与阿拉法特一起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但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 8 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重点介绍他被刺后世界的震惊和惋惜、隆重的国葬以及100多万自发的从以色列全国各地赶来,通宵达旦地列队向拉宾告别的人群。

(2)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高呼:“用土地换和平。

”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重点介绍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同时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

通过他人身安全一度受到威胁时、病危时、噩耗传来时、下葬时、逝世三周年时人们的态度说明他不仅是巴勒斯坦人民以及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而且是他们的骄傲并赢得他们的尊敬和挚爱。

阿拉法特和拉宾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了和解,巴以和平出现曙光。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巴以人民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和平的幸福,冲突又再一次到来,双方再次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从第三小组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为中东和平进程作出贡献的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都受到了本国人民的爱戴,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同,可见不管是巴勒斯坦人,还是以色列人,都是渴望和平的,可是和平出现了吗?我们来看两条新闻:新闻1:新华网加沙2010年12月30 日电(记者马晓霖)以色列军队30日晚在加沙地带北部打死6名巴武装人员,并炮击部分巴方目标,相对平静了两周的巴以冲突再度紧张。

新闻2:新华网耶路撒冷2011年3月23日电(记者耿学鹏黄恒)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耶路撒冷中央汽车站附近23日下午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30人多受伤。

当地警方发言人说,这是耶路撒冷近4年来首起爆炸袭击事件。

……加沙武装人员自3月19日起向以色列南部发射数十枚火箭弹和炮弹,以色列军方则对加沙地带实施多次轰炸。

以军22日空袭行动造成至少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4人为平民。

师:小结:从中东局势的发展来看,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同双方的极端做法有一定联系。

每当一方或双方采取极端行动想压服对方时,双方的矛盾就会尖锐甚至引发战争,而当一方采取理智态度作出和平尝
试时,双方的矛盾就会缓和,冲突渐趋平息。

那么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什么呢?
2、敢问和平,路在何方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如:合理分配水资源、寻求文化上的认同(相互尊重宗教、生活习俗)、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等解决思路。

师:小结:冲突各方都要认识到,武力不可能解决问题,只有努力克制,尽量宽容并互相作出让步以寻求政治解决,和平才有出路。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盼中东早日实现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