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广东广州海珠区六中珠江初一下期中语文(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六中珠江中学初一级期中检测问卷
语文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奠.基(diàn)哺.育(pǔ)污秽.(huì)气冲斗.牛(dǒu)
B.抱歉.(qiàn)懊悔.(huì)取缔.(dì)锲.而不舍(qì)C.粗拙.(zhuō)诘.问(jié)门槛.(kǎn)鲜.为人知(xiǎn)D.奴隶.(dì)屏.障(píng)惩.罚(chéng)回环曲.折(q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3分)
A.镶嵌斑澜锋芒必露沥尽心血
B.诧异震悚妇儒皆知鞠躬尽瘁
C.气魄暄闹慷概淋漓大庭广众
D.澎湃咳嗽深恶痛绝心不在焉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
B.病菌虽说是微不足道
....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
C.妈妈经常批评他不讲卫生,可他总是不以为然
....。
D.雾霾肆虐,扑朔迷离
....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微笑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C.受毒大米事件的影响,某地区的大米销量下降了一倍。
D.《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狗是勇敢、忠义而又聪明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例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相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能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④①③②⑤⑥ D.⑤②④①⑥③
6.名著阅读(5分)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请将与图片有关的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具体完整地叙述出来。
二、古诗文积累(2小题,共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终古高原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莫言下岭便无难,行人赚得错喜欢。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E.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F.僵卧孤村不自哀,铁马冰河入梦来。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篇中空缺的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
①《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每空1分,共5分)
(1)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
(《卖油翁》)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丁。
(《陋室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4小题,共15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请解释“龙钟”“凭”的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请具体描述这一句所写的内容以及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论语》,完成10-12题。
(1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
D.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
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作者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16分)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
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
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
”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
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
钟书是我们的老师。
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
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
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
”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
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
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
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
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
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
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
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
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
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
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
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
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
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
那位专家不服。
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
”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
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
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
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
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3.钱钟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媛“实在很佩服”,第四段到第六段详细回忆了钱媛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媛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4分)
④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学问高深
14.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划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4分)
(1)他可.高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具体说说⑫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6.《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请分别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24分)
《红岩》名著阅读节选:
一串串曳光的子弹,碰溅在岩石上。
岩下的人影渐渐减少,最后,只剩下两个人了。
胡浩忽然问道:“老齐,刘思扬呢?”齐晓轩没有回答,脸上毫无表情,身体在弹火中忽然晃动了一下……布绳冒着弹雨,从岩上垂下,焦急的声音正在催促。
齐晓轩挥手叫胡浩上去。
但是两眼凝泪的胡浩,固执地说:“你受了伤,你先上!”
弹流不断嘘嘘地射在身边,石屑溅在齐晓轩脸上,血流出来了。
他无言地抓住布绳,奋力攀上悬岩。
布绳再次垂下,胡浩抓住布绳,蹬着岩石,跳离了地面。
正在这时候,袭来一阵猛烈的弹雨,胡浩两手一松,便从岩上摔下。
他挣扎着又站起来,重新伸手去抓布绳。
……
“不准动!”
一支手枪,抵住了他的背脊。
胡浩两眼冒火,愤怒地转身面对着刽子手。
“举起手来!”
胡浩冷冷一笑,突然,他向前一扑,猛地抱住来不及开枪,也来不及退让的匪徒,奋力侧身一滚,两个人影纠缠在一起,从半山上坠入了漆黑的深谷……深谷里,立刻传来一声正在跌落中的匪徒绝命的狂叫。
“走!”齐晓轩噙着热泪,指挥着人们离开悬岩。
几头狼犬,接连扑到悬岩底下,咆哮着,嚎叫着,爬不上去。
成群的刽子手也出现在岩下,对着刚才离去的人影射击。
探照灯光,向山头移动,死死地盯住越狱的人们。
机枪子弹扫击着,山头被一串串
火红的弹流交织着,走在最前面的好几个人倒了下去。
“快走!”齐晓轩大声喊道:“分散行动,避开探照灯!”
可是探照灯仍然罩住人群,又是一批人影在扫射中倒下去了。
这时,一个人影忽然从前面折回,奔到齐晓轩面前,语气急促地报告道:“老袁负
了重伤……前面是警戒线,发现敌人布防。
电网附近还有两座碉堡!”
“从碉堡旁边迂回,突破电网!”齐晓轩失血过多,喉头干哑地命令着:“你代替
老袁领路,坚决冲出封锁线。
我继续断后!”
“你……”
“快走!”齐晓轩愤声说道:“率领队伍,不要管我!”
探照灯追赶着逐渐分散的人群,流弹不断划过夜空……忽然,光柱扫向齐晓轩,不
断地把他罩住。
可是,齐晓轩并不躲避那灼目的光亮,反而停住了脚步,挺立在光柱之中。
他看了看渐渐远去的战友,从容地转回身来,面对着射向他的无数弹流。
齐晓轩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崛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
全部毒弹的袭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
“扫射吧!”他把双手叉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
“子
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齐晓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让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红岩……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
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
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华子良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走了。
党
来了。
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放军!”
“华子良领着解放军来啦!”
齐晓轩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
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
可是齐晓轩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
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
远处,渣滓洞燃烧着熊熊的烈火,照映着山头的松林。
近处,火光照见高墙,那是已被粉碎的白公馆集中营。
远远近近,魔窟连声爆炸,烟火不断冲腾,在火光中,中美合作所魔窟正在脚下崩溃,毁灭……
僵化中的目光,渐渐昂向远方。
齐晓轩仿佛看见了无数金星闪闪的红旗,在眼前招展回旋,渐渐溶成一片光亮的鲜红……他的嘴角微微一动,朝着胜利的旗海,最后微笑了。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
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8.文章多处写“探照灯”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9.请具体分析下面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扫射吧!”他把双手叉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
“子
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齐晓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0.除了选文中提到的胡浩、齐晓轩、刘思扬、华子良这几个人以外,请你再列举《红岩》书中的另一位你所熟悉的英雄人物,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概括他的精神品质。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1.选文选自名著《红岩》,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22.作文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