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质课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本次活动为“双减”背景下“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感谢在本次活动中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有幸和孩子们上了一节《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课。
本课学习体积的概念是学生后续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基础。
这节课我尝试用吴老师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策略,融合我校尝试教学五段模式,重视数形结合,实践操作,突破重难点,建立学生的体积概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我记得《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提到了体积概念的建立,要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直观感知中引入概念的学习。
二,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概念的抽象与概括的过程。
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与“触”,所以我这节课在设计的时候,先研读教参,尊崇体积概念的教学步骤:实验——比较。
在体积概念教学时,我想让孩子们对概念中“空间”有所体会,所以我先在尝试复习的基础上,布置了一个预习的实验作业。
让孩子们用视频的形式上交。
孩子们在亲身经历这样的实验操作之后,当视频分至沓来,不管视频录制的水平高低,我发现孩子体会到空间这个词的含义那就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和高度。
我之前设计了让学生在体会概念中“物体”时,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存在的。
但在不断的琢磨中感觉到如果这样的话可能让孩子学的内容比较宽泛,所以就改为在分层作业里面让学生继续用实验来证明气体也是有体积的。
最后体积概念处理还是以“实”为主,所以说这块儿就呈现了今天这节课的状态。
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在定义与直观实物的基础上,建立1cm³,1dm³,1m³的表象。
分三个层次,一是必要性,二是体积单位的定义,三是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
在处理时采取教师领学 1 立方厘米,小组尝试自学1立方分米,以及动手操作体会1立方米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先由说课一维到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形成了1cm³的空间表象。
再到学生的自己摸一摸,测一测,最后到我提供给孩子们材料,让他们拼装成一个棱长是1m的正方体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实验以及动手操作的机会。
尝试练习部分有浅入深的进行课堂检测。
先是填写恰当的体积单位,先练有图片的,再练只有文字的;再体会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学会用体积单位表示物体的大小。
也是为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做好铺垫。
还有学了体积单位之后能够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区分。
本课在实验验证,动手感知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时间充足时应该让孩子们再亲自测一测1m³的空间内到底蹲下了多少个同学。
可不可以让孩子们体会一下足球和铅球谁的体积大?弄清楚物体的体积与重量无关,只与所占
空间大小有关。
还有本节课在渗透吴老师儿童教育思想不够透彻,因为练习的量比较大,所以有一些题目的挖掘还是不够透彻。
我还应多学习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评价学生,激励学生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