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精校版-201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福建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
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上作答,答案无效。
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仅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Fe 56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6.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7.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 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3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 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地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2012年福建文综第1题)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B.太平洋沿岸地区C.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1.C 读图可知中国对美投资最高的地区是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考点定位:美国的政区2.(2012年福建文综第2题)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矿产与技术B.政策与市场C.能源与交通D.土地与劳动力2.B 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主要是依托美国的市场需求,美国的对中国的政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考点定位:工业的区位因素。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3~4题。
3.(2012年福建文综第3题)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4.(2012年福建文综第4题)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3.D 中国的城市进程加快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后,即1975年后,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
4.A2000年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工业产值的比重在发达国家是在下降,B错;逆城市化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C、D错。
考点定位:城市化特点及其影响。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5.(2012年福建文综第5题)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6.(2012年福建文综第6题)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7.(2012年福建文综第7题)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5.C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A错;本地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性质一致,B错;甲地区为平原,两侧为山地,平原地区比山地高原地区光热条件好,C正确;距海远近对光热条件的影响不大,D错。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
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第Ⅱ卷用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上作答,答案无效。
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仅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Fe 56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CO的量)的变化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2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O速率相同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2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4分)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如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
3.(4分)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4分)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4分)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6.(4分)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4分)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4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4分)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4分)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4分)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二、非选择题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3.(20分)材料二:如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考点】1K: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主要考查了岩浆的发源地,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0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9:30 ~ 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 ~ 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
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已知引力常量为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334RVπ=,则可估算月球的A.密度B.质量C.半径D.自转周期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领奖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6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9)10、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4分)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如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
3.(4分)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4分)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4分)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6.(4分)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4分)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4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4分)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4分)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4分)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二、非选择题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3.(20分)材料二:如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考点】1K: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主要考查了岩浆的发源地,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福建省高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3~4题。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4分)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如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
3.(4分)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4分)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4分)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6.(4分)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4分)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4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4分)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4分)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4分)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二、非选择题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3.(20分)材料二:如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考点】1K: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主要考查了岩浆的发源地,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2011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

2011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机密★2011年1月8日启用前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 (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4页。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北京时间2010年1o月1日秒,中国探月工程分575918时二号”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 2机密★2011年1月8日启用前在西昌点火升空,进行绕月拍摄。
回答1 -2题。
1.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2010年10月1日“嫦峨二号”升空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B.南回归线上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D.北回归线上读图1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为1月等温线B.此季节气候寒冷干燥C.图为7月等温线D.此季节各地主要吹西北季风4.图2中能确表示该正区气候类地型的是3机密★2011年1月8日启用前下列属于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冰川水 B.河流水 C.深层地下水D.大气水6.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A.南半球中低纬海区B.南半球中高纬海区C.北半球中低纬海夏季北印D. 区度洋海区我国北部读图3题。
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7-8①自然带的名称是7.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C. 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8. 4机密★2011年1月8日启用前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规律人口增长模式转读图410题。
(精品)2011福建高考文综地理高清电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地理部分)本卷36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部分12小题,48分)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徽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
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3.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党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B.0.30 0.50C.0.55 0.35D.0.30 0.35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地理(全国卷)word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解析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各省统一考试地理试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读下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 D.地幔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换成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界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界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 B.地质C.气候 D.水文7.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地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答案:B C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第1题,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
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
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
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第2题,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011福建文综(高清 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地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44 分,地理48分)本卷36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部分12小题,48分)(2011 福建)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徽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
完成1~2题。
(2011 福建)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C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解析:山坡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增施肥料易被雨水冲刷流失,土地肥力依旧不高。
(2011 福建)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B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解析: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进而提高了土地肥力。
(2011 福建)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2011 福建)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C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解析:由表可知,该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入人数大于迁出,且中青年(15-44)居多。
郊区人口增多,促使该市郊区城市化加快,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郊区农业用地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又据题意“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潜入人口学历较低,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故排除A;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地区的人口迁移没有关系,故排除B; 净潜入人口大于60岁的老人人口最小,因而对人口老龄化影响不大,故排除D。
(2011 福建)4.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B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解析:由表可知,净迁入的0-14岁年龄段的人口也较大,可知其为农民工子女,结合实际最需在该市的郊区增加中小幼教师,而C、D无需亲自在郊区工作。
2011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新课标卷)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答案:B C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第1题,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
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
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
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第2题,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答案:C D A解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2011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

2011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带球带着月球跑。
”童谣中的天体类型包括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小行星、流星体D.恒星、行星、小行星2.福建省昼夜等长的节气是A.冬至B.春秋分C.夏至 D.不存在读图1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3-4题。
3.表示东南季风的是A.①B.②C.③ D.④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读图2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干预了水循环的环节是A.①B.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B.遥感技术(RS)C.全球定位系统(GPS)D.数字地球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约为13.4亿人(不含港、澳、台)。
年均增长0.57%,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率下降0.5%,回答11-12题。
1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传统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现代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老年人口快速增长 B.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C.社会保障系滞后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读图5甲、乙、丙三地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源充足B.气候优越C.地形平坦D.距城区近14.阶段Ⅱ乙、丙两地的牛奶主要由甲地供应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提高读图6某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图,回答15-1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2011年高考地理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3~4题。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l0~12题。
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7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9分)(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13分)
40.(15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6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9分)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6分)
参考答案
1—12:CBCBD ABADC DA
37.(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40.(15分)
A.【选修2——海洋地理】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
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