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作业与测评:3.2.1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一课时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A卷) 对应学生用书P31
[考点分布表]
考点题号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4、5、6、7、10、11、12、13(1)(3)(4)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
1、3、8、9、13(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现在生活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罗西老人,在回想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时说:“山上几乎是光秃秃的,空气污染很严重,土地上快要长不出庄稼了,每年都要防范洪水,人们的生活几乎难以为继。

”据此回答1~3题。

1.罗西老人的回忆,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出现的问题是()
①土地退化②植被破坏③环境污染④人口增长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早期的毁林开荒、伐木烧炭、矿山开采都破坏了地表植被,导致该流域出现了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2.当时田纳西河流域每年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量大B.地形起伏大
C.植被遭到破坏D.炼铜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每年流域内的洪水泛滥,其根本原因是植被遭到了破坏。

3.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炼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A.光化学烟雾污染B.酸雨
C.噪声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B
解析早期炼铜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田纳西河干流已经完成梯级开发,共修建了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

每年8月1日,全流域的防洪水库开始放水,以便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结合下图,回答4~6题。

4.适合梯级开发的河段,特征是()
A.落差大B.水量大
C.含沙量小D.汛期长
答案 A
解析梯级开发,必须要在具有较大落差的河段。

5.修建水库后,改善了通航条件的原因是()
A.含沙量减小B.高峡出平湖
C.河流径流量增加D.需要通过船闸
答案 B
解析水库的修建,水位上升,高峡出平湖,通航条件大大改善。

6.我国已建河流梯级开发与田纳西河相似的是()
A.黄河上游B.淮河下游
C.长江下游D.珠江下游
答案 A
解析河流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进行梯级开发。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答案 D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8.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答案 A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18世纪下半叶是较为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19世纪后期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并开始实施流域内综合开发。

9.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长期过度垦殖②大面积森林被砍伐③经常性的大暴雨④质地疏松的黄土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治理前,由于田纳西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多,且多暴雨,山地丘陵面积广大,以及人们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垦,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

据此回答10~11题。

10.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径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水系、水文特征。

11.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答案 A
解析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保护好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一般不在河口。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A处是田纳西河的________,此处地形为________,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________和________。

(8分)
(2)B处地形是________,这里是人类活动________的地区。

(4分)
(3)C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4分)
(4)A、B、C三处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好植被生态的是________,应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的是______________。

(4分)
(5)从图中多大坝和船闸可推知,流域内多________地形,水力资源________。

(4分)
答案(1)发源地山地水量水质
(2)河谷平原比较集中
(3)合理分配水质的保护
(4)A B
(5)山地丰富
解析田纳西河上游流经山地地区,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是河谷平原。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A处是田纳西河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C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B处地形是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1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2分)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和东盟正在开展大湄公河流域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位于中国境内,是湄公河的上游河段。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亚洲国际性大河。

澜沧江的河床落差达4 600米,其干流水能蕴藏量约为2 700万千瓦,极具开发潜力。

按照规划,中国将继续在澜沧江上修建六座大型水电站,形成八座梯级水电站的系列开发群体,总装机容量可达1 555万千瓦。

材料二大型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宣传图片
(1)澜沧江水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若在该河上修建大型水库,其综合效益有哪些?(14分)
(2)澜沧江河段在开发水能资源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地形分析)(8分)
(4)湄公河下游栽培有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映了该河的水文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1)原因:流域内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地形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效益:改善航运条件;增加梯级发电能力;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2)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3)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范围狭窄;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范围较宽阔。

(4)河流水位和流量随季节变化大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解析第(1)题,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形起伏。

大型水库的修建,可对径流进行调节,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产生综合效益。

第(2)题,该流域上、中游山高谷深,如开发不当会导致水土流失;该区生态脆弱,生态平衡易被破坏。

第(3)题,读图可知,流域面积北部狭小,南部宽阔,
实际上是考查区域的地形特征。

第(4)题,依题意,稻谷随水位涨落反映了水位和流量的季节变化,这主要与降水季节变化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