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半满亦圆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半满亦圆满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花好月圆”意即鲜花盛开、月儿正圆,人们常以此寓意完美、圆满,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曾国藩却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

《莱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静待花开完美
从“满月飞明镜”到“春色满园关不住”,自古以来,人们无不向往月盈满天、花开满园的完美之境,但也有人认为“花看半开”,看似不完美的境界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完美与不完美看似矛盾,却存在着联系。

诚然,很多情况下,完美是终身目标,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从神州载人航天工程设置多重紧急预案与冗余备份,到国产C919飞机出厂数百道安全性能验证测试关卡,再到秦山核电站采取双循环模式确保民众安全……都是在必须做到完美的领域中力争完美的结果。

但生活中,不完美才是常态境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完美是我们“虽难以至,心向往之”的美好境界,是一切顺心如意的过程,是不掺杂一切不利因素的完整。

完美如同一块毫无瑕斑的润玉、一轮无浮云遮盖的皎皎明月。

但是,无暇之玉、完盈之月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或许确实存在,但是达到完美又谈何容易?不完美是追寻完美过程中的境界,是追梦路上精彩与暗淡交织的旅途,是人生长期处于或终生处于的状态。

简而言之,不完美是追求完美的必由之路。

曾国藩、《蔡根谭》中之所以青睐“花未全开月未圆”、“花看半开”,在我看来原因有二:一方面,完美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终点,正如熠熠生辉的暗夜繁星,可望而不可及。

完美所代表的毫无瑕疵、滴水不漏对人们提出了几乎不可能达到的超高要求,而大多
数人的能力即使不相去甚远也难以企及。

另一方面,在不够完美的状态中,我们不仅能感知到源自于内心深处对完美的执着与坚定,还能获得其带给我们的心潮澎湃,更有追求完美路上的新奇体验。

从新东方讲师董宇辉转型直播带货火热出圈,网友认为他学富五车、思想深刻、十分完美,到“小作文”事件后直播承认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彰显追求完美的决心,正是他不完美状态背后的完美追求不断推动着他打磨文案、练习讲说,激励着他勇于面对困难、敢于解决问题。

追求完美矢志不渝,正视不完美激人奋进。

苏炳添问鼎亚洲、冲入世赛,无不凝聚着他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克服不完美所流下的汗水;中国航天人上天揽月、祝融探火、天问问天,无不显现出航天人看到不完美、追求完美的艰辛;淄博政府在烧烤爆火后立即施政上策稳民生、增福祉,无不体现着处理不完美背后的问题之决心与迅速……由此可见,即使“难以至”,仍要“心向往之”,我们要正视不完美,把握其带给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向完美进发,奔赴山海。

静待花开完美,唯愿华夏儿女凝聚追寻完美的力量,这力量如同一束光,给人以开启新征程、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的力量,当千万束光熔铸炽热,必将照亮复兴伟业之路,共赴复兴梦之完美。

半满亦圆满
曾国藩曾言“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最完美的状态,《菜根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小满未满似乎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这种“未开未圆”、“半开半闭”的状态常让我们觉得这是一种缺憾,在趋于完美时却戛然而止,让人终不得意。

但花开一半,月得残月,也为我们带来了异于平常的风景。

含苞待放的花,微微张开的花瓣,像是蒙面的美人,有其娇羞之美。

半月如璜,未满尖角,自悬半璧,让人想到天狗食月,想到小楫轻舟,想到悲欢离合。

正因为未得全满,故而让人疑云不解,浮想联翩,在未成之作上融入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半”的魅力,是留白,是空置,是想象。

正如人们欣赏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会自觉用思想的余韵来填补纸张上的空白。

从文学艺术上来说,这种半满之态带来的是创作者与鉴赏者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汇,使其不再是一个人的艺术,而是一群人的鸣音。

这种“半满”不只是艺术性的,也是现实性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不完美,希望能满足自己所有的期待,成为人生剧本的完美主角。

可是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

每个人都会有性格上的缺陷,能力上的不足,生活上的不如意。

疯狂地苛责自己,把不完美当成硬性要求,只会让自己更累更痛苦更挣扎。

完美很好,不完美也不差。

君可见刺击秦王失败的荆轲,他壮士慷慨赴死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敬佩;君可见出使匈奴却被扣留了十九年的苏武,虽屡摧折却气节长青;君可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他虽然未灭魏统一天下,其人格魅力却照耀历史长河。

而有些事不必也不需完美,正所谓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比如说名利这种易左右人心智的东西半满更佳。

半满时人过得舒心而不忘本,过满时则可能会有变质的风险,让人满面獠牙,失去自我。

莫言在《檀香刑》中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盈满则亏,要常怀戒惕之心,所以不必过于追求完美。

缺憾之美,半满之姿,更能推动人长久进步。

体育健将们曾经的败绩也是其努力拼搏,精神不朽的功勋;黄家驹曾经的无人问津,也为他的潜心创作更添光彩;梁实秋虽寄生于“雅舍”陋室之中,反而修炼出来了一颗安之若素不急不躁的心。

老舍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在这半半分成的人生路上,我们虽未一路光辉,却也总是向阳而生。

小满未满,恰得圆满。

不完美就像是一首未完的诗,每一行都带着缺陷,却有拥有无限可能。

愿以未满之姿,成无憾人生。

追求完满,笑对缺憾
众人大多追寻花好月圆的完美之意,也有许多人寻趣于残月花半开之间,但这并不相为矛盾。

追求是向最圆满而追求,寻趣是于半途中觅佳趣。

《莱根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是的,我们为何更为偏爱不圆满?因为那种缺憾,才能让我们心头荡漾,直叹一声“意难平”。

我们喜爱《红楼梦》中人物悲欢,为他们的结局而泣,不是因为圆满,而是因为遗憾。

遗憾,是所有人都
避不过的命运,引起众生共情。

喜爱遗憾,便是爱人生酸甜苦辣;喜爱完满,便是愿结局幸福自在。

身处缺憾中,心在佳趣里,在坎坷世事中寻趣,也追求“花好月圆”。

我们都希望能拥有完满的结局,无论是财富、权利、名誉还是自由。

因为心中有了对完美的追求,我们才会有人生路途上的无穷动力,向目标不断前行。

若是连追求都有缺憾,那么希望的火光便如风中残烛,周身黑暗压得人难以奋勇向前。

所以我们心怀完美的梦想,于漫漫长路上看淡缺憾,汲取经验于缺憾。

我们在不完美中再筑自我。

曾国藩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完美的状态,此言不差。

在人生种种遗憾中叩问自己,磨炼自身,是走向完美的大道。

因为历经风霜,曾为不如意而哭泣,我们才能有更强健的躯体、更坚韧的精神去走向未来。

若是在人生中处处完美如意,那人前进的意义便被吞噬,跌入虚无的深渊。

因为花半开,所以我们愿期待花盛开之景;因为不完美,所以我们在荆棘中追求远方的一轮满月。

处于大大小小的缺憾中,我们应乐观相待。

纵使尘灰满面,又何惧?越王勾践虽受三年耻辱,但仍含笑食苦胆,最终成功报仇;司马迁饱受审狱之苦,仍心怀父辈理想,作出《史记》流芳百世;张桂梅立于病魔的危崖上,仍予人间以歌唱,赠世界以芬芳……心存对圆满的追求,在苦难中咬紧牙关前进,随着时间推移,花终会绽如粉面,月终会圆如玉盘。

我们在苍浪拍打下,在狂风阻挠中,纵使只有手中断桨一支,也应坚定地朝彼岸划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渴求完满的我们,在人生中微笑面对酸辛,用缺憾磨炼自己,以求未来圆满。

此事古难全,我们自己努力成全。

我们乐于缺憾,我们觅于完满。

笑对风浪,在缺憾中前行,追求前方完满的曙光,不顾寒霜,不顾暴雨,不顾落雪,我们只愿遥远目光所落,能有花好月圆。

素材积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方岳
我从不追求完美,我只追求自然。

凡事顺其自然,懂得欣赏,缺陷也是另一种美丽。

——刘德华
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林清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始终如一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去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周国平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

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柏拉图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列夫托尔斯泰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峰的深海,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在惊醒时,瞥见绝美的阳光!——几米我能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

——法朗士
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村上春树
时评链接
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又到年底了,忽然发现年初制定的种种计划,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项百分之百完成。

反躬自省,完不成计划的原因有种种,如懒惰、突发意外、工作繁忙、能力不足等等,但同时,有的时候也是因为完美主义作祟。

比如我在年初曾经计划写一本小说,可惜因为写不出一个完美的开头,迟迟没有进展。

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

可是,真正的完美,却往往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如果过度执着于完美而自缚手脚,就是走入了一个人生迷局。

著名的老牌科幻电影《千钧一发》曾讲述了在一个过度依赖基因评定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培育最优基因组合的后代,在如此的社会中,拥有完美基因的“优等人”的一生似乎在受精卵形成的一刹那就已经是被写好的剧本,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完美运行,绝对不会出现因为懒惰、遗忘甚至智商不够而造成的失误。

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完美基因的人,人生的结局也并不让人羡慕。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完美有一个重大缺陷,它往往是无趣的。

”更何况,完美从来没有统一的定义,今天的完美不一定是明天的完美,今天的某种理解,明天就有可能被颠覆。

在模特行业,完美的长相和身材,无疑是竞争的最大优势。

然而,不久前,一名患有白癜风疾病的模特却出人意料地登上了国际著名秀场——长相身材的不完美可以通过
气质来弥补。

一些条件并不完美的模特,因为在千篇一律的模特界独树一帜,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

维纳斯并不因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

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也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在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正是因为个体的种种不完美,在朝着完美的人生奋斗过程中,在品尝着命运带来的酸甜苦辣中,在踏破荆棘中展现出来的人性之光、力量、梦想,才让人欣赏和崇尚。

若是一切都被设计好,就像电影《千钧一发》里的“优等人”一样,他们也就会因为丧失了梦想和奋斗的力量而黯然失色。

其实,那些不完美啊,就如同制定年初计划一样,若是一切都按照计划完美运行,没有突发、没有变化,既不符合常理,也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还会因此错过更为重要的机遇。

调整好姿态,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或许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2018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