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二高中数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高二高中数学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圆的半径为( )
A.B.C.D.
2.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 )
A.B.C.D.
3.若,,且,则 ( )
A.B.
C.D.
4.命题“,”的否定为 ( )
A.,B.,
C.,D.,
5.“”是“方程表示圆”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关于直线以及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则B.若,,则
C.若,且,则D.若,,则
7.已知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 ( ) A.B.C.D.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等于()
A.B.C.D.
9.已知平面内两个定点,过动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若,则动点
的轨迹是()
A.圆B.抛物线C.椭圆D.双曲线
10.已知正方体,点,,分别是线段,和上的动点,观察直线与,
与.给出下列结论:
①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②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③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④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则其标准方程为_______.
2.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
4.一个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与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_______.
5.如图,长方体中,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棱
的长为_______;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
6.已知为椭圆上一点,为椭圆长轴上一点,为坐标原点.
给出下列结论:
①存在点,使得为等边三角形;
②不存在点,使得为等边三角形;
③存在点,使得;
④不存在点,使得.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底面,、分别是、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2.已知圆经过坐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轴上.
(1)求圆的方程;
(2)设直线经过点,且与圆相交所得弦长为,求直线的方程.
3.如图,在直三棱柱中,,,是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4.如图所示,四边形为直角梯形,,,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平面
,,为中点.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内是否存在一点,使平面,如果存在,求的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5.已知抛物线,点,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
(1)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等于,求直线的斜率;
(2)设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求证:直线过定点.
6.已知为椭圆上的三个点,为坐标原点.
(1)若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求的长;
(2)设为线段上一点,且,当中点恰为点时,判断的面积是否为常数,并说明理由.
北京高二高中数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圆的半径为( )
A.B.C.D.
【答案】B
【解析】由圆,通过配方可得.所以圆的半径为.故选B.本小题关键知识点是通
过二次方的配方,把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得到圆心的坐标和圆的半径,属于基础题型.
【考点】1.圆的一般方程.2.圆的标准方程.3.配方公式.
2.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 )
A.B.C.D.
【答案】C
【解析】由双曲线对应的标准方程的.所以.又因为双曲线的长轴为
,故选C.本小题关键是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实轴长为,这也是易错点,值得注意.
【考点】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实轴的概念.
3.若,,且,则 ( )
A.B.
C.D.
【答案】A
【解析】由于空间向量,坐标形式的平行关系要符合.所以向量,,且.则由向量的平行条件可得,,即,所以解得.
故选A.
【考点】1.空间向量的平行关系.2.解方程组的能力.
4.命题“,”的否定为 ( )
A.,B.,
C.,D.,
【答案】D
【解析】由于含全称量词的否定,要把全称量词改为特称量词,所以命题“,”的否定把全称改为特称,结论的“”为“>”即,.故选D.本小题关键是考查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的互相转化.
【考点】全称命题改为特称命题.
5.“”是“方程表示圆”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因为若则当时方程不能表示一个圆.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当方程表示圆时,即.即有成立.所以必要性成立.综上“”是“方程表示圆”的必要不从分条件.故选B.
【考点】1.圆的方程.2.充分必要条件.
6.关于直线以及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则B.若,,则
C.若,且,则D.若,,则
【答案】D
【解析】若,则直线与三种位置关系都有,所以A选项不正确;若,则直线与平面M可能是平行,也可能是相交,所以B选项不正确;若,则直线可能与平面M平行或相交,所以C选项不正确.D选项是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综上故选D.
【考点】1.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2.面面垂直的判定.
7.已知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 ( ) A.B.C.D.
【答案】C
【解析】由椭圆可知.又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所以
.即,即.所以
.故选C.
【考点】1.椭圆的定义.2.椭圆的标准方程.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等于()
A.B.C.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该三视图是一个倒着放的三棱柱.三棱柱的底面是一个直角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2.所以由棱柱的体积公式,可得.故选C.本小题的关键是通过三视图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考点】1.三视图的知识.2.棱柱的体积的计算.
9.已知平面内两个定点,过动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若,则动点
的轨迹是()
A.圆B.抛物线C.椭圆D.双曲线
【答案】D
【解析】设点M(x,y),N(x,0).则,,所以.
由可得.即.所以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故选D.
【考点】1.向量的数量积.2.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关系.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
10.已知正方体,点,,分别是线段,和上的动点,观察直线与,
与.给出下列结论:
①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②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③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④对于任意给定的点,存在点,使得.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因为对任意的E点,则直线CE所形成的轨迹都在平面上,所以要使得,即要存在平面,显然是不成立的,所以①不正确;因为对于任意点,由形成的轨迹在平面上,所以要存在只需要即可,这显然可以成立,所以②正确.同理③只要G点移到点即可成立,所以③正确.与①类似④不成立.故选B.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2.线线垂直的判定.3.线动成面的思维.
二、填空题
1.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则其标准方程为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抛物线的准线为,所以可以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所以由抛物线准线方程可得.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本小题的关键就是根据抛物线准线的定义求得的值,即可
求得抛物线方程.
【考点】1.抛物线的定义.2.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公式.
2.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若,则
【解析】命题的否命题是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都否定,所以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故填若,则.本题的关键是命题的四种形式间的关系,这些题型都要要分清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才能
正确解题.
【考点】1.命题的否命题的表示形式.2.大于的否定是小于等于.
3.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
【答案】2;
【解析】由于双曲线,所以,所以所以离心率.故填2.由于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渐近线的方程为.故填.
【考点】1.双曲线的性质.2.双曲线中三个基本量的关系.
4.一个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与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_______.
【答案】
【解析】由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所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由于正方体的棱长为,所以体对角线,与正方体的棱长的关系为.所以,及球的直径.由球的表面积公
式.可得.又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所以球的表面积与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故填.
【考点】1.球内接正方体中的等量关系.2.球的表面积公式.3.空间的想象能力.
5.如图,长方体中,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棱
的长为_______;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是边长为的正方形,所以对角线.又因为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即.所以.由于.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考点】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3.空间想象力
6.已知为椭圆上一点,为椭圆长轴上一点,为坐标原点.
给出下列结论:
①存在点,使得为等边三角形;
②不存在点,使得为等边三角形;
③存在点,使得;
④不存在点,使得.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①④
【解析】若过存在点,使得为等边三角形,由椭圆的对称性设点在第一象限.代入椭圆方程可得.解得.所以.所以存在点.所以①正确;若存在点,使得,同样设,代入椭圆方程可得,解得.所以
.所以不存在点.所以④正确.故填①④.
【考点】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2.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三、解答题
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底面,、分别是、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答案】(1)参考解析;(2)参考解析
【解析】(1)要证直线与平面平行,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由于本小题中点较多,所以想到作出四边形AMNQ.通过判定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所需要
的两直线平行,这种方法也是在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的常用的方法.
(2)直线与直线垂直的证明根据判断定理,一般需要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垂直.这题是根据第一步的结论证明AB与平面PAD垂直,从而可得结论.
试题解析:证明:(1)取中点,连结.
因为是中点,
所以.
又是中点,,
所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7分
(2)因为平面,所以.
又是矩形,
所以.
所以平面,
所以.又,
所以.
【考点】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2.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判断方法.
2.已知圆经过坐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轴上.
(1)求圆的方程;
(2)设直线经过点,且与圆相交所得弦长为,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
【解析】(1)本题求圆的方程,已知圆上两点即圆心的纵坐标,所以需要求出圆的半径和圆心的横坐标两个值即
可确定圆的方程,通过列解方程即可求出相应的量,该题的半径的长刚好就是圆心的横坐标的值,这个条件要用上. (2)该小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特别要先判断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时候的情况,通过画图可知符合条件,其次是斜率存在时,通过重点三角形(弦心距,半弦长,半径)的关系可以求出弦心距的长,从而再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直线的斜率,又过已知点即可写出直线方程.
试题解析:(1)设圆的圆心坐标为,
依题意,有,
即,解得,
所以圆的方程为.
(2)依题意,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符合题意.另,设直线方程为,即,
则,
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综上,直线的方程为或.
【考点】1.直线与圆的关系.2.圆的标准方程.3.分类归纳思想.4.运算能力的锻炼.
3.如图,在直三棱柱中,,,是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参考解析;(2)
【解析】(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对于理科生来说主要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主要方法,所以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后,写出相应的点的坐标.根据向量证明向量与平面内的两个相交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即可.
(2)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主要是通过求出平面的法向量与该直线的夹角的余弦值,再通过两角的互余关系转化为正弦值.
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是直三棱柱,
所以,
又,
即.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所以,,
.
又因为,,
所以,,平面.
(2)解:由(1)知,是平面的法向量,
,
则.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考点】1.线面垂直.2.线面所成的角.3.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解决线面问题.
4.如图所示,四边形为直角梯形,,,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平面
,,为中点.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内是否存在一点,使平面,如果存在,求的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参考解析;(2);(3),
【解析】(1)根据题意,由于三角形AB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以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应点的坐标,表示出向量AB与向量DE,并求出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所以两个向量垂直,及对应的两条直线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关键是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再根据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等于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用待定系数的方法,假设存在该点Q,要满足平面,只需要向量PQ,与平面内任一两条直线所对应的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即可,从而求出点Q的坐标即线段PQ的长.
试题解析:(1)证明:取中点,连结,
因为△是正三角形,所以.
因为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所以.
所以平面,
所以.
(2)解: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所以.
如图所示,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
令,则,.所以.
同理求得平面的法向量为,设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为,则
.
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3)解:设,因为,
所以,,.
依题意即
解得,.
符合点在三角形内的条件.
所以,存在点,使平面,此时.
【考点】1.空间坐标系的建立.2.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3.直线与平面垂直.4.代数运算能力.5.向量的数量积.6.相应的公式.
5.已知抛物线,点,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
(1)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等于,求直线的斜率;
(2)设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求证:直线过定点.
【答案】(1);(2)
【解析】(1)因为点M在抛物线外面,所以过M与抛物线相交的直线斜率存在,用点斜式假设直线方程并联立抛物线方程,消去y,即可得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及已知中点的横坐标,即可求出斜率的值. (2)由点A,B的横坐标满足(1)式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可得根与系数的等式,再写出直线的方程,利用点差法将点A,B的坐标带入抛物线方程.即可求出直线过定点,要做点是否存在的判定.
试题解析:(1)设过点的直线方程为,
由得
因为,且,
所以,.
设,,则,.
因为线段中点的横坐标等于,所以,
解得,符合题意.
(2)依题意,直线,
又,,
所以
因为,且同号,所以,
所以,
所以,直线恒过定点.
【考点】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2.解方程的能力.3.恒过定点的问题.4.直线方程的表示.
6.已知为椭圆上的三个点,为坐标原点.
(1)若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求的长;
(2)设为线段上一点,且,当中点恰为点时,判断的面积是否为常数,并说明理由.
【答案】(1);(2)定值为
【解析】(1)因为求所在的直线方程为与椭圆方程相交所得的弦长.一般是通过联立两方程,消去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解得两个交点的坐标的横坐标,确定点的坐标,从而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求出弦长.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首先考虑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做好分类的工作.若当斜率存在时,通过联立方程,应用韦达定理知识,求出弦长,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高的长.从而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含斜率的等式).再根据的关系求出点P的坐标,带到椭圆方程中,即可求出含斜率的一个等式,从而可得结论.
试题解析:(1)由得,
解得或,
所以两点的坐标为和所以.
(2)①若是椭圆的右顶点(左顶点一样),则,
因为,在线段上,所以,求得,
所以的面积等于.
②若B不是椭圆的左、右顶点,设,,
由得
,,
所以,的中点的坐标为,
所以,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得.
计算.
因为点到的距离
所以,的面积.
综上,面积为常数.
【考点】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2.弦长公式.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4.向量的知识.5.整体的解题思想.6.过定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