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导学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10《谈中国
诗》导学案(无答案)
第三单元 10.《谈中国诗》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 ___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理解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
【教学重点】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 ___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 ___用语机巧。
【教学难点】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预习案】一、整体感知(一)诵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___怎样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 ___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3、找出比喻,分析比喻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4、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 1、作家作品钱钟书,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 ___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___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 ___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
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
外出版。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
《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2、识记成语(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
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 ___飞行姿态类似。
原意是指
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比喻简短轻灵!(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
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
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⑴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⑵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4、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三、预习检测(一)文学常识钱钟书,原名(),字(),号(),曾用用笔名(),江苏无锡人。
中国现代()家、()家。
(三)字音字形识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羡妒(xiàn)嫉恨(jí)会稽(huì)精髓(su ǐ) B.颦蹙(cù)内疚(jiù)皮夹(jiā)深挚(zhì) C.无垠(yíng)熬夜(áo)瞭望(liào)混沌(dùn) D.桃核(hāi)侈谈(shē)尽快(jǐn)睿智(r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叫嚣回长荡气数见不鲜B.混沌聊以
慰籍斩钉截铁C.亵渎卧薪尝胆必恭必敬D.寡陋惊天动地义愤填赝(四)词语应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探究案】一、自主探究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2、从文中找出 ___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二、探究学习小组探究本文结构布局的特点,举例说明。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仿照下面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完成品味。
例文:“中 ___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品味: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
“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
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___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
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
“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 ___得不到批评、 ___,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 ___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
《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这事了不足奇。
【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
(不超过25个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 ___了。
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
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贡献。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