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泉州教师资格笔试:“三姑六婆”之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分析:三姑六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属于综合素质科目的文化素养部分内容。
考试题型主要以单选题为主,考察多涉及三姑六婆的内容等类型题目。
所以此知识点也需要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
一、理论详解
三姑六婆”是指从事九种职业的女人,其说法起自宋元时代的口语。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载:“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即“三姑”是从事宗教活动的三种职业女人。
“六婆”中的“牙婆”是贩卖人口的人贩子;“媒婆”是专门撮合婚姻的;“师婆”即巫婆;“虔婆”指鸨母;“稳婆”是指接生的;“药婆”指以神仙、死者“灵魂”附身之名义,借此为人看病。
三姑六婆的具体解读
三姑六婆原是对旧时的“女红(音工)”和“女功”的褒称和泛称,并不含有贬词。
女红,旧指妇女、姑娘心灵手巧,是对于能做得好纺织、刺绣、缝纫等作业的年轻女子们的尊称。
“锦绣纂组,咸女工者也”(《淮南子·齐俗训》),“红亦工也”。
至今苏州话仍称女工为女红。
民谚“男做女工,做啥无功”,又有“越做越穷”说。
这当是偏见之谓。
事实上,古时浒地的打席业中,如阔席双草均有男者挡扣压草,质量才得保证。
当地的绣姑、织姑和席姑,一般均是年轻姑娘为能手,刺绣和织席,“早于春秋”年月已为能事也。
所不同的是,刺绣是与地面“平行”之活,而织席则与地面垂直而编织。
这是因编、绣工具而致;刺绣绷架是平面摆放而绣,草席编制则是席机上下两根横梁间牵经编织而得。
时至明清季时,“三姑”系指尼姑、道姑和卦姑;“六婆”者,据元末时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文学家)撰《南村辍耕录·三姑六婆》曰:“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其时对三姑六婆已有所指不务正业、行为不端的妇女了。
但又非全是贬义者,像媒婆、稳婆(接产、接生婆)及尼姑、道姑等,倒也并非“不务正业”,都是旧时不可缺少的行业与民间信仰的需要。
但是其中的牙婆,是指拐骗贩卖人口的妇女;虔婆,是以甜言蜜语取悦于对方、骗财于己的婆子,又称鸨母、贼婆;药婆并非药剂师,旧时以神仙、死者“灵魂”附身之名义,借此为人看病,最后配以香烛之药,俗称“师娘上身”,骗钱财到手的老婆子。
三姑中的卦姑是以为人预测吉凶福祸为业的妇人,其手法以占卦为主。
但在浒地往往把师姑,即带发皈依修行佛教的妇媪,也列于“三姑”之内。
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民间生活显示在经济、文化和物化创造过程中的效应不尽相同,以至他们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也会产生出不同的是非与褒贬的认识标准。
对“三姑六婆”的先扬后贬就是这样一种演变过程。
但是人类的共性又决定了存在决定意识,若没有这些妇媪们在社会生活中行欺骗勾当,她们将会被认定是女红中的佼佼者。
二、考题详解
1.“三姑六婆”中的“六婆”不包括( )。
A.牙婆
B.稳婆
C.道婆
D.师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姑六婆中六婆的识记。
六婆主要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不包括道婆。
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