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老司机”,上海“老男孩”——“王厂长”和他的“搪瓷七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 艺星
前一阵网上有一段爆红视频:一个男子对着马路对面某茶铺冗长的队伍、麻木的人群,带着唱腔、中气十足地高声断喝:“排排排,排三个钟头就为了杯奶茶,侬觉得侬的人生荒废了吗?”
这段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发酵,许多人不仅完全赞同喊话男子的观点,而且对这种大胆而戏谑的“街头喊话”行为赞赏有加,这么喊一嗓子,提神醒脑,过目不忘,极具创意和震撼力。

批判现实也带着“玩”的意味,这就是这些年在上海流行音乐圈里“白相”得风生水起的“王厂长”的典型风格。

“王厂长”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怪名字,就算是艺名,“厂长”与“歌手”好像也实在
乐坛“老司机”,上海“老男孩”
——“王厂长”和他的“搪瓷七厂”
文/木曰雨
有点莫名违和。

其实这是王昊的自嘲,“荡”“住”“吃”“唱”,这是他人生最失意时的生活状态,也是那些同样有着音乐梦想而一时找不到方向的同行者的写照,由于这四个字在上海话中的发音与“搪瓷七厂”完全相同,王昊就这样给自己和同好们找到了“单位”和“组织”,并且自封为“厂长”。

从唱酒吧到开酒吧
泰康路的二八八酒吧,成就了“王厂长”在上海滩流行音乐圈江湖地位,它也成了流行乐坛新人歌手的“摇篮”。

现在大名鼎鼎的平安、霍尊、常石磊……当年都曾是二八八的驻唱歌手。

如今他们各自在歌坛有了发展,赢得了地位,但依然都还记情于“王厂长”
和二八八这个家,他们还常常会回二八八,共聚一堂,重温当年。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是二八八开业十三周年。

当晚八点到次日凌晨两点的生日音乐趴,有两支驻场乐团、三十位各个时期新老二八八音乐人团队或歌手轮番用音乐来表达祝福。

王厂长在微博中写道:这是一个能记录进上海流行音乐史的夜晚!
王昊至今还清晰记得十三年前,二八八泰康路起源店开张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的他连夜在网上写了篇《我怀孕了,是个酒吧》,记录下当时踌躇满志要做一个小小的属于他和他的音乐朋友们的舞台
的愿望。

而今,王昊的这个愿望完美地实现了,在泰康路上,你可以看到一个承载着许多音乐人梦想和记忆的酒吧,它就像个老朋友一样停靠在那儿,开心了不开心了,你都可以进去听听歌说说话。

他笑称:“只有成功了,才能被更多的人认可。

上海还有很多默默努力的音乐人,他们或许无法被更多人看到,或许也遭遇到了不公平,我希望通过我的坚持与努力,让他们看到希望,并帮助他们将理想变成可能。


在酒吧驻唱一直是王厂长的爱好,让身边的音乐人能养活自己是他想做的事。

十三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酒吧的老板,
因为没钱,就用“技术入股”的方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式,通过一些人脉,召集音乐人过来驻唱,带人带设备与对方合伙经营。

然而酒吧开张的头两年,地方小,知名度低,最惨的时候台上的人多过台下的人。

但王昊坚持住了,除了在泰康路上将版图逐步扩大,二八八还在香港中环扎了根。

当然,王昊也就告别了赶场子的生活,只在自己的酒吧唱。

王昊把有着相同酒吧驻唱经历、大器晚成的黄小琥视为偶像:“一个四十不惑的女人,不靠相貌姿色,不靠绯闻,仅凭着成熟而有爆发力的声线就打动了我们,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汏脚水”成名,“音乐烩”爆满
“王厂长”七岁学钢琴,十一岁学小号,十四岁自学写谱,十五岁获得了“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冠军,二十一岁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二〇〇一年,王昊和另外两个兄弟在酒吧唱爵士,被台湾音乐人相中,签约当时颇有实力的一家唱片公司。

签约后一年,公司也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王昊曾和陶喆一起创作R&B作品,在李宗盛上海的工作室写歌,还参与了胡彦斌、郭凌霞个人专辑的制作。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
因为严苛的经纪合约,王昊与经纪
人发生了摩擦,经纪人一气之下拂
袖而去,不再经营他们任何的演
艺活动,但早已签下的长达八年的
经纪合约并没有废除,“我们不能
参加活动,不能出唱片,不能以个
人名字写歌,一旦违约赔偿高达
六百万元。


被迫“隐姓埋名”,无奈只能
做“幕后英雄”。

于是才华出众的
“王厂长”被许多广告人相中,在
那些陪伴一代人长大的耳熟能详的
电视广告音乐中,从麦当劳24小时
营业的月亮叔叔,到“有了肯德基
生活好滋味”,再到“开心时刻的
必胜客”,都有他的配唱。

十多年的淬炼让“王厂长”
抛却浮躁,沉下心来做音乐。

一首
《汰脚水么烧》让他在网上一夜爆
红,成为一首当时传唱率极高的网
络歌曲。

他也因目睹上海一场重大
火灾,有感而发创作了歌曲《上海
一家人》,感人肺腑,走红网络,
成为无数网友寄放伤心灵魂的所
在。

卢湾区拆并后,他又创作了
《卢湾恋曲》。

二〇一一年在兰心大戏院的
《我们就这样长大》个人演唱会,
更令他一举成名,让媒体惊呼“上
海老男孩”横空出世。

一个从没有
发过唱片的歌手,在上海连开了八
场演唱会,意想不到的是,演唱会
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他就是“搪
瓷七厂”的“王厂长”王昊。

这次
演出是王昊由网络、酒吧走向剧场
公演的第一步,他感慨地说:“为
了这一天,我准备了十六年。


《青春永久·永久青春——
“我们就这样长大”白相音乐烩》
最大的特色,就是再现了许多年代
的物件、老照片和上海人独有的生
活方式,开启了现场观众集体回忆
和怀旧的大门。

“王厂长”告诉记
者,“白相”是一种音乐形式,是
我的音乐品牌,我要把十六年来对
音乐的理解全部做出来。

这次的卖
点就是“上海”和“怀旧”,要让
七〇后、八〇后来一次集体的大怀
旧,让观众笑中有泪、乐中有爱。

白相音乐脱口秀
二〇一二年,王昊在“音乐
烩”后又开辟新战场,与导演何
念以及怪才编剧宁财神合作,为
《女人一定要有钱吗》剧本创作了
近二十首歌曲和全部演出的音乐,
并担任此剧音乐总监。

从这年冬天
开始,连演一百二十场,创造了上
海原创话剧及歌唱剧演出市场的纪
录,王昊由此又跨入了音乐剧创作
的殿堂。

也正是因为这场音乐剧,
让他与何念导演成为事业上的好搭
档。

八〇后导演何念在国内话剧
市场具有超群的影响力与口碑,被
媒体称作“票房蜜糖”。

而在何念
眼中,王昊不仅是音乐鬼才,还有
着很强的舞台表现力。

两人的合
作,开创了国内前所未有的一种全
新“音乐脱口秀”模式。

他们的音
乐脱口秀,场场爆满,三个小时的
演出,台上与台下一起笑,一起流
泪,一起思考。

在之前的近十年里,王昊几乎
体验过所有与音乐相关的身份,他
告诉记者,从早期R&B、爵士乐,
到后来做摇滚、做流行,他经历的
音乐“工种”颇丰,曾经做过歌
手、乐手、乐评人、音乐老师、声
乐老师、酒吧歌手、专业录音师、
录音师伴唱,还有词曲作者。

也正
因为这些丰富的经历,让王昊有能
力为沪上首部原创音乐剧倾注更多
元的音乐要素。

上海的“脱口秀”有深厚传
统,前有周立波创立的“海派清
口”,后有王自健的《今晚八〇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采风 ┸ 57
58 ┸ 艺星
后》,还有收视长红的《金星秀》。

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大受欢迎,也带动了剧场脱口秀的演出市场。

然而,上海的观众们向来见多识广眼界高,这对剧场脱口秀的制作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推陈出新,不出新点子,似乎已经难以取悦观众。

当音乐遇上脱口秀,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前年岁末,音乐人“王厂长”联合何念旗下品牌“念剧场”推出了全新的“音乐脱口秀”《一个上海男小囡戳心戳肺的音乐创业路》,连演6场,为观众带来了温馨、欢笑又有回味的演出。

这种表演形式,集合了音乐与语言艺术,综合了音乐会与剧场表演形式,按照美式脱口秀舞台美学与灯光标准打造,细节处又不失上海特色,整个舞台令人耳目一新。

“王厂长”的现场秀一直是上
海演出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多年的酒吧驻唱经历,现场演唱
一直是他的看家绝活。

从热血摇滚
到抒情R&B,从复古老歌到最新欧
美金曲,从模仿翻唱到个性原创,
“王厂长”演来驾轻就熟。

他不带
偶像包袱,却天生自带笑点,可以
将嬉笑怒骂与音乐融于一体,将笑
点、“嗨点”贯穿整场演出之中。

从“我们就这样长大了”到
“单身情人节”,王厂长开创了
“白相音乐”的独特品牌。

在上海
人眼中,“白相”既是一种人生态
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白相音
乐,融合了唱、谈、跳、演和互
动,将音乐以多元化的方式“玩”
出来,排开传统演唱会的被动和距
离感,让台下观众一起“白相”互
动。

执着音乐的“老司机”
熟悉“王厂长”的人知道,
在执着于音乐的同时,他还是一个
超级机车迷,地地道道的“老司
机”。

自二〇一四年以来,他倾其
所能和所有,连续创办了两届“魔
途生活节”,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汽
车、摩托、改装为主题的摇滚音乐
节。

前不久,王昊还继续跨界“拓
荒”,拍摄了反映城市音乐和摩托
生活的电影《麻辣厂长》,一展
“骑士精神”。

按照王昊的说法,从三十八
年前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在
谋划这个音乐节了!理想化的讲法
是,他为此筹备了二十年,因为他
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接触大牌摩托
车,也是从一九九四年真正进入音
乐圈子。

比较准确的说法是,王昊
从二〇〇九年开始策划这个音乐
节,那一年他在上海做了一个草地
音乐节。

从那时起,他就自诩为
是“玩车的人里边音乐做得最好的
人”,也是“音乐人里面车玩得最
好的人”。

作为上海老一辈摩托党,王昊
很能分辨新老摩托党的不同之处:
“我们那个年代,好车差车都差不
多。

如果在某个街头碰上两辆摩托
党并排等红灯,就会各自把头盔一
撩,来上一句:‘哎你车挺漂亮的
嘛留个电话好吗?’那个时候不像
现在说加个微信扫一扫好吧,还要
跟对方说哎你等一下啊,然后翻包
找出通讯录,掏出支笔在头上敲一
下,让对方写一个电话号码,或者
是拷机号码。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弄
来辆摩托很不容易,遇到同样喜欢
摩托的也不容易,见到了就惺惺相
惜相互取暖吧。


而现在,玩摩托的孩子基本属
于富二代,再贵的车子都买得起。

他们不会跟差的摩托车一起玩,更
不会跟车主要号码。

“所以就变成
了这样的情况:两辆车街头相遇,
你的车子比他差,他头一昂不想跟
你交朋友。

你的车子比他好,他就
觉得显摆不过你,扭头开走了。


虽然玩摩托是项烧钱事,王
昊却没因此啃过老:“从读大学开
始,我的经济就已经独立了。

当时
在酒吧驻唱挣的钱基本全部花在了
摩托上。

”现在,王昊麾下已经有
了七辆坐骑,每辆都宠爱有加:
“法律规定说老婆不能讨七个,但
没有说摩托车不能有七辆吧。


为什么要做魔途音乐节?王昊
说自己想要做建立游戏规则的人。

摩托车与摇滚乐都是自由精神的体
现,应该用文化来改变中国人普遍
对于摩托以及改装车的看法。

他是
个做了二十年音乐、玩了二十年摩
托的人,他觉自己有将它们结合起
来的责任和义务。

而他的另一个义
务是让“魔途音乐节”活下去,并
让它的规模越做越大。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