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电刺激治疗低位脑干梗死致严重吞咽困难及其机制

合集下载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张莉;刘畅;李慧敏;刘俊丽【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8(032)005【总页数】3页(P478-480)【作者】张莉;刘畅;李慧敏;刘俊丽【作者单位】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9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脑细胞缺血缺氧5 min后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1-2]。

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 误吸发生率为40%~70%[3],急性卒中后约76%的病人可并发一过性或持续性吞咽功能障碍[4]。

由于病人多数是老年人, 即使是局灶性损害,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吞咽障碍[5]。

尽管部分病人的吞咽障碍是一过性的[6], 但容易导致不良预后, 如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甚至死亡,显著影响卒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7]。

目前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有很多,但临床疗效不一[8]。

随着研究深入,电刺激疗法逐渐用于临床。

电刺激有高、中、低频三种,刺激方法有经皮、植入式、术中超强电刺激等,其中经皮低频电刺激疗法操作简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9]。

我科自2015年起采用低频电刺激配合功能恢复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病人,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0],并经头颅CT 或MRI证实。

入选标准:(1)发病>24 h的非急性期脑卒中,并经CT和MRI证实,伴有局灶性脑细胞损伤;(2)均为完全性卒中,程度为轻度至中度;(3)临床表现为饮水呛咳、进食困难;(4)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检查及治疗。

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脊液 及 碎烂 脑 组 织 流 出后 , 再 作 进一 步 切 开 , 防止 术
[ 7 ] 张鲲鹏, 刘德 昭. 阶梯 式颅内减 压技术在 急性 重度颅脑损 伤 中的应用疗效[ J ] . 临床 医学工程 , 2 0 1 2 , 1 9 ( 1 ) : 4 2 — 4 3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2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5 . 1 1 ) ( 责任编辑 : 江泽琴 )
作者单位 : 6 1 7 0 0 0 I  ̄ 1 ) l I 攀枝花 , 攀枝花市 中心医院神经科 ( 谢晓燕 )
【 参考 文献 】
[ 1 ] 刘庆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解 剖与临床 [ M] . 北京 : 中 国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 2 0 0 7 : 4 7 — 5 4 .
等, 此外 尚有担心后期颅骨修补困难等。因此在临床 运用中, 对 于手术 适应 证应 很好 的把 握 。我们 的体会
是, 在下 列情 况下 应考 虑施 行冠 截手 术 : ( 1 ) 双侧 额颞 叶损 伤均 较 重 的重 型 颅脑 伤 患 者并 有 明显颅 内高 压 者, 通 常并有 脑疝 。 ( 2 ) 双侧 额颞 叶均 有原 发性 脑损 伤 或 血 肿伴 明显 脑 水肿 , 基 底 池 闭塞 、 脑 室 受 压而 中线

6 5 2 ・
西南军医 2 0 1 4 年1 1 月 第 l 6 卷
第6 期
J o u r n a 1 o f Mi l i t a r v s u 佗e o n i n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 . V 0 I . 1 6 . N o . 6 . N o v . . 2 O
脑损伤[ J ] . 河北医药 , 2 0 0 8 , 3 0 ( 1 1 ) : 1 6 9 7 — 1 6 9 8 . [ 6 ] 王宪荣, 冯华 . 实用神经外科学 [ M] . 北京 : 人 民军 医出版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d pha i fe to e w e edi de nt r am e r p a o r lg o p w ih 30 c s si a h g ou Th o r r u a r t d w ih ys g a at rs k r vi d i o te t ntg ou nd c nto r u t a e n e c r p. e c ntolg o p w steae t r s lo i g e e c s ,w hi e te t e r u a r a e ih l w e u nc l crc lsi wa lw n x r ie l t r am ntg o p w ste t d w t o f q e y e e ti a tmul to n a ii n.The e eas e s d w i eh r ai n i dd to yw r s se t h
6 — 6 44 45
吞 咽 困难 是 脑卒 中后 常见 的并 发 症 ,及早 采 取 有
排 除 标 准 :① 病 情 危 重 ;② 伴 重 要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③ 有 明 显 误 吸 可 能 ;④ 有 智 力 障 碍 或 感 觉性 失 语 ,不 能 配合 检查 ;⑤ 伴 其他 神 经科 疾 病 ,如 帕金 森
E fc f o F e u n yE e tia S i lt n o y p a i f rS r k D I n W NG P i u L — ie 1A rs a eC nr l f t w r q e c lcr l t e oL c mu ai n D s h gaat to e A A e- , I i a, t . eop c e t o e Xi f Jl a a
6 4 — 4 —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表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由于脑卒中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导致的一种并发症。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食物或液体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咀嚼力减弱、口腔内食物残留等症状。

吞咽障碍不仅会导致患者饮食困难,还可能造成误吸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刺激治疗的原理电刺激治疗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来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和重塑。

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刺激患者的咽喉肌肉和神经,增强其活动能力,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电刺激治疗可以分为经皮颈部电刺激和经食管电刺激两种方式。

经皮颈部电刺激是通过在颈部表面贴上电极片,对颈部进行电刺激,刺激颈部周围的肌肉和神经,促进咽喉肌肉活动,改善吞咽功能。

而经食管电刺激是通过在食管内放置电极,对食管周围组织进行刺激,同时配合吞咽训练,以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

目前,电刺激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经皮颈部电刺激和经食管电刺激都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研究发现,经皮颈部电刺激能够促进咽喉肌肉的活动,提高咽喉肌肉的收缩力和协调性,从而改善吞咽困难。

而经食管电刺激则可以提高食管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敏度,促进食管内食物的顺利通过,减少食管残余,改善吞咽功能。

除了临床疗效的证实外,电刺激治疗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依赖性等优点。

患者只需每天接受一定时间的电刺激治疗,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的疗效。

电刺激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尽管电刺激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治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正在开展电刺激治疗的相关研究,以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电刺激治疗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电刺激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电刺激治疗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估和选择。

低频电刺激(感应电)对放射性脑病导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周惠嫦

低频电刺激(感应电)对放射性脑病导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周惠嫦

感 应 电 治 疗
16
舌内肌
舌上纵肌 舌下纵肌 舌横肌 舌竖直肌

颊肌、咬肌、口轮匝
口轮匝肌
颊肌
咬肌
腭 舌 肌 、 腭 帆 张 肌 、 腭 咽 肌 、 咽 后 壁
咽后壁
促进舌喉复合体运动
天突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吞咽各期
认知先行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期
咽期
误吸严重、呼气困难
治疗效果


临床上多采用感应电刺激结合改良的导尿管球囊扩张术 临床效果: 降低口咽通过时间,增加喉部上抬/前移幅度,减少 会厌谷或梨状窦残留,降低误吸率 ,提高吞咽功能 社会及经济效益: 本技术以创新、综合的治疗方法开展,已救治很多过 去无法治疗的患者,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 2008年~2012年治疗人次约4050,2013年达1440人 次,包括来自上海、山东、香港、澳门、台湾、澳大 利亚(华人)等多地的病人 曾接受天津媒体、佛山电台节目、佛山日报新闻报道 等采访


REP分型

发病部位 ①颞叶损害:精神症状 ②脑干损害:常见球麻痹症状,占REP 患者的42.98%。 ③小脑损害
鼻咽癌的吞咽障碍


唾液腺损伤、口干 发生率96%,直接减慢口咽部食团传输 颞下颌关节纤维化 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板状化 舌的力量和灵活性下降、萎缩 食团输送障碍,间接引起吞咽启动延迟。构音不 清 软腭、咽后壁纤维化 鼻音重,鼻漏重,吞咽启动困难,呼气时间短 咽部肌群纤维化
感应电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皮肤、 软组织 组织纤 维化
放疗
局部缺 血
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增加组织间相对运动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吞咽障碍是由于食道功能及咽喉,舌,双唇等部位受损所造成的进食障碍,其中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发生吞咽障碍几率高达51%。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主要有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及吞咽功能锻练等方法[1]。

虽然上述几种方法治疗吞咽障碍的均有不同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这几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很少有文献系统地进行研究。

本文试就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经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脑卒中急性期约60%的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

彭慧渊[1]等在研究中选用低频脉冲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中发现,脉冲电刺激患者喉。

对咽部两侧电刺激不仅可有效改变患者运动皮质的兴奋性,还能促进吞咽运动皮质重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另有文献报道,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吞咽障碍疗效性较电针疗效更为确切。

其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评定标准:(1)均为首次发病且能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2)无严重精神疾病,无严重视听及认知功能障碍疾病(3)无严重肾、肺及心等并发症。

意识清晰,各项生命体征平稳(4)均有吞咽费力,噎塞及不同程度的饮水呛咳等吞咽功能障碍表现行为。

将69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发现电刺激组显著高于电针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

2 经皮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经皮功能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国内外也已经见诸一些文献报道,不过其结果多为提示性的。

姚利民等选用voeastim—Master吞咽治疗机结合康复指导训练,治疗61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并与传统针刺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经皮电刺激组和传统针刺组对吞咽困难程度均有所改善,但是经皮电刺激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针刺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

这提示经皮电刺激方法对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其对吞咽障碍程度评定标准为:(1)咽喉期。

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低频 电
【 关键词 】脑卒 中 吞 咽 功能 障碍 低频 电刺激 疗效
经过分析 可以得 出 , 试验组 在手术 治疗 时 间、 手术 中切 口 数量 、 术后疼痛 、 术后发热 、 术后 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2组 1 年复发率水平 比较差
表1 2组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比较( ± 5 )
低 频 电刺 激 治疗 早 期脑 卒 中后 吞 咽功 能 障碍 的疗 效观 察
郝 小平
( 西山煤 电集 团公 司职工 总医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5 3 )
【 摘要 】 目的
探讨低频 电刺激对早期脑卒 中后吞 咽功 能
内皮细胞 和血管壁 造成损伤作用 , 从 而使受损 的管壁纤维化愈
肾功能 障碍 , 无心脏 起搏器或 安置金属 支架者 , 无严重 肺部感
染。 患者年龄 3 9 岁~ 7 8岁 , 病程 1 周一 4周。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分析 。 1 .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 软件 对数据进行
续研 究 , 以对其远期疗效做进 一步的随访。
参 考文献
【 1 ] 李洪雁.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下 肢静脉曲张 3 2 例疗 效观察【 J 】 . 基
层医学论坛 , 2 0 1 1 , 1 5 ( 1 0 ) : 9 0 7 .
1 . 1 临床 资料
选择 2 0 1 0年 1 O月一2 0 l 1年 l 0月在 我
院治疗 的早 期脑卒中患者共 5 0 例 ,经 C T或 M R I 检查 证实并 合和腔 内少量血栓形成 , 最 终使 大隐静脉永久性闭合 。需要注 符 合 中华 医学会第 四届 全国脑血 管病学术会议 通过 的诊断标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脑血管疾病,导致了脑血管的破裂或者闭塞。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或者残疾。

而对于幸存者来说,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是非常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神经肌肉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工作。

而脑卒中后造成的对这些部位的损伤,会导致吞咽障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进食时出现吞咽困难、有吞咽异物感、出现咳嗽、食物误吸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症状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非常重要。

电刺激治疗的原理电刺激治疗是一种通过外部施加电流的技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肌肉活动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电刺激主要是通过外部电极施加电流刺激颈部和喉部的神经和肌肉,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具体来说,电刺激治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发挥作用:1.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电刺激可以刺激受损的神经,提高其传导速度,从而改善受损神经对吞咽功能的控制。

2. 提高肌肉收缩力:电刺激可以促进受损肌肉的收缩,增强其力量,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3. 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受损神经的功能。

4. 促进血液循环:电刺激可以促进受损区域的血液循环,改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电刺激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一项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吞咽协调性和肌肉力量,降低吞咽风险。

另外一项发表在《康复医学》杂志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吞咽效率和安全性。

电刺激治疗还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发表在《康复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经过电刺激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进食、饮水和日常生活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11-13T10:35:19.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卢世红李剑李建菊[导读] 吞咽完全是一种复杂的感觉运动行为,包含了咽喉周围25对肌肉,一系列的链顺序收缩。

卢世红李剑李建菊(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300280)【摘要】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后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频电刺激及吞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吞咽训练,两组在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进行评估。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效(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电刺激治疗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方面较单纯吞咽训练具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电刺激吞咽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21-03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后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但是后遗症发生率和并发症仍不见下降,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在急性期并发率高占脑血管疾病患者的40%左右[1]主要由于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引起真性延髓麻痹和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假性球麻痹。

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时间延迟以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营养不良、脱水、误吸、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

我科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障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12月入住我科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80例,脑卒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脑CT或MRI证实。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CH E N i — i,ZH A N G — i X ao we Zib n,CU I
L-a , l 1 i i e a .De a t n u oo y, a c e g S cn s i l Af i ae s i l f T i a d c l h p r me t f Ne rlg Lioh n eo d Ho p t , f l td Hop t as n Me i o a i a o h a
1 2 8
C ieeJ un l fq hbl ain Jn 0 1 V 1 6No hns o ra o a itt ,u e2 1 , o.2 .3 le i o
低 频 电刺激 治疗 脑 卒 中后 吞 咽 障碍
陈孝 伟 ,张子 斌 , 立 海 , 延 芳 , 强 崔 杨 郝
与 治 疗 前 及 对 照 组 比较 , 钡 和稠 钡 通 过 口 、 时 间 明 显 缩 短 ( 稀 咽 P< 0 0 ,. 1 ; 照 组 治 疗 前 后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 5 0 0 )对 义 。与 洼 田吞 咽 能 力 评 定 法 比较 , G 吞 咽 障 碍 检 出率 明 显 提 高 ( VF P< O 0 ) . 5 。结 论 : 卒 中后 吞 咽 障 碍 配 合 低 频 脑 电刺激可明显促进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 【 键 词】 脑 卒 中 ; 咽 障 碍 ; 频 电刺 激 理 疗 仪 ; 关 吞 低 电视 透 视 检 查
【 要 】 目的 : 讨 加 用 低 频 电刺 激 对 脑 卒 中后 吞 咽 障碍 患 者 的治 疗 效 果 。 方 法 :O例 脑 卒 中后 吞 咽 障 碍 患 者 随 摘 探 6 机分为低频组和对照组各 3 O例 , 均按 神 经 内科 常规 治疗 , 频 组 同 时 配 合 舌 骨 及 甲状 上 切 迹 处 低 频 电 刺 激 。治 疗 低 前 后 2组 均 进 行 洼 田 吞 咽 能 力 评 定 法 及 电 视 透 视 ( G) 测 。结 果 : 过 1 的 治 疗 , G 吞 咽 功 能 检 测 , 频 组 VF 检 经 4d VF 低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进程。

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导致吞咽中枢受损,使得患者吞咽困难、易产生误吸等并发症。

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效果有限,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及机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观察其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了解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通过研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探索,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制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通常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吞咽神经传导的障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吞咽动作。

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受损神经元重新激活神经传导,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功能。

同时,电刺激还可以调节脑部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促进神经网络的重建和修复。

这样,电刺激可以在细胞水平和神经网络水平上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研究表明,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和生活质量。

通过定制化的电刺激治疗方案,可以有针对性地刺激受损神经元,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

同时,电刺激治疗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制是通过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重新建立受损神经传导,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可能。

2.2 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80例体会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80例体会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80例体会脑梗死后很多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因进食困难摄入的热量和营养因素包括蛋白质和水分等不够,而导致营养不足或营养不良和不同程度脱水,有的因进食后出现呛咳发生肺内炎症、高热、呼吸衰竭。

总结了2006年对80例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经低频电治疗,吞咽困难改善。

资料与方法本组脑梗死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56~89岁,平均68岁,病程数小时~1个月。

临床表现:均表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失语、偏瘫、无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严重障碍。

治疗方法;低频电刺激ES-420,20分钟双向方法,波宽700ms输出程度0~15mA。

电极放置方法:放置电极可影响多数肌肉群,沿着中线垂直排列所有电极,将第一电极刚好放置于舌骨上方,第二电极按前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置最下面电极,不应放置于环状软骨之下,通道1主要作用于舌骨以上及舌骨下肌肉系统,通道2则作用于舌骨下肌肉系统。

吞咽功能评估:⑴反复唾液吞咽测试RSST:本评估法由才腾荣在1996年提出,是一种评定吞咽反射。

①被检查者原则上应用坐姿,卧床时采取的放松体位;②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喉结和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上方移动再复位,确认这种上下运动,下降时刻即为吞咽完成时刻;③观察在30秒内,患者吞咽的次数和动度。

当被检查者口腔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1ml水后在让其吞咽,高龄患者30秒内完成即可。

⑵饮水试验分级及判断标准:分级判断:①可1次喝完无噎呛正常Ⅰ级5秒内完成;②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可能Ⅰ级5秒以上完成Ⅱ级;③能1次喝完但有噎呛异常Ⅲ、Ⅳ、Ⅴ级;④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⑤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结果影像学检查:70例头CT基底节,放射冠低密度10例,头MRI 2例,桥脑8例延髓异常信号。

治疗半个月53例治愈可正常进食,19例进流食,8例靠鼻饲进食。

讨论吞咽困难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在脑梗死中更常见,吞咽困难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增高有关,虽然可部分用其与卒中严重程度加重有关来解释,但在座中程度相似的情况下,清醒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死亡率是吞咽功能正常卒中患者死亡率的3倍,但与吸入无关,后者也有引起肺炎和气道阻塞的危险。

低频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Th e r a p e u t i c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Lo w- f r e q u e n c y El e c t r i c a l S t i mu l a t i o n p l u s Ac u p u n c t u r e f o r De g l u t i t i o n Di s o r d e r s Af te r Ce r e b r a l
【 摘要 】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脑卒 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 方法 将 7 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3 8 例) 低频 电刺
采用低频 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 : 对照组 ( 3 8例) 采用低频 电刺激治疗 。 结果 激和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 效确 切, 两种疗法合用可提高临床疗 效。 【 关键词 】 经皮神经 电刺激 : 中风后遗症 : 针刺 : 吞咽障碍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6 . 6 【 文献标志码 】 A
S t r o k e X l A NG L i a n , L I U Xi a , X U Z h e n - j i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De p a r t me n t , C h o n g q i n g T h r e e G o r g e s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 C h o n g q i n g
d i f e r e n c e s i n c o mp a r i n g t h e wa t e r d r i n k i n g t e s t s c o r e , i mp r o v e me n t s c o r e , nd a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ic f a c y g r a d i n g b e t we e n he t t wo ro g u p s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11-0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它可引起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甚至死亡等[1]。

急性脑卒中后约有78% 患者出现吞咽障碍[2],约50%患者可在1个月内自动恢复吞咽功能[3],但仍有13%的患者长期患有严重的吞咽障碍[4]。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低频电治疗的一种,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吞咽障碍患者。

本文现将对其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吞咽的机理与NMES作用机制目前认为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理主要有两点:一、吞咽肌群主要是II型肌纤维,而NMES可选择性激活II型肌纤维,引起吞咽和关节肌肉群的收缩,从而增强其收缩功能[5];二、由于大脑皮层的适应性,低频脉冲电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大脑,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上行纤维建立新的吞咽运动传导通路,在吞咽反射弧的恢复和重建方面起重要作用[5,6]。

二、NMES电极放置位置及相关参数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涉及舌骨上肌和舌骨下肌等多个肌肉群的联合活动,因此,电极放置对神经肌肉电刺激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小而重叠的吞咽肌群。

甲状舌骨肌由于其位置深,较难得到有效刺激。

因此,国内通常将电极底部放于甲状腺切迹之上[7]。

大多数舌骨下肌向胸骨下方降低舌咽复合体,因此,当电极放置在甲状软骨上和周围时,动作电位刺激使喉部向下拉[8]。

NMES电极绝大多数放置的位置是颈前区皮肤,具体位置的放置目前仍未得出统一的结论。

Meng等[2] 应用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一组患者中,将一对电极置于舌骨上区两侧,另一对电极置于甲状软骨上、下缘,另一组患者中2对电极均置于舌骨上区,其中一对位于颏舌骨肌运动的两侧,另一对置于舌骨肌运动区的两侧;经其他相同条件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改善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电极均置于舌骨上区组患者舌骨前移距离更明显。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临床观察张艳艳;张筱英【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年(卷),期】2017(052)010【总页数】1页(P755)【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脑梗死;吞咽障碍;临床观察【作者】张艳艳;张筱英【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正文语种】中文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病率达到30%~55%[1],患者因此而引起脱水、吸入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

本研究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部位脑梗死引起的吞咽障碍,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梗死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24例,患者入选标准包括:①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MRI确诊;②病程在1周以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持续48h以上;③无痴呆及明显认知功能障碍;④剔除合并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者;⑤均知情同意并能配合治疗。

1.2 一般资料:延髓以上梗死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6.3±7.60岁;延髓梗死引起的真性延髓麻痹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3.8±10.35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防治脑水肿、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以及神经营养等治疗,同时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

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寒冷刺激、吸吮训练、咳嗽训练、喉抬高训练、门德尔松手法等,后期增加摄食训练。

电刺激治疗:采用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将电极(蝴蝶电极片)贴于皮肤上,在气管正中线左右两侧水突与扶突穴分别放置1对电极,放置时并避免电流刺激颈动脉窦和胸锁乳突肌;振幅的固定频率范围30~80Hz,双向方波,波宽700ms,波幅25mA,逐渐增加强度直至出现预期的感觉和运动肌反应刺激,电流强度以患者适应并能见到有吞咽动作为最佳,每次30分钟。

表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表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表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万里红;谈正叶;钱美萍;俞月娟;应晓兰【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年(卷),期】2011(010)011【摘要】目的观察表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日单双号将86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表面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评价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评分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有效率88.64%,对照组有效率64.29%,x2=7.14,P<0.05.结论早期采用表面电刺激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可以加快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总页数】2页(P979-980)【作者】万里红;谈正叶;钱美萍;俞月娟;应晓兰【作者单位】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相关文献】1.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J], 曹莉;袁良津;施雪英;石力;顾尚恒;蒋鸣坤;姚正鹏;姜伟韬2.表面电刺激治疗低位脑干梗死致严重吞咽困难及其机制 [J], 汪洁;吴东宇;宋为群;张洪涛;王卓3.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口腔期及咽喉期的疗效观察 [J], 钱海彦;刘明杰;孟丽铭4.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J], 张华;晋丹丹;李娜;刘顺达;乔慧敏;罗英姿;蔡海燕;白永生;高永英5.中频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J], 张光伟;郑丽华;杨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口腔期及咽喉期的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口腔期及咽喉期的疗效观察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口腔期及咽喉期的疗效观察钱海彦;刘明杰;孟丽铭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44)012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92例,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比较电刺激组及冰刺激组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同时治疗组分为口期吞咽困难、咽期吞咽困难,比较两组电刺激治疗后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2.6%,总有效率为9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同时口腔期及咽喉期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频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4页(P1495-1498)
【作者】钱海彦;刘明杰;孟丽铭
【作者单位】赤峰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2
【相关文献】
1.针刺结合颊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效果 [J], 李莎;鄂建设;覃勇;樊继波
2.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疗效观察 [J], 周媛
3.针刺结合颊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效果 [J], 徐静;张兴
4.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晓
5.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卞兆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分析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分析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接受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后对吞咽障碍治疗的具体效果。

方法从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出现吞咽障碍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通过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纳入25例。

将吞咽训练用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则接受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吞咽训练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统计调查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有效72.0%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后对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不断推动脑卒中康复进程,促进生活质量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吞咽训练;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术后康复很容易发生各种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是发生率较高的后遗症之一,该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与食管括约肌组织损伤有一定关系,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甚至导致脑卒中患者营养摄入不足,病情恢复缓慢甚至加重[1]。

以往临床经常通过吞咽训练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吞咽功能,但是效果缓慢,因此本次研究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联合治疗,可加快吞咽功能恢复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

具体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出现吞咽障碍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通过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纳入25例。

对照组中,男性计入14例,女性计入11例,年龄处于50-74岁,平均年龄(62.8±3.7)岁;观察组中,男性计入15例,女性计入10例,年龄处于52-75岁,平均年龄(63.5±3.8)岁。

两组脑卒中患者年龄及病情状况经过检验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会对患者的各种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吞咽功能障碍是常见且严重的后遗症之一。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神经肌肉的活动,有望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本文通过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并对其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进行分析,研究了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导致大脑部分功能障碍。

脑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我国导致残疾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原理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将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对患者的特定穴位进行针刺,通过针刺对局部神经系统和周围肌肉进行调节;然后通过电刺激对特定的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以增强或减弱其活动。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功能,有望改善吞咽功能障碍。

三、方法本研究选择30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在入院后经专业医生的评估确认了吞咽功能障碍的存在。

然后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

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和表面肌电图的记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四、结果在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和表面肌电图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改善不显著(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s ia y ta t( TS) h olt r r c N
[ 图 分类 号] R 4 . [ 献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 7 1 2 0 ) 10 5 —4 中 7 33 文 文 0 69 7 ( 0 9 0 0 40 [ 文 著 录 格式 ] ¨ , 尔 0 , 为群 , . 而 l 刺 激 治 疗 低 位 腑 f 步 致 严 重 吞 咽 难 及 其 机 制 [ ] 1 康 复 论 实 s
l owe a n t m n a c in;do s a e a e ula y i f r to rbr i s e i f r to r olt r lm d l r n a c in;dy ph gi s a a;s f c l c rc ls i ulto ura ee e t ia tm a in;nu lusof ce
Abtat O etv t d h oe t l c a im f eo e yfo d s h gaatrs ra eeetia si lto .Meh d sr c: b cie Tosu y tep tn i j a me h ns o c v r r m y p a i fe u fc lcr l t r c muain to s
W U n u。S Do g y ONG W e u i n,e a . De r me to 、 h b lt t n M e i i e,Ca ia e ia i e st q t 1 pa t n J Re a iia i d c n o p t lM d c l Un v r i y,Xu n o p t l a wu H s ia , Bej n 0 0 3,Ch n iig 1 0 5 ia
3 c s s r c e y fo a e e ov r r m dys a a c us d b o e a n t m n a ci n a t r s r a e ee tia tm ua i n o owe a di e a ti ph gi a e y l w r br i s e i f r to fe u f c lc rc ls i lto f l r m n bl nd r ge i ln r sw e ean l z d. Re u t A fe m na e ve r a y e s ls t r3~ l e ks s rac lc rc lsi u a in,t w a lw s e s e c r sr a he r m 6 w e u f e ee tia tm l to he s lo a s s m nts o e e c d fo 0 t i l t e 3 p in s Con l so O 6 n a l h ate t . c u in Su f e ee tia tnm l to a a iiae t e ov r w al rac lc rc lsi a in c n f cl t her c e y ofs l t ow un ton,whih m a e i f ci c y b n vo v d w ih t e s ns y i ut s e ily t e i t gr to ceu ft olt r r c N TS) l e t h e or np ,e p ca l h n e a i n ofnu l s o he s ia y t a t( .

5 ・ 4
中 国 康 复理 论与 实 践 20 年 1月 第 1 09 第 1期 C i R h bl h oyP at Jn 0 9 V 1 , . 5卷 hnJ e a iT e r re, a.2 0 , o.1 No 1 5

临床 研 究 ・
表 面 电 刺 激 治 疗 低 位 脑 干 梗 死 致 严 重 吞 咽 困 难 及 其 机 制
分析 3例 脯 刚 表 面 电 刺 激 下颌 部 雨I j 叉 神 经 治 疗 的 重 度 吞 咽 难 低位 脑 下梗 死 患者 。结 果 3例 再 度 乔 咽 闲难 患 告 经 3 1 或 ~ 6删 电 刺 激 治疗 , 咽 功 f , 分 【 乔 i' M t { 0分 恢 复 到 6分 。结 论 采 川 【 激 治 疗 重 度 吞 Ⅱ 难 可 以缩 短 程 ,J怏 咽 功 能 的 恢 复 ;  ̄ J U刺 闶 』I I 病 的
汪 洁 吴 东宇 宋 为 群 张 洪 涛 , 卓 , , , 王
[ 要 ] 目的 J 『 农 } 激 治 疗 桥 腩 下 部 及 延 髓 背 外 f 梗 夕 导 致 的 严 重 吞 咽 困难 , 讨 吞 咽 困 难 恢 复 的 潜 在 机 制 。 方 法 摘 J 、1 乜刺 ! j 匕 ! I j 探
长短 与病 变范 的大 小 父 。儿 机 制 r 能 与 孤 束 核 刈 感 觉输 入 的 枢合 关 。 1 J ’
[ 键 词 ] 低化 腑 干侦 死 ; 髓 外侧 枝 死 ; 咽 困 难 ; 面 电刺 激 ; 束 核 关 延 吞 表 孤
T e t n n e h n s o u f c e ti a S i lto o e e e Dy p a i u e y L we r ise I f r to WA r a me ta d M c a im fS ra eElc rc l tmu a i n f rS v r s h g aCa s d b o r B a n tm n a ci n NG J e,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